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东阳湖沧村,生活着一位年过八旬的奥地利老太太。1935年,17岁的特鲁德·瓦格纳随赴奥进修的浙江东阳籍青年杜承荣来到中国。夫妇俩先后辗转四川、福建、江西等地,解放后一起回乡务农。几十年曲折经历,用瓦格纳的话说:“什么样的日子都经过。最苦的日子,只有清水煮咸菜下饭。但是我从不后悔。”90年代两次回国探亲,她都在众乡亲“不回来”的预言中回来了。酝酿“五个一”选题时,有人质疑:迎接新中国成立50周年,写一个外国人爱中国?还有的扳着手指头“归纳”它的主题,农村,教育,情感,国际,社会生活,伦理道德,……好像都不是。反…  相似文献   

2.
我不后悔     
1991年1月21日,上午。一个很平常的日子里的一个很平常的电话,却使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是因为我获得了“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这件事本身已经前前后后弄了两年有余,我也早已将它视为身外之物,外出采访,没有参加发奖仪式。通联部主任彭刚同志在电话中告诉我,“是宋任穷同志为你发的奖”;而本报副总编汪大绶接过话筒后的第一句话竟是:“春阳,我事后真有些后悔,无论如何应该让你赶来就好了。”我当时心灵一颤,一  相似文献   

3.
当年刚作记者,便有前辈谆谆告诫:“记者这一行是个苦差事,要有吃苦的准备。”记得已故的新闻署老领导,非常善于总结新闻工作经验体会的胡乔木同志也说过:“新闻工作是世界上最艰苦的劳动之一。”我是先下乡,尔后在县、地当通讯干事,再后才成为职业报人的。这种经历,没少遇到吃苦受累的“活儿”。那是70年代,有一次奉派下乡去采访一位叫杨长青的优秀共  相似文献   

4.
夏士娟 《档案与建设》2008,(3):49-49,48
26年前,我走上档案工作岗位,回顾走过的路,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高中毕业的我成了一名“知青” 1977年我在无锡市高中毕业,按照当时的政策,我必须下乡。命运的无奈,使我成了一名“知识青年”,下乡务农。对一个生长在城市的阳光女孩来讲,农村是艰苦的,但也能得到锻炼。  相似文献   

5.
剪辑岁月     
剪辑岁月沈国华我的同事讲:“平淡的日子过得慢,回忆起来快;有意义的日子过得快,回忆起来慢。”仔细琢磨,确实有这样的感觉。我从事电视新闻工作十年,不过是一晃,而细细品味,却有说不完、道不尽的人和事。那些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总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一些看似平常...  相似文献   

6.
《兰台世界》2017,(Z2):74-76
<正>1976年我国"文化大革命"结束,这年,我中学毕业响应国家号召下乡到丹东市东港市北井子镇临海村插队落户(原东沟县北井子公社临海大队青年点),成为一名下乡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77年10月份国家恢复高考,12月份我参加了国家恢复高考的首次考试,没有考上,但我没有灰心,边劳动边学习,1978年我又报名参加了高考,终于考上了辽宁省人民警察学校,成为国家"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恢复警察学校的首届学生。1980年毕业,年底分配在丹  相似文献   

7.
我参加新闻工作36年,自始至终都在中国新闻社, 不知经历过多少次重大活动的采访,也不知写过多少报道文章,但最令人难忘的是去年年底参加澳门回归的采访。新闻工作的特性,记者应有的素质,记者的艰辛,记者的乐趣,在这次得到了最深刻、最充分的体验。16天的澳门采访,可谓见闻颇广,感慨良多,体会尤深。 翻开记录,我在澳门共发文字稿27篇,约23000余字;图片4幅。文字稿中有“回归访谈”14篇,“回归特写”6篇,“回归速递”6篇,花絮一则。其中合采8篇,属本人执笔的5篇,在正式采访的日子里,平均每天发稿两篇。…  相似文献   

8.
其实,我对于“家园”并没有什么过高的奢望。 我甚至很少使用“家园”这个词。我的祖籍广东、出生地杭州、19岁离家去北大荒下乡、27岁到哈尔滨上学、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北京定居,20年中三次搬家——如此四处游走漂泊,早已淡薄了传统意义上“家园”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1996年4月29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广西新闻出版局自建制以来最年轻的局长——44岁的阳建国同志走马上任了。这位身材高大、精力充沛的新局长,原籍湖南湘乡。1952年8月生于广西兴安。1970年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1972年7月入党。当过工人,带过知青下乡并兼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还任过中学党支部委员和团委书记。1979年  相似文献   

10.
当年刚作记者,便有前辈谆谆告诫:“记者这一行是个苦差事,要有吃苦的准备。”记得已故的新闻署老领导,非常善于总结新闻工作经验体会的胡乔木同志也说过:“新闻工作是世界上最艰苦的劳动之一。”我是先下乡,尔后在县、地当通讯干事,再后才成为职业报人的。这种经历,没少遇到吃苦受累的“活儿”。那是70年代,有一次奉派下乡去采访一位叫杨长青的优秀共  相似文献   

11.
<正>问:曾经的档案专业学生到如今的省级档案专家,您用了24年,能和大家分享下这些年的成长经历吗?这当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是什么?答:说实话我自己都没有算过,从1999年进入档案学专业学习到本科毕业、研究生毕业、再到参加工作至今,我已经在档案这个行业里浸淫了24年。从十几岁初次接触时对档案一无所知的懵懂少年到现在对档案行业面临的新挑战依然感觉懵懂的档案中年,不变的是对这份工作这个行业的好奇和热爱。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求学和就业对我而言颇为不易,当初填报高考志愿时只想着选一个冷门专业,  相似文献   

12.
有幸获评韬奋出版奖,让我既感欣慰,又感不安,触发我回顾和梳理近30年出版工作的经历,从青春韶华到步入中年,一段段成长往事浮现眼前…… 1986年夏,我完成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业攻读,面临毕业分配.恰逢高教社恢复文科出版业务,急需相关专业的人才,我偶然获得这一信息,于是几经争取,最终不被留校,分配到高教社工作,成为刚刚设立不久的文科编辑室的一名新兵.那时的我,和那个时代很多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一样,对职业选择和未来规划几乎可以用“无知”“盲目”或“服从分配”等来形容.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我来说,能被分配到首都北京来工作无疑是幸运的;但不得不说,那时我对出版工作知之甚少,甚至在进入高教社工作之前,我连高教社的教材都几乎没有接触过(我读古代文学专业,那时高教社的文科业务尚未恢复),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也就无从谈起了.  相似文献   

13.
岁岁中秋,今又中秋。我们来到太原双合成食品有限公司,探访“中华名饼”之路。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光晋说:“品牌是旗帜,质量是生命,而危机意识,则是激活企业创新的动源。” 品牌创新 质量先行 记者:赵总是哪一年到双合成任职的?可以谈谈此前的经历吗? 赵光晋:我生在龙年,多少沾了点“老三届”的光。1970年参加工作后,先在铁建兵团修路,返城后在几家副食商场做过统计、糕点生产、商品购销等业务。实践出真知,而且我这人有个脾气,就是“干一行爱一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六五年,浩然三十三岁,长篇《艳阳天》脱稿。当时他已成为文坛最为活跃的青年作家之一,《人民日报》刊登的文学刊物目录上经常可以找到浩然的名字。这一年,年轻气盛的浩然与文艺界领导人在创作问题上产生冲突,这就是埋下文革之初他积极投入运动的潜在心理原因之一。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六十六岁的浩然在河北三河市寓所接受笔者采访。 那时,周扬他们不了解我的经历,认为我是大学生,通过下乡材料创作。他们逼着我下去参加四清,不让我在城里修改长篇。张光年、张天翼他们专门找我谈  相似文献   

15.
1994年12月3日,一个平常的日子.但羊城晚报社不会忘记.由“全女班”记者采写、摄影、编辑、特别策划的“卖花女”专版在这一天郑重推出.  相似文献   

16.
今年夏天,一个雷雨刚过的下午,我们慕名访问了名记者范长江的胞弟范长城。63岁的范长城,身材不高,头发已经花白,离休前是四川省内江市歌舞团导演。谈到长江,他深情地说:“长江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最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之一,为创建和发展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临窗的茶几前,摆着本《范长江传》,他凝视着书面长江的肖像,告诉我们:“长江1970年冬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1979年平反,我到北京参加追悼会时就想:如果把长江这个爱国知识分子追求真理,走上革命道路的奋斗经历写出来,对青少年的成长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17.
在52年以前,我有幸被介绍到在长沙新创办的国际新闻社工作,名记者范长江是这个社的社长,我从此就当了他的一个学徒。我随长江工作了两年,以后由于皖南事变后国新社在国统区的机构统统被封闭掉,我就再没有同他在一个单位工作,但是,我作为国新社这个革命组织的成员,还继续受到他的多方关照,他办新闻事业的思想和作风,还一直影响着我。长江比我大7岁,他在20—30年代,正好经历了国内许多重要事变。他当过兵;参加过“八一”南  相似文献   

18.
我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到现在,正好50年。在此期间,经历了几次全国性的“思想解放”。我没有深入地研究,只能结合亲身经历谈一谈我所经历的历次“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19.
我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有13个年头了,在这13年中相机成了我业余时间的伙伴。“别人在忙你也在忙,别人在休息你还在努力,你就有可能赶上或超过别人。”母亲这句临终之言成了我生活、工作和学习摄影的指路明灯。1991年以来,我已在近百余家报刊发表文字、图片1000多篇幅,数千张的胶片记录下了时代的变迁和我苦辣酸甜与坎坷的人生经历。我父亲在油田工作30多年,当全家人从农村迁到油田团聚的第二年(即1989年)。就因积劳成疾去世。年仅17岁的我,当年参加了工作,微薄的工资成了我  相似文献   

20.
那是一个悲痛的日子,当我向翁少峰同志的遗体鞠躬告别时,我在心中默念:“一位看着我长大的老首长走了……”翁少峰同志是原《河南大众》报的社长兼总编辑.从1951年到1956年,我作为一个参加工作不久的“记者娃”和“编辑娃”,曾受到这位老首长的亲切关怀和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