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没有遵循传统后发国家和企业依托技术学习、低成本生产要素嵌入全新产业链的模式,而是关注后发企业如何通过价值创造影响创新生态参与者的行为。选取5家光伏产业中国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过程追踪的历史方法,研究了本土企业嵌入和重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过程机制。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制度机会窗口创造市场容量与现有创新生态系统无法满足之间的矛盾,导致的市场需求结构失衡,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演化的外部动因。(2)后发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组织或者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是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演化的内部动因。(3)创新生态系统结构变化与后发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把握需求机会能力的提升之间不断的正反馈,是后发企业持续推进下一个阶段生态结构演化的关键。理论层面,研究突破了基于"日韩经验"追赶研究范式和欧美传统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的局限,全面拓展"新兴经济大国"场景下的产业创新相关理论,进一步发现了后发企业嵌入和重构产业生态系统的情境下,制度窗口、市场窗口创造的外部机会,以及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组织模式创新互动的关系。实践层面,研究通过诠释市场结构失衡和企业资源、能力匹配的协同关系,提供了后发企业发展新兴产业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机会窗口与追赶理论以及组织学习理论,通过梳理我国光伏企业的技术战略,探究了在中国光伏企业微观层面上开发和探索活动对企业追赶的影响,并利用A股57家光伏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光伏企业的开发性创新活动对企业追赶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追赶仍然是利用型而不是探索型的;开发活动和探索活动的二元性平衡对企业追赶具有负向影响;同时也发现,需求下降加强企业开发创新活动对企业追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胡畔  于渤 《科研管理》2017,38(7):72-80
本地搜索通过相邻知识的搜索和挖掘,保证了组织常规的延续性和连贯性,是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手段。本文把追赶进程划分为追赶早期和追赶晚期,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验证了能力重构在本地搜索与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及追赶阶段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本地搜索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2)能力重构在本地搜索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3)追赶阶段显著调节了能力重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具体而言,追赶早期,能力进化对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能力替代对创新绩效有消极影响;追赶晚期,能力进化对创新绩效有消极影响,能力替代对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本研究丰富了本地搜索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的研究,验证了能力重构在企业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为追赶企业的本地知识搜索和创新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本地搜索以保证组织常规的延续性和连贯性为前提,通过相邻知识的搜索和挖掘已成为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手段。本文把追赶进程划分为追赶早期和追赶晚期,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验证了能力重构在本地搜索与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和追赶阶段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本地搜索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2)能力重构在本地搜索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3)追赶阶段显著调节了能力重构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追赶早期,能力进化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能力替代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消极影响;追赶晚期,能力进化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消极影响,能力替代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本地搜索对企业创新作用机制的研究,同时验证了能力重构在企业创新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可为追赶企业的本地知识搜索和创新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HTC公司)为例,分析了快变市场环境下基于机会窗口的创新追赶历程及各个阶段对后发企业内在能力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机会窗口出现的成因是多重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技术与市场变化、领先企业"能力陷阱"和后发企业内生能力等因素。创新追赶阶段可分为机会窗口辨识、机会窗口进入、机会窗口扩展三个阶段。机会窗口辨识阶段的能力支撑为企业家技术抱负、市场感知能力、技术搜索能力及快速决策能力,机会窗口进入阶段的主要能力支撑为技术集成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在机会窗口扩展阶段还要求企业具有产业网络整合能力。在创新类型表现上,"微创新"组合也是实现创新追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科技政策和产业发展的协同演化历程,指出了后发国家科技政策的着力点和着力方式应当伴随其产业追赶的进程而不断调整。在产业追赶初期,科技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应放在促进技术引进,其着力方式主要体现在为本土企业创造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机会。在产业追赶中期,科技政策的重点应逐步转向促进企业自主创新,避免对国外技术形成依赖。而在产业追赶后期,由于走向国际创新前沿的本土企业面临技术和市场的双重不确定性,科技政策的重点应进一步转到引导技术方向和创造市场需求之上。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初以来,随着各学科的突破和交叉融合,技术融合作为产业发展中一个新的决定性因素已成为企业突破技术约束、应对市场变化、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途径,并促进产业跨界协同形成新的创新网络。然而,由于融合现象固有的模糊性和复杂性,少有学者关注定量研究不同技术融合模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因此,从技术元素之间的关系视角出发,基于中国343家新能源汽车企业2005—2017年新产品数据、专利数据与企业性质的面板数据,通过不同类别国际专利分类号(IPC)构建企业技术知识共现矩阵,采用负二项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互补性和替代性技术融合对企业利用式与探索式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企业偏向采取利用式创新,通过改进已有产品、设计或服务来满足消费者需求时,应采取替代性技术融合来提升创新绩效;而当企业力求寻找新技术发展轨迹,通过探索式创新来满足新兴顾客或新兴市场需求时,互补性技术融合的积极作用则更加突出,替代性技术融合虽然一开始能赋予原有技术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但在后期将不利于探索式创新绩效的进一步提升。据此,建议企业管理者应深入理解企业技术元素之间的关系,通过不同技术融合方式发展不同的技术创新轨...  相似文献   

8.
航空产业国际转移为后发国家航空产业升级和发展带来了机会窗口。对于后发国家航空企业来说,承接产业国际转移可以直接带来创新导向效应、学习模仿效应和管理示范效应,对产业技术追赶及产业竞争力提升都具有积极意义。面对航空领域产业国际转移的大趋势,中国航空企业应该抓住产业国际转移的有利契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关键领域国际合作,加强研发合作与转包生产有效协整,促进航空产业规制改革和主体多元化,重视航空研发领域创新人才培养与专业化培训。  相似文献   

9.
彭新敏  史慧敏  朱顺林 《科学学研究》2020,38(12):2220-2227
双元是后发企业追赶过程中的重要战略,但不同机会窗口下后发企业如何实现双元我们仍知之甚少。通过海伦1986~2019年的纵向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当机会单一且比较确定时,企业通常采用利用战略;当机会单一但不确定性较大时,企业通常采用探索战略;当企业面临多重且不确定性较大的机会窗口以及具备了较高吸收能力时,共时双元变得尤为重要。长期来看,从初始追赶向超越追赶递进过程中,后发企业的双元战略由次序型模式向共时型模式演化。本文研究结论既丰富了后发追赶理论,又补充了双元模式前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从半导体产业特征入手,结合英特尔和三星电子的成功经验,即长期研发投入和基础研究;大量核心基础专利积累;开放的全球合作网络以及平台生态优势,探讨中国半导体技术创新之路。中国半导体产业后发企业居多,国际龙头企业建立的平台优势很难打破,但仍存在追赶机会,需要:(1)持续加强研发投入,积累基础研究成果;(2)捕捉技术突破机会,布局可进入细分领域专利;(3)构建产业生态支撑体系,打造半导体企业生态圈。  相似文献   

11.
通过网络获取创新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是后发企业实现创新追赶的重要选择。文章从理论分析出发,构筑了网络嵌入-双元创新能力-创新追赶绩效的关系模型,进而通过实证分析进行验证。本研究发现:外部知识网络嵌入形态通过影响内部双元创新能力,进而作用于后发企业的创新追赶绩效,其中关系强度、关系持久度、网络规模和网络位置中心度对后发企业利用性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中心度对探索性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探索性创新能力和利用性创新能力则对创新追赶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后发企业在进行创新追赶过程中,需要注重优化企业外部的网络形态,来有效提升企业内部创新能力和更好地实现追赶。  相似文献   

12.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为要素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全球经济加速向数字经济转变。以数字经济为背景,从机会窗口的理论视角出发,阐述了数字经济时代中国作为后发国家面临的制度机会窗口、技术机会窗口和市场机会窗口,并总结提出了中国在进行追赶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从机会窗口和宏观环境出发提出了中国在追赶过程中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后发国家对于领先国家的经济追赶最终体现为技术追赶,而大中型工程因其复杂性和动态性有别于一般的产品技术追赶。通过对中国水电工程成功实现技术追赶的理论总结,揭示了技术追赶的内在机制,也为其他大中型工程实现技术追赶提供借鉴。基于动态能力和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建立概念模型,实证分析了技术整合能力对技术追赶绩效的影响,并探究了商业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技术整合能力对技术追赶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即技术整合能力越强大中型工程的技术追赶绩效越高;(2)商业生态系统健康程度在技术整合能力与技术追赶绩效的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即健康的商业生态系统能更加稳定地发挥技术整合能力从而提升追赶绩效。  相似文献   

14.
外部创新搜寻战略与新创集群企业产品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过于强调区域内外大公司的作用转向重视新创企业的力量,是促进产业集群升级的新思路和新途径。通过将创业和创新搜寻理论引入产业集群研究,本文实证检验了外部创新搜寻战略对新创集群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创集群企业在创新活动中采取本地搜寻宽度、本地搜寻深度、全球搜寻宽度和全球搜寻深度四种不同的外部创新搜寻战略,不同的搜寻战略对新创集群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产生了不同影响,全球搜寻宽度战略具有促进作用,本地搜寻深度战略呈现倒U型的复杂影响,本地搜寻宽度战略和全球搜寻深度战略则都没有影响。论文最后简要讨论和总结了相关的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5.
国际化已成为新兴经济国家企业实现创新追赶的一种重要战略。然而,现有理论并不能很好地回答新兴经济国家企业国际化影响创新的中介机制。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视角,选取中国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机会识别能力和机会利用能力在出口和创新绩效,对外直接投资与创新绩效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新兴经济国家企业国际化具有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产业网络的角度探究了新创企业“嵌入式”双元创新追赶机理,构建了基于机会型与资源型创业导向中介作用的理论框架。研究结果显示:(1)产业网络技术型与商业型嵌入对新创企业的双元创新追赶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商业型嵌入对渐进式追赶影响更大,而技术型嵌入对突破式追赶影响更大;(2)产业网络双重嵌入对机会型与资源型创业导向也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资源型创业导向的影响更大;(3)机会型创业导向显著促进企业突破式创新追赶,而资源型创业导向显著促进企业渐进式创新追赶,即机会型与资源型创业导向与双元创新追赶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本研究指出了中国转型背景下新创企业创新追赶的有效路径,对于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企业间国际知识流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我国正实施以市场为主导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期望实现由传统技术追赶向国际前沿创新的模式转型,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企业正面临着高度国际化而政府干预较少的市场化竞争,而这些企业的国际知识流动也开始出现了复杂网络化的新形势。由此,通过构建基于企业知识基础观的国际知识流动分析框架,探讨这些国际化程度较高但政府规制较少的特定情境下新兴产业的国际知识流动及内在影响机制。通过以光伏产业为例,构建了37家企业的国际专利引用知识网络,利用检验关系数据的QAP分析法验证了企业的内外部因素7个变量对国际知识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光伏企业高度参与了国际知识流动,而专利家族布局相似性、RD强度相似性及技术相似性正向促进国际知识流动;企业员工规模相似性反向影响国际知识流动;利润率相似性、固定资产规模相似性以及产业环境相似性对国际知识流动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40年坚持不懈改革和开放,中国企业通过充分利用两点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取得了经济上的瞩目成就。比较优势得益于中国的人口红利,而后发优势则是建立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的再创新,即"二次创新"。它是一个引进层次不断提升更新的动态过程,也是创新能力不断积累和进化的动态过程。它通过工艺创新实现对引进技术的本地化掌握,通过产品创新实现对引进技术的挖潜增效,通过更新颖技术的融入实现创新能力的质的跃升。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企业通过"二次创新"充分发挥出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合理配置全球优势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显著提升了创新能力,增强了竞争优势,实现了从"追赶"到"超越追赶"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后发企业追赶的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技术追赶、商业模式。不同于以往研究,从企业创新和战略层面探讨其对后发企业追赶行为的影响,并引入消费者接受程度和领先企业对后发企业追赶行为的态度来衡量后发企业是否采用柔性战略,同时衡量后发企业新产品是否具有市场优势以及追赶超越的难度;基于20个典型案例,通过模糊集定性分析法和二分法进行编码、赋值和校准处理,最终得到后发企业实现追赶甚至超越领先企业的6条路径。结果表明:颠覆性创新在后发企业追赶过程中起到了重要影响作用,后发企业往往通过边缘市场培植新技术发展直至符合主流市场需求,但后发企业要善于采取颠覆性创新方式;柔性战略可以避免追赶过程中不必要的竞争,弥补后发企业在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不足,发挥企业创新优势;多元化创新方式有利于企业内部形成综合性、立体性和多维度的创新能力,且与柔性策略交互作用可以提高后发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后发企业的追赶。据此提出在多元化创新能力和柔性战略的交互作用下,后发企业要注重培养自身的多元创新能力,并充分结合自身创新能力和柔性战略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在回顾产业转移本地嵌入和企业创新绩效文献的基础上,将区域创新合作网络结构作为中介变量引入到两者的关联关系中,构建产业转移本地嵌入、区域创新合作网络结构和企业创新绩效间关系的理论模型,根据对欠发达地区213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转移本地嵌入对欠发达地区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区域创新合作网络结构在两者关系中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产业转移垂直嵌入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代表短期创新能力的财务绩效体现,而产业转移水平嵌入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代表长期创新能力的战略绩效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