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琳霞 《考试周刊》2013,(96):122-122
<正>目前,国内对于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课程的整合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地理是一门强调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尤其在高中开展的地理信息技术教育正是这种整合的高层次体现。一、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课程整合的意义目前中学地理是一门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部分内容的综合体。这些内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学需要强调时空观、区域观的培养,并且需要适当地向学生介绍科学研究的前沿,如3S技术与全球气候变化等。使用信息技术可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新浪潮高峰在2004-2005年出现,这就是网格的兴起。从网格技术的发展轨迹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来看,构建地理空间信息网格势在必行。据此设计了地理空间信息网格的结构层次,并对建立我国地理空间信息网格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技术迅速普及的今天,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和学校校园网络的开通,使以多媒体电脑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农村教育成为可能,也决定了现代信息教育与新课程地理教学整合的发展趋势。结合教学实践,初步探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新课程地理学科整合的方法与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技术迅速普及的今天,怎样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传统地理教学的有机整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是我们新一代教师的重要任务。本文从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与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与初中地理教学有机整合的必要性出发,两者有机整合的方法与注意问题,较为全面地解决了整合教学活动平台中的实践操作问题。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较早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国家,但是各州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形式和特点又不尽相同。科罗拉多州就是采取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方式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科罗拉多州2003年公布的课程方案中提及,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开设公民、经济、地理、外语、历史、数学、音乐、物理、科学和视觉艺术等课程,并提到了一个整合单元,即信息技术与多学科整合的单元。可见,科罗拉多州坚持技术应用与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并重,强调技术不单单体现于其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体化代表了现代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其中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成为中学地理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所谓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就是在地理课程教学中把现代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地理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以实现地理课程教学目标.完成地理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本文就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教学整合的地理教育理念、教学条件、现实意义及要注意的问题等儿个方面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吴显春 《广西教育》2009,(18):42-43
地理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活动的重点,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必须面对地理的课堂教学。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意义,探讨教学设计与整合过程,提出了改革地理课堂学习重点,建立新的教学结构;改变地理教材知识的呈现过程和方式: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等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迫在眉睫。那么,如何进行整合才能使地理课堂教学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使教学效果如虎添翼呢?1明确一种观念,感受一份责任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整合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势在必行。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不可估量,每位  相似文献   

9.
赵玲莉 《华章》2007,(1):122-12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走进了中学课堂,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倍受青睐的今天,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课程的有效整合已经成为地理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多媒体教学课件(CAI)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优化了地理课堂教学,打开了地理学科教育改革的大门.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课改,从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革的实际出发,通过对概念的分析,从哲学角度论述了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及新课改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比较中国高校地理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识别高校地理学研究生教育的空间性及其生产机制。研究发现:(1)研究生培养单位分布区域不平衡显著,隶属关系与区位差异直接影响培养方向、目标、创新能力等方面育成途径差异,地理学研究生培养日益重视学科内部交叉,以及与生态环境、测绘、海洋、经济、城乡规划与资源环境管理等外部学科交叉衍生;(2)中央政府直属高校自然地理人才培养面向全球变化、资源利用与自然灾害,人文地理人才培养集中在经济、城市、旅游等三级分支理论研究及其服务国家发展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人才养集中在资源环境遥感原理与应用、生态环境监测;省属高校地理学研究生培养更加注重地方发展、资源环境利用与中学师资等方向。  相似文献   

12.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存在过于注重文字知识、缺乏图件资料、课程实践较为困难的问题。以渉地理本科专业的培养需求为指向,充分利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的优势,从教学内容具体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实践虚拟化等方面探讨基于GIS技术的“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交叉引入GIS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空间建模、空间模拟及预测等技术,通过构建GIS数据库、GIS辅助专题图集、虚拟自然地理场景及制定典型理论知识的GIS教学实践方案等,改变宏观尺度上综合性知识教师难讲授、学生难掌握的现状,对培养新时代地理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GIS教育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新型的地学研究工具,师范类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培养具有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人才,对他们未来适应社会,增加就业机会将大有益处。在综述了中国GIS教育的发展情况后,进一步明确了地理科学专业与GIS的关系,分析了目前师范类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在开展GIS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探讨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4.
钟其建 《成才之路》2022,(1):123-12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智慧课堂,成为各科教学努力的新方向.在此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要与时俱进,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快地理教学转型升级的步伐,为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文章从高中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意义及现状入手,对信息化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转型升级策略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的宏观大背景下,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市场化浪潮的推进,传统高等教育的各种边界,无论是观念上的,还是制度上的,都在不断地向“无边界”过渡。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一些学者开始提出了“无边界高等教育”的概念,用以解释国内外各种教育空间、教育形式、教育机构之间的渗透和跨越。美、英、澳等国家无边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具体体现在教育机构的无边界、学生的无边界、课程的无边界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是中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地理学科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既有文本资源和实物资源,也有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通过发挥教师在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核心作用,激活学生生活体验,让学生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与承载者,并将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与地理课程资源整合,以弥补实物性课程资源的不足,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7.
历史地理信息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尝试以六朝时期的建康为时空研究范围 ,应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超媒体技术和空间数据库技术 ,收集、整理有关建康的历史地理文献资料 ,建立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 ,进行专题研究及专题制图 ;并进而研制以超媒体电子地图为网络界面的超媒体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从而以多角度恢复和再现六朝时期建康的历史地理风貌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科技的兴起与发展,地理科学从对地球表层多种现象进行条理化描述,并对中间关系进行一般性解释的多分支知识体系的近代地理学,发展为当代信息社会的产物──现代地理学。现代地理学作为当代信息社会的产物,逐渐形成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它是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它相关信息技术在城市政府、企业的管理与决策及市民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为城市政府和企业的管理与决策及市民社会生活提供信息服务。本文介绍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组成、发展,及其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分析大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构建了基于能力驱动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和课程体系,提出了以“信息文化-信息技术-信息应用”为主线的课程内容结构,实现了课程内容结构、资源形态和学习支持服务的立体融合,探索了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混合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多项成果,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对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决策效率。针对海洋空间信息特点,在空间数据库技术支持下,结合目前流行的GIS技术、网络技术和OA技术,采用ArcSDE空间数据引擎和Oracle数据库统一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利用ArcEngine组件和Visual C 技术实现海洋空间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