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寄生性种子植物可根据正常叶的有无可分为两类,全寄生和卡寄生类,菟丝子(Cusctua chinensis)属全寄生类。这是一年生的草木植物,也是大豆田里常见的杂草。菟丝子的叶退化成鳞片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不能制造有机养料,而营寄生生活。黄色细丝状茎能生出许多不定根,伸入大豆茎内,彼此以维管接通,吸取大豆茎里的水份及养料。受害大豆的植株由绿变黄,乃至枯萎。轻灾时幸存无几,重灾时颗粒无收,造成部分农户种豆不得豆的苦恼。就拿我校所在一个村落地区近4年来季节追踪调查记录为例(见表):  相似文献   

2.
张斌 《生物学教学》2007,32(7):65-66
1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特例 1.1植物中的消费者——菟丝子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前提,是生态系统的基石,也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主要指绿色植物。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属于生产者,如寄生在大豆植株上的植物——菟丝子,它不含叶绿体,叶片退化成鳞片,不能制造有机养料,而由黄色的丝状茎生出许多不定根,伸入到大豆茎内的组织里。  相似文献   

3.
寄生性种子植物可根据正常叶的有无可分为两类,全寄生和卡寄生类,菟丝子(Cusctua chinensis)属全寄生类。这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也是大豆田里常见的杂草。菟丝子的叶退化成鳞片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不能制造有机养料,而营寄生生活。黄色细丝状茎能生出许多不定根,伸入大豆茎内,彼此以维管接通,吸取大豆茎里的水份及养料。受害大豆的植株由绿变黄,乃至枯萎。轻灾时幸存无几,重灾时颗粒无收,造成部分农户种豆不得豆的苦恼。就拿我校所在一个村落地区近4年来季节追踪调查记录为例(见表):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植物?你印象中应该就是用根吸收水和盐分,然后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的一类生物了。不过,植物界有那么一些特立独行的家伙,它们过着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  相似文献   

5.
植物地雷马勃菌——在南美洲的热带森林里,生长着一种叫马勃菌的植物,它可是一种植物"地雷"呢!这种植物结果较多,个头很大,一个约有5千克重。别看它只是横"躺"在地上,可当人们不小心踩上这种"地雷",它便会  相似文献   

6.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有可能会出现一种一半是动物一半是植物的全新生物。例如,能像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并以此为自己提供营养和能量的"太阳能鱼"。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是虫还是草?说到"一半是动物一半是植物",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冬虫夏草。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我国青海、西藏、四川、云  相似文献   

7.
《考试》2008,(Z1)
化学学习与生活中常会碰到带有"颜色"的概念,如果不明白其具体含义往往会造成很多误解,现总结几种。一、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绿色食品。绿色食品一般指植物经光合作用转化而成的食品。而在平常生活中,绿色食品是指没有  相似文献   

8.
你可曾听说一种植物离不开它的寄生虫,没有这种昆虫的寄生,该植物就将永远在地球上消失;而这种昆虫要是得不到该植物提供的寄生场所,也就会立即死亡?它们就是薜荔和薜荔榕小蜂。  相似文献   

9.
王旭雁 《生物学教学》1997,(10):F003-F003
寄生是指一种生物长期或暂时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其生活的一种种间关系。营寄生生活的生物叫做寄生物;被侵害的生物叫做寄主,也叫宿主。根据寄生的场所可把寄生物分为两类:一是寄生在寄主体内的,称为体内寄生物。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病毒等。二是寄生在寄主体表的,称为体表寄生物。如虱、蚤、疥螨等。根据寄生的久暂,可分为永久寄生和暂时寄生两种。根据寄生对象可分为三类:一是专性寄生,是指寄生物必需在活的寄主体内才能生活,一旦脱离寄主就不能生存;二是兼性寄生,腐生为主,兼营…  相似文献   

10.
张玉花 《广西教育》2013,(10):51-52
一、教材分析光合作用是植物十分重要的一项生理功能。在义务教育七年级生物教材中,"光合作用"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的常考范围。光合作用的概念是学生学到的第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本节主要通过几个演示实验来讲述这一生理功能,包含两大知识点———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和光合作用的概念、原料、条件、场所、产物、  相似文献   

11.
蘑菇,你会动吗? 1735年,瑞典著名博物学家林奈出版了《自然系统》一书的第一版.在这本仅仅11页的小册子中,林奈把大自然中的万物分成了三"界"(直译就是"王国"):动物界、植物界和矿物界.按林奈的看法,除掉无生命的矿物之外,一种生命如果不是动物,那就一定是植物.动物的特点自然是"动",所以可以靠移动身体吞食别的生物为生;与之相对,植物的特点自然就是"静",它们不会运动,所以要么靠光合作用自力更生制造食物,要么就只能靠寄生不劳而获了.  相似文献   

12.
寄生性种子植物大都属双子叶类,我国大约共有80多种,分属于桑寄生科、旋花科、檀香科和樟科等。这类植物的根和叶发生了变态或退化,根据其正常叶的有无又可把寄生性种子植物分为两大类:全寄生类和半寄生类。半寄生类有正常的绿叶,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故仍属于自养型生物。但根变态为吸器,不能直接从土壤中吸取水和无机盐,  相似文献   

13.
<正>从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卷可知,呼吸作用及光合作用的考点主要集中在植物呼吸速率、光合速率等相关知识点上,因而我们在学习时,若还沿用传统的题海战术,不去系统地总结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不但会加大学习的难度,也会降低学习的效率。基于此,开展相关的练习和学习,总结必要的学习方法和规律,有助于我们熟练地掌握解题技巧。一、探寻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作为学生任何学习技巧掌握的前提都是先掌握基础知识。生物考试中,我们要先学  相似文献   

14.
生物科学史的教育价值取向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一条具体内容标准,对应的教材中出现普利斯特利、英格豪斯、恩格尔曼、梅耶、萨克斯、鲁宾、卡门、卡尔文等学者的实验或理论.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光合作用的发现史,高中阶段的教学常常会出现两种误区:一种是不展开光合作用发现史的过程,弱化了生物科学史的教育功能;另一种依照时间顺序逐个展开,与初中教学存在大量重复,忽略了学生原有经验.因此基于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创设新颖的情境、优化教学内容、以问题的解决为主线,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5.
自然界的生物种类繁多,千姿百态,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寄生现象在生物界不仅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寄生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这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结果,也是环境对生物影响的体现,常见的寄生方式有以下几种。1内寄生与外寄生内寄生或外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个体的生  相似文献   

16.
初中一年级《生物》上册对“寄生”一词的解释是这样的:“寄生——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取有机物来生活”。那么,寄生植物是否自己能制造有机物而营自养生活呢?除了能从活的植物体内吸取有机物外,是否还能从活的植物体内吸收水和无机盐呢?寄生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哪些类型的植物才有寄生现象呢?寄生现象与人们的生产有什么密切关系呢?我们初一年级生物活动小组学生和我们的辅导老师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对植物寄生现象进行观察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依据教学目标和媒体的功能选择应用多媒体 生物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借助媒体传递知识信息的过程。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设计多媒体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媒体的功能来选择。如高中必修第一册,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个概念(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含羞草     
正世上的植物数不胜数,形态各异。有一种植物,你若不小心碰了它一下,它便会马上合拢,像个害羞的小妹妹。你听起来可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吧?这种植物就是含羞草,它的茎上长了许多绒毛,像人身上的汗毛一样,还长着许多小刺。它的叶子呈椭圆形,你用嘴轻轻地吹一口气,或者用手摸一下,它就马上合起来,低下头,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一样,所以人们都叫它"含羞草"。含羞草的头上有一个粉红色、毛茸茸的小球,就像小姑娘头上的"帽子",那就是它的花了。  相似文献   

19.
生物的新陈代谢是高中生物学知识体系的核心之一。由于其内容多,涉及面广,并与其他章节的联系紧密,加之实验、图解较多,能力要求提高,复习相当繁琐,所以应给予特殊的重视。下面笔者分两部分对其中重要考点进行剖析与拓展。植物的新陈代谢主要复习策略:分析近几年江苏及全国有关生物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对植物的新陈代谢知识考查是从分子或细胞水平、个体水平和生态学水平进行设计试题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细胞水平。我们知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故从细胞的角度,将植物的光合作用、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矿质营养和呼吸作用等知识点与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相结合,并将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运用到考题中分析问题,是复习植物新陈代谢的最有效策略之一。拓展1关注教材图形的理解和整合教材中植物代谢的图解较多,这些图解主要是帮助同学们理解相关重难点知识的。而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往往不是教材中的原图,而是对某一图解的变形与拓展。比如:教材中的“图3-8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就值得同学们去认真地分析、动态地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光反应和暗反应中涉及诸多物质,这些物质在光合作用整个过程中量的变化是相互关联、动态变化的。比如说,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C3植物,若...  相似文献   

20.
植物睡眠即植物"犯困",在植物生理学中被称为睡眠运动,它是一种有趣的自然现象。花生是一种爱"犯困"的植物,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慢慢地向上关闭,表示要睡觉了。事实上,会睡觉的植物还有很多,如酢浆草、白屈菜、羊角豆等。不仅植物的叶子有睡眠要求,娇嫩艳丽的花朵似乎更需要睡眠,比如生长在水面上的睡莲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