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化+”战略赋予新闻传播新的内涵。随着媒体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微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探索“文化+微媒体传播”的转型之路已迫在眉睫。基于“文化+”背景,通过详细分析提升微媒体传播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在归纳总结微媒体传播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文化战略,针对提升微媒体传播力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徽州历史档案文化价值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简析徽州历史档案文化价值入手,阐述了徽州历史档案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文化凭证、教育和传播作用,并从三方面论述了徽州历史档案文化价值对史学研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升航天文化传播成效,结合融媒体平台视角探索文化传播路径。本文通过分析融媒体平台的内涵与建设意义,得出融媒体平台为航天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高效的载体,可以有效开发航天文化中所蕴含的政治、思想、文化价值。基于此,探究航天文化的特征与重要时代价值,总结出融媒体平台内容建设不够完善、运营模式不够清晰、航天文化资源利用率不高等基于融媒体平台的航天文化发展现状,进而对融媒体平台视角下航天文化传播策略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河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传播黄河文化对于凝聚社会共识、弘扬传统文化具有深远影响。如今,自媒体蓬勃发展,人人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与传播者,信息传播的广度宽度不断拓展,这为黄河文化传播效果的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分析当下自媒体传播黄河文化的现状,尝试就自媒体如何提高黄河文化的传播效果提出相应路径。  相似文献   

5.
后冬奥时代,智能媒体日益影响我国冰雪文化传播的生态格局,“智媒体+冰雪文化”成为当前冰雪文化传播的新趋势。国内冰雪文化传播面临碎片化叙事塑造用户单向度冰雪文化认知、媚俗化传播解构冰雪文化内涵、高门槛实践文本阻碍全民冰雪文化深度参与的问题。我国应加强多元智能媒体融合,搭建立体冰雪文化传播平台;运用多模态视听语言,深刻解读冰雪文化内涵;发挥虚拟现实技术优势,打造大众冰雪文化沉浸式全景体验,全面立体传播中国冰雪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6.
我国各地的少数民族文化经现代媒体传播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电视媒体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渊源的追溯,对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演变的描述,以及对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的报道,使不同地域少数民族文化的轮廓和内涵为更多受众所了解。但电视媒体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误读,以简单化、奇观化、模式化、标签化的镜头传播少数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传统白族石刻历史档案保护措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3D虚拟博物馆全方位集中展示白族石刻历史档案,推动白族历史文化的传播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媒体深度融合背景,浙江媒体围绕“谁在传播文化、为谁传播文化、什么是传播文化的价值准则”这一核心命题,以“文化自信”构建传播新格局;以“文润浙江”推进传播新气象;以“文化之窗”打造传播新高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创新传播的重要源泉,使文化传播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9.
陆滢 《兰台世界》2012,(11):39-40
京族口述历史档案内容丰富多彩,积淀着京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其传统传承模式正面临种种困境,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抓紧抢救保护京族口述历史档案。  相似文献   

10.
历时两年的“中法文化年“活动已经落下帷幕。但是,在“中法文化年”活动中的新闻报道的积极作用值得认真总结。《多极的世界与多元的文化》一文,系统分析了这次新闻报告的重要特征,传播理念和传播策略,以及传播的文化内涵,对我国媒体如何在国际新闻传播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有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档案学是以中国历史档案为研究对象的学科。20世纪30年代,以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为代表,近代从事明清档案整理的学人建立了历史档案学的初步规模,并开辟出具有典范意义的研究理路,即从衙署职司和文书档案制度入手研究历史档案及其具体分类整理。秦国经《明清档案学》以明清档案内容为中心,反映了历史档案研究在近代学人基础上开拓出的新路径。扩展外延与深化内涵,建立体系完整的中国历史档案学,是未来学科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施松绘  王鹏 《兰台世界》2020,(2):100-101,105
高校人物档案是学校真实的历史记录,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以高校人物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为切入点,挖掘提炼人物档案中蕴含的史料价值,参与校园智慧型景观文化建设,培育知行合一的校园行为文化,拓展新媒体传播力,整合优化档案资源服务,弘扬大学文化,助力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家档案馆档案文化活动的特色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越  路璐 《档案学通讯》2020,(4):96-102
美国国家档案馆将美国文化、爱国教育、历史知识、人文情怀融入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档案文化活动中。这些文化活动极具怀旧与创意元素,借助社交媒体的宣传与推广而呈现出主题-时间-形式高度契合的特点。我国各级综合档案馆可以借鉴美国国家档案馆在创意融入文化活动设计、社交媒体参与文化活动推广、打造国家档案文化品牌方面的成熟经验,以此丰富档案文化活动的内容,提高档案文化活动的品质,引发社会公众共鸣。  相似文献   

14.
贺军 《档案学研究》2018,32(2):72-78
基于档案部门应用社交媒体开展档案信息服务整体成效不显著的现实,从社交媒体的发展历程入手梳理其基于社群关系的信息传播的本质内涵,分析社交媒体向移动社交平台的升级给我国档案信息服务创新带来的机遇,对适合档案信息传播的移动社交平台及其档案信息范围进行了阐释,提出档案部门应做好社交媒体团队建设、加大档案资源开发力度等基础性工作,通过加强用户“大数据”的应用,及时改进和优化档案信息服务,梳理出适合我国现阶段社交媒体发展规律的档案信息服务路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存有丰富的海疆历史档案,对其进行证据性开发,有助于开展海洋意识教育,维护我国领海主权完整。本文阐述我国海疆历史档案及其证据性开发内涵、意义与实践,在分析理论研究缺失、资源建设滞后与开发创新不足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其证据性开发的路径方法。依托证据链、国家安全与主权宣示理论,从主题选择、材料筛选、档案组合,以及资料性、针对性证据产品开发等方面发掘利用海疆历史档案,可优化档案开发工作,为维护国家领海权益提供档案凭证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西北边疆民族地区形成了丰富的汉文历史档案。由于自然、历史、人才、经济、体制和国外等因素的影响该地区汉文历史档案面临着损失、流失和消亡等困境。我们通过启动该地区濒危汉文历史档案的数字化保护工程、整合行政资源、建立多元保护模式、构建完整保护体系、完善流失海外的西北边疆汉文历史档案的征集与追索和共同研究机制等对策,以期保护西北边疆民族地区濒危汉文历史档案,最终实现中华文化尤其是汉文化在西北边疆民族地区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周文泓 《档案学研究》2019,33(2):104-110
充分诠释社交媒体平台的档案特质有助于形成更加成熟可行的社交媒体信息档案化管理方案,亦可推进档案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数字转型。本文以理论构建的方法从社交媒体档案库的形成基础、档案特性、新特征三个层面逐级推导社交媒体平台作为档案库的内涵及特点。本文论证了社交媒体平台可被视作档案库这一提法,并提出形成的社交媒体档案库是基于社交媒体活跃的信息活动构建的信息资源库,因其具有档案价值和日益普遍的档案化管理行为而实现档案库的建构,这个档案库亦从时空、主体、关联性以及价值等方面呈现新特征,由此成为档案管理数字转型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参与深刻影响着档案馆的演进,理论设想与实践行动上均有长久探索。基于对缘起、主要内涵和示范实例的三层解读,本文呈现了西方世界从社会参与角度所提出的以创造面向用户的公共档案空间的档案馆2.0和构建全员参与的全景多元档案空间的档案馆3.0。通过解析可发现两类档案馆可用于启示的三个要点:档案馆的生命力机制是演进内核,档案馆应用拓展是空间上的关联全景化,档案馆的发展延伸具有时间上的非线性代际化。由此,从社会参与视角展现的档案馆演进历程也从档案馆的发展状态、档案事业的考古挖掘、未来的空间发现这三个方面向我国的档案馆演进提出探索议题。  相似文献   

19.
李雯 《档案学研究》2018,32(6):64-69
记忆资源的整合近年来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为了解当下研究现状,采用文献研究法分别从异构记忆资源整合对象、整合基础、整合思路与整合技术四个方面对异构记忆资源整合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并基于记忆资源整合建设现状思考剖析“数字记忆”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观点,以求为推动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