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纷纷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以吸纳互补性知识资源。然而,如何开展创新合作才能实现高水平知识转移绩效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基于268家高技术企业调研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从组态视角探索创新生态系统合作模式与知识转移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存在实现高水平知识转移绩效的必要条件。高水平知识转移绩效是多种合作模式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等效结果;存在3种实现高水平知识转移绩效的组态,分别为政产融驱动型、政用产学研驱动型与产学研用融驱动型,3种组态间存在重叠和替代关系,存在一种实现非高水平知识转移绩效的组态。研究结果从因果非对称性角度推动知识管理研究由单维视角逐渐转向多维整体视角,为企业选择创新生态系统合作模式以实现高水平知识转移绩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31个省(区、市)装配式建筑激励政策文本及其政策示范效应情况,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对中国建筑企业装配式专利创新驱动模式进行政策组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建筑企业装配式专利创新驱动政策组态可以总结为两种范式:其一,以直接税补和人才培养政策为互补核心变量的内部培养型驱动组态,在针对装配式建筑有一定发展基础的省(区、市)时,能够显著提高专利创新水平;其二,以融资主体减负和创优政策支持为互补核心变量的外部激励型驱动组态,在针对建筑企业数量较多的省(区、市)时,能够有效推动创新发展水平提升。因此,提高建筑企业装配式专利创新水平要激励政策及其示范效应的驱动组合,重政策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明确激励目标,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生态系统作为数智时代组织混合劳动力结构新常态,至今尚缺乏系统理论体系构建。基于生态系统理念诠释组织多元混合劳动力结构,创新性提出劳动力生态系统理论,并系统构建其理论框架体系。结果发现:(1)劳动力生态系统作为既有劳动力结构理论的深化拓展,呈现“单一用工型组织→三叶草组织→四叶草组织→劳动力生态系统”的演化态势,且其具有多元混合、人机共生、价值共创、竞合并存、自组织演化等基本特征。(2)劳动力生态系统基本结构包括行动者部分(劳动主体子系统、用工主体子系统、客户子系统)和非行动者环境,且由食物链、食物网共同构成劳动力营养结构并驱动生态系统动态演化。(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构成劳动力生态系统新陈代谢基本功能,劳动力“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环境子系统交互作用并驱动劳动力生态系统自组织动态演化迭代。  相似文献   

4.
关注数字化情境下的组织双元问题,同时突破传统净效应和单案例研究的局限,以及拓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问题研究边界,结合我国“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现实背景,运用组织双元理论,从结构双元、领导双元和情境双元3个角度出发,通过理论演绎和文献梳理,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从技术、组织和环境3个层面的5个前因条件对14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双元能力提升组态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数字化水平、企业家精神、创新资源、政府补助和市场竞争都不是“专精特新”企业提升双元能力的必要条件,企业实现高双元能力是技术、组织和环境多层面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2)“专精特新”企业提升高双元能力的组态有3种(共4条关键路径):创新资源主导型、技术与管理协同驱动型和政府支持下的自我驱动型,其中创新资源均为核心条件、具有普适作用,同时市场竞争均为非核心条件;(3)导致“专精特新”企业非高双元能力的组态有4种(共5条关键路径),均包含创新资源缺失。由此可见,我国中小企业应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多层面分析自身现实基础,选取不同的等效组态路径提升双元能力,同时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  相似文献   

5.
在TOE框架的基础上,提出理解科技小院运行绩效差异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采用csQCA对我国20个典型科技小院案例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技术培训、高位推动、高校资源、共同建设单位、社会参与、地方政府宣传力度均不是构成高水平科技小院运行绩效的必要条件,但强高校资源在提升科技小院运行绩效上发挥着更普遍的作用;(2)驱动高水平科技小院运行绩效的模式有3种:由技术、组织所构成的技术-组织型模式,由技术、组织和外部环境所构成的内外联动型模式,由组织和外部环境所构成的组织-环境型模式;(3)非高水平科技小院运行绩效的驱动组合有5种,且与高水平科技小院运行绩效的驱动组合存在非对称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当前,根植于互联网时代、集成了双元创新优势的迭代创新模式开始大行其道,但关于战略柔性和互动能力对迭代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及其联动协同效应尚未明晰。为此,将战略柔性作出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二维划分,从企业与顾客交流的角度界定互动能力并区分为感知互动能力、信息互动能力和管理互动能力3个维度,构建战略柔性、互动能力与迭代创新关系的理论逻辑框架,以湖南、浙江、湖北等地187家企业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进行企业迭代创新绩效的组态效应分析。结果显示:(1)驱动企业高迭代创新速度的组态有3种:协调柔性与感知互动能力匹配、资源柔性与信息互动能力(或管理互动能力)匹配、协调柔性与管理互动能力匹配;(2)驱动企业高迭代创新可持续性的组态有4种:协调柔性和信息互动能力匹配、资源柔性和感知互动能力匹配、资源柔性和管理互动能力匹配、协调柔性与管理互动能力匹配;(3)驱动企业迭代创新绩效各组态所涵盖样本具有生命周期特征,但高迭代创新可持续性组态中并未涵盖初创期样本。根据研究结论得到的启示在于:企业应根据自身状况和行业发展需要确定提高迭代创新速度和创新可持续性二者的优先发...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在国家政策和项目课题的驱动下,高校中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数量都急剧增长。因此,对高校所拥有的授权发明专利的可转化性进行评估,获取具有转化价值的专利,可以盘活高校中的专利资产,促进专利在市场上的流通。[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和咨询专家意见,初步构建适用于高校专利可转化性评估的指标体系;其次,通过对广西11所地方高校已成功转化的专利和未转化专利进行文献计量,得到具有差异的特征指标,并使用BPNN模型对未转化的专利进行可转化性评估;最后对各所高校专利的平均转化价值进行排序。[研究结论]与其他地区的高校相比,广西11所高校的发明专利整体转化价值并不高,且不同类型院校之间的专利平均转化价值也存在着一定差距。通过结合评估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提高高校专利质量和促进专利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窦志强  马佰莲  许红 《情报杂志》2023,(5):169-174+53
[研究目的]高校专利源于发明人的科研活动,发明人对其可转化性起决定性作用。从发明人特征角度研究专利可转化性对专利转化评估与质量管控机制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研究方法]该文从多个维度构建发明人特征指标体系,以2873件高校授权发明专利为分析样本,先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对比转化组与未转化组样本之间各项发明人特征指标的差异性,再用二元逻辑回归的方法研究各指标与专利可转化性的关系。[研究结论]高校专利可转化性与其发明人特征显著相关;重视专利质量而非数量、具备高级职称、担任行政职务且与多家企业有过合作的发明人所创造的专利可转化性更强。高校专利工作应从追求数量向提升质量转变,通过政策改革等方式引导发明人主动加强产学合作、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深度参与专利转化。  相似文献   

9.
研究选用2006—2020年间我国生物医药合作数据,依据专利合作者数据从社会网络视角,分阶段构建我国生物医药专利合作网络,分析我国生物医药专利合作网络的特征以及演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在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演化特点,早期的合作专利较少,而且合作网络较为分散;在2010年之后,专利合作网络不仅规模不断扩大,而且网络的联通性逐渐增强,同时也呈现出多中心特征;在此期间合作网络的合作模式也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变化趋势,从分散的松散型合作转变为更具有稳定性的紧密合作和探索性合作。  相似文献   

10.
陈欣 《科学学研究》2020,38(10):1811-1817
利用Incopat专利信息平台检索2002-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PCT专利合作申请数据,以3年为间隔将这15年分为5个阶段,构建各阶段科技合作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索网络整体结构、核心节点、拓扑结构及高频合作对的演化过程。研究发现:(1)网络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2)俄罗斯在前4个阶段网络中始终位居绝对核心地位,但在第5阶段网络中被中国超越;网络围绕核心节点聚焦的程度基本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3)网络已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2类结构:以俄罗斯为中心的星型结构和由多个中国、俄罗斯、新加坡、以色列等经济实力较强的沿线国家组成的网状结构;网络中的高频合作对高度集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从交易视角评价专利可转让性,侧面评估专利价值及筛选可交易高价值专利。[方法/过程]基于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从技术和法律两个维度选取专利可转让性评价内部指标,基于交易视角中专利权人特征设计专利可转让性评价外部指标,结合高阶神经元将深度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专利可转让性评价。[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专利可转让性评价模型相比传统的BP神经网络方法和仅使用高阶神经元的方法精度更高,F1值达到86.72%;因其可区分通过交易实现价值的潜在专利,在大规模专利可转让性评价实际应用中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张玉蓉  祝靖雨 《情报杂志》2022,41(2):104-111,103
[研究目的]相较于实体企业,NPE企业的专利诉讼行为将对被诉企业造成更大的威胁。近几年,在以标准为基础的信息通信行业中,鉴于标准必要专利的高价值性,NPE的标准必要专利诉讼尤为突出。通过研究这种诉讼行为,有利于企业从源头上进行提前预警和防范,有效规避诉讼风险。[研究方法]通过近三年在信息通信行业中NPE利用标准必要专利所发起的40个诉讼案例为研究样本,建立TOE分析框架,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析在信息通信行业NPE频发标准必要专利诉讼的影响因素,利用不同因素的条件组合探讨企业面临NPE的诉讼风险。[研究结论]NPE商业模式、NPE企业规模、被诉企业规模、诉讼国家法律对NPE的友好度、专利有效性和专利必要性均为信息通信行业中NPE提出标准必要专利诉讼的充分条件。规模越小的投机型NPE企业,最有可能针对大规模信息通信技术企业发起诉讼。其次,当信息通信行业企业规模越大时,NPE企业的专利有效且为必要时,法院所在国家的法律对NPE企业较友好时,也容易引发标准必要专利诉讼。当被诉企业规模大,NPE企业规模小且NPE拥有的专利被无效的可能性大时,即使法律对其诉讼有优势,一般也不会发起诉讼,此时诉讼风险最小。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3.
探讨如何激活农业企业绿色创业以解决日益窘迫的环境问题,以我国207家农业企业为案例样本,基于集合论思想,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从环境、组织两个层面分析政府环境规制、市场压力、管理者环境认知以及绿色价值观等4个条件因素对绿色创业导向形成的多重因果机制。研究发现:缺乏市场压力是导致非高绿色创业导向的必要条件;高绿色创业导向的驱动机制分为3条路径,非高绿色创业导向的驱动机制分为2条路径,且与高绿色创业导向的驱动机制呈非对称关系。研究结论对推动农业企业绿色创业实践的启示包括:政府必须进一步做好政策宣传,企业要引进有绿色创业愿景的管理者,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以及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在推动绿色创业中要把握好关键核心要素;企业管理者应当根据内部价值观和文化以及外部规制和市场竞争状况选择适合的绿色创业提升方向。  相似文献   

14.
高校科技成果是地方和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基础和转化水平可以较好地反应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实力。通过湖南高校专利信息的客观分析结果揭示的专利质量了解湖南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基础,通过产学研合作情况、有效专利实施率等了解其转化水平。发现湖南高校96%的专利权利要求数量不到10项、有效专利的专利保护范围偏小、96%的失效专利因未缴年费而终止、专利代理质量未进行统一管理、有效专利实施率偏低。高校传统的被动式、登记式的科研管理模式,以及仅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的机制并不利于培育市场需要的高质量专利,也不利于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系统。应用型项目应推动"市场后拉式"的研发模式,专利资助政策向有转化前景的高质量专利倾斜,各高校应建立基于专利全生命周期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升高校专利质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赵云辉  王蕾  冯泰文  张雪 《科研管理》2021,42(4):191-200
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是降低新冠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也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文献对复工复产背后多重因素间的复杂机理尚未开展深入研究。本文基于TOE框架,探究技术、组织和环境因素对地方政府复工复产的联动匹配效应。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以我国29个省级政府为案例进行组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多重并发”,形成驱动复工复产的五种组态,即复工复产的驱动路径具有“殊途同归”的特点;(2)相对其他条件而言,数字化基础设施对政府复工复产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3)在一定情形下,技术、组织与环境条件之间具有替代关系;(4)数字化管理能力、注意力分配和财政资源支持等条件的缺失是造成政府非高水平复工复产率的主要原因。研究丰富了复工复产的研究视角,有助于政府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和受疫情影响等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复工复产路径,制定精准的复工复产政策,从而避免政策覆盖面广、“一刀切”等问题,找到政策落实的“共赢点”。  相似文献   

16.
有效评估药物专利价值有必要考虑制药基础技术细节以及新药专利保护期限较长的特殊性等有关实际,同时,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开展专利价值评估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针对生物制药产业专利价值评估准确性问题,结合产业技术因素及其专利特点,以及专利价值评估的共性指标和生物制药产业特征与专利技术特点的个性指标,引入自编码器(AE)模型和谱聚类算法(SC)构建专利价值评估算法模型,以药智专利通数据库的相关专利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提取专利指标特征、专利聚类来进行专利价值评估,并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专利价值进行分类,以验证AE-SC评估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AE-SC评估模型通过自编码器提取专利特征后的专利价值聚类准确度优于谱聚类和传统K-means聚类;专利存在年数、药物专利类型、适应证类别等是评价生物制药产业专利价值必要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17.
贸易摩擦的最终目的是争夺技术创新的制高点。研究借助SPSS统计软件,以金砖国家2000-2018年在华获授权的3696项专利为依据,对外国在华专利技术的时序变化、专利权人、优势技术领域、优先权和PCT专利、有效专利、专利权利转移和被引用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大型企业专利权人是外国在华实施专利技术创新战略的主导力量,个人专利权人是重要力量。②根据科技发展需求,技术保护是外国在华进行专利技术创新战略的主要目的。③经济发展水平和主导产业优势是外国在华实施专利技术创新战略的推动要素。④应该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创新合作,吸引更多核心创新技术首次在华申请专利和进行技术转移,推动中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争取更为有利的国际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8.
   恰当的专利组合价值测度是国家衡量企业创新能力、制定合理产业技术政策的必要保障;是企业技术合作、交易等得以顺利进行的前置条件。本文以复杂专利组合价值测度为研究对象,从结构分析视角出发,在选取测度指标的基础上,首先利用综合比较与统计相关的方法判断同类专利内部指标组合方式;接着研究不同专利组之间的价值组合,运用结构方程竞争性比较来确定专利组合最佳分组;利用组指数套索回归找出关键变量组和关键变量,构造双层复杂专利组合价值评价模型。在以药品为例进行分析后,发现药品同类专利内部指标组合方式以几何平均为佳、组间则按照专利性质分组为优,并得到药品专利组合价值公式。进而将不同方法加以对比,分析本文方法合理性。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以复杂双层专利组合为研究对象、使用结构方程竞争性分析获得专利组合最优分组形式、选择组指数套索回归以确定专利组合定价模型。模型符合专利组合价值评价的现实数据特点,同时将组合结构分析与组合价值评价相结合,能够有效捕捉专利组合的内在价值。本文丰富了专利组合价值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拓展了专利组合价值与评价维度的测度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9.
周克放  乔永忠 《科研管理》2021,42(10):148-155
专利无效程序对于控制专利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以2008-2017年期间信息通信技术(ICT)领域被提起无效宣告请求的专利为样本,在根据专利有效性进行分组的基础上,分析“维持有效”和“宣告无效”两组专利在6项指标及在无效程序中援引法条的差异。结果显示:技术覆盖范围和引证专利数与专利质量显著负相关,非专利文献引用数与专利质量正相关;专利质量还与技术可专利性及专利文件的撰写和修改具有重要关系,专利可能会因为专利申请和修改过程中的程序和实体等基本问题被宣告无效。因此,评价专利质量时不仅应当重视技术和经济指标,还应对专利申请、授权、无效审查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考察,特别是专利无效审查时可能涉及到的专利文献内容等。  相似文献   

20.
贺宁馨  董哲林 《科研管理》2006,41(2):115-122
为评估我国专利司法保护的有效性,亟需适用于我国的专利司法保护强度量化模型。首先通过分析专利司法保护对企业专利决策行为的影响,提取关键参数,构建了专利司法保护强度的量化模型,然后基于手工整理的一万四千多件专利侵权案例,得到了我国近十多年的专利司法保护强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我国专利司法保护强度对专利密集型产业和非专利密集型产业利润的影响。结果显示:该模型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出专利司法保护强度的动态演变;我国专利司法保护强度的调整远落后于产业的发展。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优化我国专利司法保护强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