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近期在中国传媒大学即席讲座时指出:传媒是社会的传媒,与社会运行的体制应该是在同一个轨道。而我们现在的整个传媒则基本游离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之外,完全没有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我们整个传媒行业不能成为市场经济大潮的一个孤岛……我们讲中国的传媒要有自己的特色,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协调,这就是根本问题之所在了。①十年前,笔者就曾深感传媒领域就是中国社会市场转型中固守一隅的计划型飞地,对  相似文献   

2.
包东喜 《今传媒》2009,(7):32-33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的新闻传播媒体被定性为事业单位,对工作人员实行人事管理.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后,传媒产业走向市场,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利于传媒产业的发展,必须深入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媒产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找准着力点推进广播影视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一次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相提并论,并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又进一步指出“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要创新体制,转换机  相似文献   

4.
科技报既是新闻传媒,也是经济实体。它面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通过宣传党的科技工作方针、政策,报道国内外的科技成就,传播实用技术、经济信息,开展科技咨询服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在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这一社会大变革,给新闻界带来强烈的震撼,新闻传媒也被推向市场。科技报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竞争中站稳脚根并求得更大发展,值得我们在办报中认真探索新路子。笔者以为,应重视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5.
全面理解和建立新时期的出版体制邵益文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符合出版规律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出版体制,是深化出版改革的基本目标,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根本要求。这个体制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包括三方面的要求,是一个全面的、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中国政治意识形态变迁与传媒改革的互动关系问题,着重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变迁对传媒改革的影响,聚焦在从组织意识形态的核心观念的角度梳理和分析了中国四代领导集体实践意识形态的变化与传媒改革的关系,表现在权力结构观、矛盾论、经济中心论和发展观对媒介体制、行业格局和发展观念等方面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成为继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之后中国又一重要改革之举。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的历史使命下,电视传媒必将迎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阶段,电视文化产品必将成为文化领域最生动最活跃的内容,而全国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因其特殊的传播属性、传播影响力和权威性也必将成为文化传播领域的重要风向标,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精神文明重要窗口,其思想道德建设也必将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广电总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  相似文献   

8.
<正>自1992年至今,中国的经济改革经历了它最具实质意义的攻坚进程。1992年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私有经济的合法地位;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从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到“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私产入宪”的大张旗鼓,中国社会在走向现代文明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所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首先是  相似文献   

9.
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主要来源,它是记录和反映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工作表现、奖惩情况、行为轨迹,以及历史背景及其经历重大事件的重要载体,是知人善任,选贤举能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员频繁流动,人事档案工作的作用也日显重要,但随之出现的种种弊端也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因而,改进人事档案工作也成了现今社会进步的重要步骤之一.  相似文献   

10.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建设新高潮即将掀起.改革体制、调整结构、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和竞争力是振兴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出版业是文化的基础产业,建设和谐广西,弘扬广西文化,打造精神家园,无不需要大量优秀出版物的承载和传播.在广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当下,克服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全面提升出版业在文化产业和整个经济总量中的份额,这是广西出版业必须意识到的追在眉睫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