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时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而美术活动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美术活动可以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美术活动是一种有形、有色、有情节的综合性活动,对儿童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在美术活动中,学生常常把自己的喜悦、快乐、悲哀、烦恼都倾注出来,表达的欲望非常强烈。据此,我把美术活动与培养儿童语言能力有机地揉合到一起,实践证明,喜欢上美术课的孩子,语言往往也发展得很好。一、欣赏中培养语言能力教学活动离不开美术欣赏,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深刻。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1.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相似文献   

3.
周敏 《教育》2022,(19):85-87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创设良好的对话环境,发展学生的美术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加深对绘画作品的理解,提高欣赏和创作的能力,更能积淀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提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自信心,保持学习美术的新鲜状态,延续美术学习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审美体验策略。审美体验是美术创造活动的基础。通过审美欣赏开阔幼儿视野,丰富幼儿知识,为幼儿美术创造性发展积累经验。1.选择欣赏的作晶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如中外经典作品、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山水风景画、静物素描作品、不同风格流派作品等,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商标广告,卡通图片;还可以是不同国家、地区的儿童美术作品等。欣赏过程中,教师通过调动孩子的语言、动作、思维,让幼儿与作品对话,注重从美的形态和法则引导幼儿去感受,进一步理解作品,丰富其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5.
儿童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儿童的智力开发和道德性格的培养及各种文化水平的提高都有着特殊的积极作用。但儿童美术素质的养成并不只是美术课上的任务,素质培养应贯穿于小学各科教学中,教师应理清其他学科知识与美术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一、美术与文学的关系美术的语言不同于文学的语言,但字生对美术作品的感知、体验与理解却必须借助文学的语言来表达,通过个人语言的表述,加深对美术欣赏的兴趣和记忆。  相似文献   

6.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爱好、欣赏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美术欣赏课是把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的必须课程.如何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让学生主动参与,真正达到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7.
美术欣赏教育能全面促进儿童审美能力的发展。儿童美术欣赏能力包括审美感知、审美想像、审美创造等要素。培养儿童的美术欣赏能力应注重引导儿童在欣赏中与对象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增进欣赏中的情绪体验,并与创作结合,提升审美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美术欣赏教育能全面促进儿童审美能力的发展。儿童美术欣赏能力包括审美感知、审美想像、审美创造等要素。培养儿童的美术欣赏能力应注重引导儿童在欣赏中与对象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增进欣赏中的情绪体验,并与创作结合,提升审美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教师应针对不同阶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选择设计能为儿童所接受的名画欣赏内容,通过对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选材、引导和审美,使儿童能初步感受名画作品,从而提高儿童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审美感知为出发点,以情感为动力,在不断挖掘儿童创造潜力的同时,使儿童内在心灵在美的节奏中和谐发展,这是儿童名画欣赏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刘湘 《学前教育》2010,(12):17-18
儿童的美术欣赏活动是美术教育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它是对美术作品的一种和谐、令人愉快、思想上无拘无束的探索。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儿童充分调动他们的感知、想像、理解、情感等心理因素对美术作品的形式及其意味进行体验和认识。相对于成人的美术欣赏来说,儿童由于其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欣赏还处于浅表层次,有更多的直觉因素参与其中,但儿童通过美术欣赏可以加深对美术作品中美的理解,提高审美意识、审美敏感性,从而在生活中更加自信、主动、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相似文献   

11.
<正>幼儿园美术欣赏是一种培养幼儿欣赏能力的教育活动。美术欣赏活动既能为幼儿提供自由想象的广阔空间,又能提高儿童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创作水平,产生创造的欲望。作为一种视觉心理活动,美术欣赏从视觉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开始,通过知觉与联觉、统觉而变成情感和意志的过程。我国古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曾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此揭示了量的积累与质的把握、认识的广度和理解的深度之间的辩证关系,也佐证了"见多识广"这一俗话  相似文献   

12.
美术欣赏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儿童的审美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培养儿童艺术素养的意义上说,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小学生热爱艺术的天性,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有效地进行美术欣赏教学,让美术欣赏教学“活”起来。  相似文献   

13.
四、本课程实施指导的基本方法——对话法1.对话法的提出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儿童与艺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在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提出对话法,其依据之一是“艺术作品是无限开放的”这一观点。艺术作品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场合甚至不同的对话中,艺术作品会不断地显示出它新的意义。这样,艺术作品本身就成了具有生发作用的主体。艺术作品的多种意义只有在与欣赏者的对话中,才可能生发出来。  相似文献   

14.
<正>幼儿美术是一种表达性艺术。美术即语言!在儿童文字和口头语言还未发展完善的时期,美术作为一种符号语言是儿童表达其对世界的认知、情感的一种最为常用的方式。图画书是以图画叙事为主的语言教育读本,里面蕴含着丰富的美术元素。如何把儿童美术活动与图画书阅读结合起来进行有效的整合性学习,从而既发展儿童的美术能力,又加深儿童对图画故事的理解。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较为新颖的研究课题。浙江省宁波市第三幼儿园  相似文献   

15.
美术欣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进而获得审美感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欣赏有利于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发展他们的美感,缩短从爱美到审美的距离,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审美感受。“美术欣赏教育是培育儿童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让儿童从小就接触经典,与大师直接对话,这样对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美术欣赏活动一直是我们幼儿美术教育的薄弱环节,因此这一活动充满了挑战性,对教师的审美能力、组织活动中的应变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幼儿能够实现与大师的对话,而我们教师也可以从幼儿方面得到启发,在与幼儿的互动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从而逐渐摸索出一套有效的美术欣赏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不少家长眼中,世界名画是神秘的、高深的,是悬挂在美术馆里供人膜拜的。而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宽松、自由的对话情景中,儿童不仅喜欢欣赏名画,而且能够欣赏名画。他们往往对作品的色彩、线条、形状、构图等要素有很好的感受能力,由作品展开的想像也很丰富。十多年来,我们致力于在幼儿园里开展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天,我们希望让儿童美术欣赏教育走得再远些,渗透到家庭中,希望亲子在互  相似文献   

18.
宋设 《考试周刊》2012,(48):180-180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用语言、文字等表达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从中不难看出,美术欣赏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春雷 《成才之路》2010,(25):62-63
美术欣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人们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级阶段,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偏离美术欣赏教学规律的一些误区。下面笔者就美术欣赏教学中潜在的种种误区进行揭示,从理性上进行剖析,同时尝试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对应策略。与同行切磋。  相似文献   

20.
郭菁 《生活教育》2015,(3):102+101
《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美术教学中的"欣赏评述"领域提出了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用美术语言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然而在教学中笔者发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得一部分学生在美术欣赏评述时很难用美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本文以《好饿的毛毛虫》一书利用,介绍了如何利用绘本阅读来提升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