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张茜 《师道》2013,(1):12-12
现在某些学校盛行一股罚款之风,美其名日“强化管理”。比如:某校明文规定的罚款项目高达数十种之多:上课迟到、早退罚款,学生流失罚款,统考排队在后者罚款,完不成高考指标的罚款.甚至请病假也要罚款……  相似文献   

2.
近段时间以来,在一些学校和班级出现了“罚款教育”:有的学校对班级实行百分制考核,学生要按所扣分数向学校交罚款;有的班级订立长达百余条“班规”,学生要视“犯规”情况向学校缴纳数额不等的罚款;有的教师甚至建议那些屡“罚”难“改”的学生选择“包月”的“罚款套餐”,缴纳“套餐”费之后,就可以不再按次罚款。“罚款教育”初露端倪乃至花样翻新、“升级换代”,撩起了当前部分学校教育苍白而乏力的面纱。  相似文献   

3.
莫要“以罚代教”王官成最近,某一师范学生说他们学校制定了一条“以罚代教”的规定:凡受到学校警告处分的学生罚款200─300元;受记过处分的罚款500─600元;受留校察看处分的罚款1200─1300元。笔者认为这种作法不足取。作为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来...  相似文献   

4.
近段时间,媒体接连报道了石家庄市第十二中学“学生迟到罚款可办包月”事件。打开网络,类似“‘罚钱教育’是对教育的羞辱”“‘罚款包月’是教育的一大败笔”这样的标题随处可见。一时间,学校被指借管理之名,行乱罚款之实,被认定是醉翁之意不在“罚”,而在于借机敛财,谋取小团体利益,进而上纲上线为严重的违法、  相似文献   

5.
对学生罚款之风未息,对教师罚款又盛行起来。某校明文规定的罚款项目就达10多种:上课迟到、早退罚款,学生流失罚款,统考排队在后罚款,完不成升学指标罚款,甚至请病假也要罚款……罚款方式是期末扣发福利,少则数十元,多则数百元。此外,还有一月一结的临时性罚款:政治、业务学习笔记每少写一页罚款2元,作业批改不及时一次罚款5元……仅临时性罚款,最多者一学期累计达300元以上。罚款使教师们怨声载道,而某些学校领导却以为寻得了治校的良方,认为这是运用经济手段管理教师的最有效的措施。罚款果真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吗?由于实行罚款,放松了思想…  相似文献   

6.
罚款最有效?     
对学生罚款之风未息,对教师罚款又盛行起来。某校明文规定的罚款项目就达十多种:上课迟到、早退罚款,学生流失罚款,统考排队在后罚款,完不成升学指标罚款,甚至请病假也要罚款……罚款方式是期末扣发福利,少则数十元,多则数百元。此外,还有一月一结的临时性罚款:政治、业务学习笔记每少写一页罚款2元,作业批改不及时一次罚款5元……仅临时性罚款,最多者一学期累计达300元以上。罚款使教师们怨声载道,而某些学校领导却以为寻得了治校的良方,认为这是运用经济手段管理教师的最有效措施。罚款果真有神奇的功效吗?由于实行罚款,放松了思想政治工…  相似文献   

7.
小辉(化名)是江西省靖安某中学的一名高一学生,最近他颇为苦恼,因为班里出台了一些规定:“迟到10分钟罚5元,未交作业罚5元,没戴校牌罚5元,教室玩牌罚20元,带手机进入学校罚50元……”面对名目繁多的罚款条规,人们恐很难将其与被誉为孩子们“学习乐园”“成长摇篮”的学校教育联系起来.尽管“罚作班费”有“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的善意,但动辄以经济手段处罚违规违纪行为的做法,却难脱“以罚代管”的偷懒之嫌,更有悖教书育人的宗旨.  相似文献   

8.
每月谈     
不少学校的学生谈“罚” 色变。有些教师制订规章制度,总有“罚”的条项。罚的内容和形式繁多,除了罚站、罚写、罚晒、罚劳动等,还时兴与“经济效益”持钩——罚款,如迟到罚一角,不交作业罚二角,打架罚五角……。一次偶然机会,我在一所学校了解五十个学生,受罚的竟达四十一人。罚风之盛,实在令人惊讶!  相似文献   

9.
有些班主任老师,往往采取“经济制裁”的手段来惩罚违纪学生。学生迟到要罚款,旷课要罚款,甚至学生考试成绩不好也要罚款。我认为这种简单的“以罚代教”的方式起不到教育学生的作用,只能适得其反。有时,从表面上看,对违纪学生采取“罚款”的方式来加以约束,似乎能...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我县星跃小学,对学生有一个罚款规定:1.上课说话罚5角。2.打架罚1元。3.在楼道里乱跑罚6角。4.随地吐痰罚3角。5.扔纸罚3角。被罚的学生,如不交罚金,就不准上课。结果使一些小学生不敢来校上学。我认为,学生违犯了学校纪律,正当的批评教育是应该的,用罚款的办法来解决,不利于对学生的教育,也起不到真正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1.
罚款当真有效吗?时下,罚款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已被纳入许多学校的管理之中。轻则以罚助教,重则以罚代教,更有甚者教即罚也。何以万变不离一个“罚”字呢?答曰:““教育不是万能的,罚款确实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约束方式。”大凡与出勤有关的迟到、早退、旷课,与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12.
时下,罚款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己经纳入了许多学校的管理制度。轻则以罚助教,重则以罚代教,更有甚者教即罚也。何以万变不离一个“罚”字呢?答曰:“教育不是万能的,罚款确实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约束方式。”大凡与出勤有关的迟到、早退、旷课,与学业成绩有关的名次下降、作业漏做,导思想品质有关的打人骂人、不尊重老师,与班级部学校荣音有失的班级p生恤查、后合管理、中午就党纪律春等,都在可罚之列。这真中有的沾上错误的边受了罚,有的压根不能率是错误也要被罚。犯了错误2后要被罚,没犯错误也要准备被罚,不是有的老师在一只学的就…  相似文献   

13.
小编热评     
《广西教育》2014,(8):33-33
学校动辄罚款是缺乏教育智慧的做法 “学校动不动就罚款!”连日来,记者多次接到投诉,称河南汝南县常兴镇第二初级中学罚得很重。“课堂上吃瓜子罚款100元,课后吸烟一次罚500元,晚自习后溜出校园上网吧罚款1000元……所有罚款都交到校长手里”。大河报记者为此进行了采访,却发现这是一幕用心良苦的“双簧”--学校通常会把家长叫来,当着学生的面交罚款,孩子走出校长办公室后,再把罚款全额退还给家长,并一再提醒家长不能让孩子知道。  相似文献   

14.
惩罚之所以与基础教育难以分离,就是因为它符合了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规律。 饥饿,教人有组织地狩猎和按季节耕种;寒冷,教人去盖房和穿衣;冲突,教人尊重他人情感和权益;车祸,教人要遵守交通规则……正是为了让人们免受自然和社会的惩罚,教育才设立了种种学科。可见,惩罚是教育之“母”,是教育的“摇篮”! 教育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产物。惩罚教育可以使人类头脑不再“纯天然”,从而生活得更美好。 教罚并行,或者说教罚一体,是为教而罚,是以人为之“蛮”扫天然之蛮,是以学校之小罚替代自然和社会之大罚,是在弘扬文明!其实,连动…  相似文献   

15.
<正> 厌学,成了普通中学中的流行病。身处中学教育第一线的同志们都感到:八四年以来,学生的学习风气每况愈下,一届不如一届,辍学流生严重,玩乐之风盛行,早恋潜行蔓廷,考试作弊难禁,七九年至八四年间蔚为风气的刻苦学习,拼命攻读景象再也难见难觅了。 对于这种流行病产生的原因,社会学家、教育理论家们作了不少探讨。有的说是社会气候影响,有的说是学校教育所致,有的归因于“读书无用”,有的溯源于“十年文革”。这些分析当然不无道理,有的还见地颇深。但我认为,这些看法都忽视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未能抓住问题的根本。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市场利益关系在一些人思想中的扭曲,“乱罚款”现象也逐渐蔓延到了学校,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实在令人忧虑。现在,这种“乱罚款”现象,在一些中小学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学生不完成作业要罚款,触犯纪律要罚款,迟到、早退、旷课等都要罚款;更有甚者,考试排名次没有达到老师要求的也要罚款,少则几元,多则十几元。这种“以罚代教”的现象引起了家长的强烈不满,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严重地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和声誉。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地方,是育人的摇篮,是一方净土。当学生犯了错误,需要的是老师做耐。C细致…  相似文献   

17.
《教育》2008,(12):41-41
案例 家住河北省某村的郭庆克是该村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因学习成绩不好,按学校规定多次被罚款。某日,学校进行了数学第三单元测验。除执行学校“少考一分罚一分钱”的处罚规定外,老师批改完试卷后,让学生自己合计分数,谁要多合一分再多罚一毛钱。郭庆克被罚款1.6元,  相似文献   

18.
“罚”字当头体罚和变相体罚在不少学校还时常发生。学生因为犯了错误,被教育者讽刺、挖苦、辱骂者有之;罚站、罚跑、罚面壁者有之;踢脚腿、揪头发、揪耳朵者有之。这些简单、粗暴的做法,极易使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极端做法。在一些学校的一些班级还存在罚钱、罚物的现象。这种处罚与其说是罚学生,倒不如说是罚家长,因为学生是纯粹的消费者。教育并不否认处罚,适当的处罚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但我们讲的处罚并不是指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体罚和经济处罚。体罚、变相体罚和经济处罚是与教育规律相违背的,它违反了…  相似文献   

19.
目前,受法律和教育制度的制约,学校中很少看到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但是,教师心罚学生的现象却仍然盛行于学校之中。所谓“心罚”就是教师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而施加于学生心理上的惩罚,比如,讥讽、挖苦、嘲笑、谩骂、中伤、威胁等。心罚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伤害了学生的心灵。与体罚相比较,心罚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和随意性,它对学生的危害更深刻、更长远。当然,对心理承受能力强的学生来讲,心罚的危害可能相对小一些,但是,对于心灵脆弱的学生可能会导致恶果。尤其,目前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有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偏低,心罚很…  相似文献   

20.
读贵刊发表的《统考排队弊端百出》一文,深有感触。这篇文章写得很好,说出了我们这些农村教师的心里话,也点出了“统考排队”的各种弊端和对教育事业的危害。 然而,很遗憾,这篇文章在贵刊1990年第12期上刊出,我们乡就在1991年1月26日照例进行了一次“统考排队”。贵刊在文章中举的例子还只是“倒数三名者通报批评”。而我们这里排在倒数三名者都要罚款,罚款数额是:倒数第一名罚30元,倒数第二名罚20元,倒数第三名罚10元。获得前三名者奖现金:第一名奖60元,第二名奖30元,第三名奖1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