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士其,一位伟大的科学传播者。他在身体残疾长达半个世纪的情况下,毕生致力于把科学教给人民和为青少年教育服务。他为繁荣我国的科普创作、组建和壮大科普队伍、倡导科普理论研究、建设和发展科普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高士其科普奖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高士其基金管理委员会为推动我国科普工作及国民科学教育的发展, 经科技部批准而设立的社会力量设奖。它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科普奖励之一。高士其科普奖的宗旨在于以高士其的科学精神、拼搏精神、奉献精神激励广大人民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鼓舞亿万青少年向科学技术领域进军;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尤其是高新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记者苏阳)8月11日,第十一届高士其科普奖在广东省举行的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颁发。中国科学院院士黎乐民为获奖青少年颁奖。高士其科普奖自1995年设立以来,以鼓舞广大人民和青少年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向科学技术领域进军为主要目的。主要表彰和奖励在科普活动、科普创作和科普工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奖励》2005,(3):24-26
1995年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以高士其名字命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高士其基金管委会"正式设立。国务院原副总理方毅担任了第一届主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为本届主任。注重国民科学教育,以及针对某一社会阶层的对象实施科普教育 1997年11月,高士其基金管委会在北京大学生体育馆举行了有社会各界青年5000人参加的《21世纪科学与文化研讨会》。研讨会就青年创业、智力开发、人生潜能的激发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并提出命名申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将该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704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高士其星",以表彰中国科学家和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先生对中国科普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据悉,"高士其星"命名仪式将于12月13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著名科学家高士其同志,是一位科普工作的老前辈,他常常以无限感激之情,赋诗著文,缅怀陶行知先生对他的鼓励和教导。《怀念陶行知先生》这首诗,表达了高士其同志对陶先生的真诚谢意:“你鼓励我从事科普创作,今天我能有这样的收获,都是受你的影响,都是来自你的教导。”(《人民日报》1980年12月18日)  相似文献   

7.
沈荣 《教学与管理》2013,(12):51-52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下列实录是一位特级教师执教该课的片断:师:灰尘有什么危害呢?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在《灰尘的旅行》中这样写道(屏显):1.灰尘不但把新鲜空气弄脏,还会弄脏我们的汽车、房屋、家具、衣服以及皮肤。  相似文献   

8.
2007年8月3日,第八届高士其科普奖——全国青少年科学发明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第2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颁发,获奖的10名中学生中,5名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发明奖、5名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相似文献   

9.
<正> 生物科普创作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或一种技能,虽说“文无定法”,但科普创作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本讲主要介绍生物科普作品的投稿方法和科普创作的一般技巧。1 生物科普作品投稿指南目前我国出版的科普期刊有近两百种之多,其中既有《科普创作》和《科学与生活》等主要面向成人的科普杂志,也有《我们爱科学》《少年科学》《少年科学画报》等面向少儿的科普杂  相似文献   

10.
<正>高士其爷爷(1905-1988年)原名高仕錤,福建省福州市人,是我国著名 的科学家、科普作家、教育家,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1928年,高士其爷爷在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攻读博士时,在一次实验中不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领域里,科学家的头衔总是备受青睐。然而,一个人的科学并不能被称为真正的科学,只有当科学被众人认知和接受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因此,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都是善于为科学传播布道之人,卡尔·爱德华·萨根(Carl EduardSagan)正是这样一位科学家。卡尔·萨根由于在天文学、宇宙生物学上的杰出贡献,被誉为"科学先生";他向大众传播科学文化、倡导科学精神的忘我热情,被称为"科学的传教士";同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他的思想和理论,是他留给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他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教育思想、经济思想、文化思想等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他的逻辑理论也对当代中国逻辑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毛泽东同志不仅仅是一位对逻辑科学有突出贡献的逻辑理论家,而且还是一位逻辑理论的伟大实践者。在他长达半个  相似文献   

13.
<正>进入新世纪新时代以来,中国科普形成了六个新的理念。它既反映在广大科普界的宣传、教育、活动、展示中,也体现在法律文件和中央领导的讲话指示中。理念一:中国科普进入了现代阶段科普在中国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现代科普,是相对传统科普而言的。传统科普,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在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在这过程中,媒体的大众传播的功能日益显现出来。电视科技栏目以及科技专题片也成为科普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十几年来,在科普教育的创新方面,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做了大量工作,总结出许多新的经验。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实施,科普教育已成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教育重在提高我国国民的科学素质,同时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作为重点来抓,而媒体在此行动中,有着无比重要的责任和作用,作为老百姓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电视节目而言,如何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做好科普教育的传播阵地排头兵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通过电视节目科普教育,满足公民的精神需求,宣传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公民的文化生活,从而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和地区文明程度。本文通过对我国电视科技栏目发展和现状的透视,总结经验教训,深入地阐述了新时期科普教育中电视科技栏目的传播平台作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一些社会怪象折射出我国科普的现状: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科普知识未能惠及民众,科学普及与科学传播不能满足全民科学素质提高的需求,科普人才发展不能满足科普事业发展的要求。而科普事业发展人才是关键,科普人才是科普工作的推动者。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普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将科普人才培养列入国家教育系统,培养高端科普专业人才,建立科普人才培训体系,同时重视基层科普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培训,建立职业化的专业科普团队,以此推动我国科普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普之光开栏语《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少儿百科全书》……能连接几代中国人科普回忆的读物也许就那么几本,但这些书的作用却是潜移默化的,它在当年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撒播下科学的种子。科普作品让成长中的我们发现,科学不仅端庄严谨,而且感性可爱。我们由此爱上科学,接受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美好,科学城堡上方高高飘扬的理性大旗,让长大后的我们慢慢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知世界,进而推动社会进步。而这背后,饱含的是一代代科普工作者的美好夙愿,他们传播普及科学,放大科学的美感,让越来越多的人热爱科学,让科普之光照亮未来。为响应新闻出版总署开展"全民阅读报刊行"活动的号召,向全民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国民科技素养,本刊拟从2010年8月开设"科普之光"栏目,推介在国家科技奖励评选中有关科普的获奖作品,采访相关科普作者,同时摘登部分作品的精彩部分,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主流报纸(大报)是顶级传媒和优质阅读文本,它是传送科学文化和当代文明的高平台和主渠道。大报是优秀的公共文化产品和科普主力,它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价值颇大。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能力,推进"五大发展"需要科普、科学文化,用优质科普涵养读者,让更多的国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乃报人的使命与职责。大报科普的数量、质量要与社会进步及需求匹配,它的科普品质当保持、升级;提高大报科普水平,端在完善其细节、提高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奖励》2005,(3):15-15
中国科普研究所是1980年由中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高士其先生提议,并在邓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唯一一个从事科普和科技传播理论研究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是隶属于中国科协的国家公益性、基础性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主要进行科普及科技传播理论研究、科普工作研究、科普创作研究、科普作品研究、科普作家研究,中外科普比较研究等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科普"和"资源"的分层解析,笔者认为科普资源的含义应该是"对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有益及有价值的物质和精神的存在"。文章从资源传播方式的角度等四个方面对科普资源进行归纳和分类。苏州先民在古代科技上的创造与领先,苏州现代引进的一大批高科技人才和高科技企业,是苏州科普资源的二大优势。为了挖掘与开发苏州优势,笔者认为,应采取编写《姑苏科技丛书》等四项措施。  相似文献   

20.
谢薇 《考试周刊》2011,(74):238-239
在当前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时期,倡导科学精神的科普场馆更应该锐意改革、积极创新。科普场馆要秉承创新理念,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上进行改革;把握科学性、知识性、互动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充分发挥科普的教育作用,使科普场馆成为培养广大民众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综合素质的殿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