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问题意识是一个人有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培养问题意识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是:必须指导学生从丰富的背景资料中获取和演绎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帮勤学生将固内外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领域中的现象提炼成问题,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解除思想上的困惑,增强理论学习的思辨力和分析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常常有感于学生课堂上学习情绪不高,缺少主动性以致影响教学效果;也常常听到同行抱怨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能力总是得不到提高。其实,学生主要靠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以及能力来自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调动和激发。一个教学成功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有能力、有办法使学生对他任教的课程发生浓厚的兴趣,否则他就没有办法完成教学任务,更谈不到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问题”的提出…  相似文献   

3.
谈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The one real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o have a man in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ally asking questioins.”(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问题是思想的源泉、是思想的推动力。也是我们心灵的财富。更是教育的价值所在。但是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北京出版社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的最新研究发现,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调查结果显示:在上课遇到问题当场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小学生占13.8%,初中生占5.7%,高中生占2.9%。  相似文献   

4.
蹇云 《文教资料》2010,(28):142-143
现在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以课堂、老师、课本为中心”,导致学生问题意识的淡化和批判精神的缺失。学生基本没有疑问,不会从自己的活动和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能力.乃至最终提高学习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教师珏须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点化”旧知,激发参与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是教学的最高技巧所在。”其实,这里所说的最高技巧就是教师要善于“点化”旧知,从而启发学生对旧知进行演绎、归纳、分析而获得新知。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无论是从实践还是从理论上看,“点化”旧知是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参与兴趣的。第一,中学生正处于由经验型的抽象逻辑思维向理论的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所以,只要合理地利用大脑中原有知识经验进行逻辑推理、分析,是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在课堂中进入角色的。第二,这些旧…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意识的缺乏严重制约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导致研究性学习学科化和学习功能的过分窄化。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是:教师观念陈旧普遍进行“去问题教学”;课堂教学重传授轻探索,重结论轻过程,重教法轻学法;学校课程、学校活动的内容及范围的局限。实施研究性学习必须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行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转变“师道尊严”的教师权威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质疑气氛;积极进行课程改革,使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7.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罗素也是个大哲学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因为他没有问题了”,所以他就落后了。它警示我们: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没有问题,就没有进步。可见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而反思我们的课堂教…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对学校教育的突出要求,本文结合自身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从打破学生的“迷信观”入手,鼓励学生“敢问”、“想问”“、善问”,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育价值及若干策略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问题意识”是个体对事物的一种探究、怀疑、猜测的心理状态,培养“问题意识”的教育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有利于数学的建构性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的策略有:采用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数学思考空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元认知作用,提倡反思性的数学学习;重视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提高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等。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知行统一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必要前提。如何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设置矛盾,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学习中的矛盾就是学习中的“问题”,它是由认知冲突引起的。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引出前后矛盾的概念,有意识地创设引发学生认识冲突的情境,将有利于学生在矛盾的冲突与转化中发现问题。如讲“学做诚实的人”一框时…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不仅是培养学生接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养怎样发现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教学观念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 ,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 ,长期以来过分依赖单向的灌输式的道德知识的传授 ,让学生死记硬背道德信条 ,只是把学生当作承受知识的“容器”或“仓库” ,当作“你讲我听”、“我问你答”的“木偶” ,而忽视了学生道德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训练。要改变这种状况 ,教师必须转变观念 ,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 ,研究他…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培养问题意识要有正确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张勇 《广西教育》2013,(42):66-67
新语文教学思想强调学生主体学习意识的培养,而问题意识则是主体学习意识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守旧无功。”这是北宋哲学家张载在《经学理窟》中告诉我们的关于学习的至理名言。  相似文献   

14.
关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方式主要有:强化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质疑”的思维方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创设形成问题意识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5.
赵诺 《河北教育》2007,(4):42-43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思想政治课常被学生误解为是“枯燥、乏味、晦涩”的理论课,这就要求老师要在勤于积累资料素材的基础上,巧于创设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感觉、新发现和新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例如,在讲《自尊自信是可贵的心理品质》一课时,我引用“晏子使楚”和“毛遂自荐”两个故事;在讲“集中解决主要矛盾”时,引用“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等俗语,学生学习兴趣大增,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相似文献   

16.
吴年翔 《湖南教育》2002,(13):40-40
第一,通过活动产生兴趣。“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活动可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有利于兴趣的产生。华盛顿大学有一条幅:“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牛顿在看到苹果熟了从树上掉下来后,引起极大的兴趣,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发明蒸汽机是偶然对水蒸气顶起壶盖的现象产生兴趣;北京出现的“做中学”也就是要在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活动是兴趣产生的源泉。思想政治课一定要摆脱“老师是真理的化身”式的说教,要把理论变成“活动”。作为课堂教学,其“活动”方式是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7.
政治学科作为一门涵盖政治、历史、哲学、经济、法律等内容的综合学科,蕴含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丰富素材。所谓创新能力,是一种融自主探求能力、主动实践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为一体的综合能力。“创新”的关键在于“创”,“创新”的特点在于“新”。“创”,就是开拓,就是求异,就是求变;“新”,就是要有独创性精神、独立性主见、独到性睿智。因此,政治课教学就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索精神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既学会接受政治、经济、历史、哲学乃至法律等知识的传统教育,又使学生学会在自主中探究,在实践中体验、在发散思维中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中学政治课堂正面临着学生“金口难开”.少质疑、不提问的尴尬境地。政治课堂上学生积极提问、踊跃发言的现象很难看见:晚自修或辅导课上,政治教师也备受冷落.学生鲜有问题请教,教师下班辅导往往只能充当“看羊”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未来的世界需要人们去创造,创造的人们要有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必须做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创设良好的创新环境,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周振羽 《中学理科》2006,(12):23-24
所谓学生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觉意识到寻常现象的非常情况,显而易见的隐蔽方面;时常有意识地从“不可能”问题中求得可能,从“严格”解答中找出错误.这种强烈的困惑及想要探究的内心状态,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他们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学生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