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材解读】 “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是本组教材的主题。网篇主体课文《乡村人家》《古诗词三首》《牧场之国》《麦哨》和“阅读链接”中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运用不同的色调,展现了如诗如画的乡村田园风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赞美和向往之情。  相似文献   

2.
<正>【专题任务】以“情感逻辑”为教学视点,解析诗人的心路历程,从而透视诗人的思想,探寻诗人出离精神困境的路径。【中心问题】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是如何走出精神困境的?【教学过程】一、知人论世——“双梦”破灭师:徐志摩在康桥经历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令我想起唐代诗人元稹的一首爱情诗《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50页例1,第51页“练一练”,第53页练习九第1~3题。【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铺垫激趣师:上课前,我们先来聊聊天,放松一下,大家喜欢看电影吗?有没有看过《红海行动》?(教师播放剪辑过的《红海行动》、海盗及中国海军护航视频)  相似文献   

4.
吴群 《四川教育》2009,(11):47-47
【案例】《泊船瓜洲》片段 师:谁来说说,怎样理解题目“泊船瓜洲”?  相似文献   

5.
邯郸学步     
枫叶 《下一代》2011,(6):25-25
【出自】:《庄子·秋水》 【出自】:“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解释】: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什么是面积》。【教学过程】一、说、摸、请三环节,建立面积表象1.说“面”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字?(屏幕上出现一个大大的“面”字)生:“面”字。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面?生:铅笔盒的平面、地面、墙面等。  相似文献   

7.
单衣顺母     
【原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面积”。 【教学过程】 一、七巧板拼图游戏。初步感知组合图形 师:同学们玩过七巧板吗?老师这里有一些用七巧板拼出的图形,你们看它们分别像什么?  相似文献   

9.
【点击名家】 刘亮程,作家,1962年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风中的院门》《库车》等。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曾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  相似文献   

10.
“抠门儿”,《汉语大词典》释为“方言,吝啬”,《现代汉语词典》释为“(方)吝啬”,《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释为“【济南】吝啬”。“抠门儿”为什么会有“吝啬”的意思呢?这要从“抠门儿”的“门儿”谈起。  相似文献   

11.
陈霭生 《新读写》2023,(9):46-48
<正>1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探源】出自唐代元稹《咏立秋七月节》:“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释疑】“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不期:没有料想到。朱夏:夏季。天汉:天河,银河。星娥:神话中的织女星。玉楼:传说天帝或仙人的居所。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2~64页。【教学过程】一、交流导入,激发挑战欲望师:同学们,看过《极限挑战》吗?今天就先去看看东方卫视的《极限挑战》,再来一场属于我们自己的“极限挑战”。(播放南繁基地体验水稻种植,谢安华院士耐心讲解如何插秧的视频片段)师:视频中哪句话或哪个场景感动到你?生:晚霞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劳动魂。  相似文献   

13.
《新读写》2023,(1):12-13
<正>宋雪涵,上海市南汇第三中学九年级学生,班长、校大队部组织委员。喜欢阅读、写作、朗诵、创作诗词等,曾在各类作文、诗词比赛中获奖,获区“优秀少先队员”荣誉称号。最喜欢阅读的5本书《朝花夕拾》鲁迅《瓦尔登湖》【美】亨利·戴维·梭罗《无名之町》【日】东野圭吾《简·爱》【英】夏洛蒂·勃朗特《战争与和平》【俄】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相似文献   

14.
【《灰雀》教学片断】 师:“婉转地歌唱”是唱得怎样? 生:就是唱得很好听。 师:除了婉转地歌唱,还可以婉转地干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导入设计】 1.媒体出示聂海胜和费俊龙在太空的图片。 师:同学们想不想再次领略“神六”发射成功那激动人心的一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一、“知道羞耻。不是坏人!” 【教学内容】《林冲捧打洪教头》 师:洪教头是坏人吗?如果不是,请说明原因.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内容】《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第三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激趣热身:我来画,你来猜。(教师用简笔画画鸟,每次只画一笔,学生抢答画的是什么动物?直到答对为止)师:这只小鸟有个特别的名字——拖拉鸟。活动一:故事导入,感知拖拉1.听“拖拉鸟”的绘本故事。(结合教材第10~12页绘本《拖拉鸟》的故事播放动画视频)师: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知道这只鸟为什么叫“拖拉鸟”吗?(板书:不着急、等明天)师:大家喜欢这只名叫“拖拉”的鸟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18.
余萍 《江西教育》2007,(7):13-13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七册。 【教学导入】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蟋蟀的住宅》。“熟悉”的“悉”字加“虫”字旁,就是“蟋”;“率领”的“率”字加“虫”字旁,就是“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写作指引】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写作训练内容是“学写传记”。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基础上合理发挥想象,适当描写,增强传记的生动性。通过学写传记,学生能够认识自我、了解他人,思考人生经历,提升人生境界。【写作导航】一、传记体裁知多少师:我曾读过《苏东坡传》《老舍传》《居里夫人自传》《鲁迅传》,同学们读过类似的书籍吗?生1:老师,我读过《胡适自传》,还读过《林徽因传》。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注释:“【终鲜】终于没有。”这一注解明显有误。若将“终”解释为“终于”,整个句子怎么翻译得通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