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针对特-超稠油易出砂地层在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堵塞、乳化、粘土膨胀,以及热采采收率和回采水率较低等问题,研究应用了化学预处理地层技术.该技术从油层伤害机理入手,应用清洗液解堵、降粘、隔离水基防砂液等作用,从而提高防砂效果、保护油层;利用薄膜扩展剂低界面张力、耐高温的特点,改善稠油流动性能和提高洗油能力.通过两者的综合运用,既可保护油层、延长防砂有效期,又能降低注汽启动压力、提高采收率和回采水率,从而提高热采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聚合物驱油技术经过现场试验与室内研究而取得的高浓度聚驱见效特点:高浓度聚合物体系具有较好的驱油性能;可以实现高浓度聚合物有效注入;在地层中的工作粘度较大,油层动用程度高;提高采收率幅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欢喜岭油田实施地层复合处理技术,实现了欢喜岭油田稠油油井生产周期的延长,提高了油汽比及回采水率,实践证明地层复合处理技术能满足油田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引言油藏的开采,会造成地层压力下降,需注水保持油层压力,提高油田采收率。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不同油田需注不同水。由于注入水与地层原油长期接触,其结果将引起地层原油物理性质发生变化。本文就是把不同含量、不同矿化度的水注入地层原油中,探讨注入水对地层原油泡点压力、气油比、体积系数及黏度等参数的影响及变化规律。这些变化规律,对于改进中、高含水期的开采技术及油田的调整、动态分析及水动力学的计算等都是不  相似文献   

5.
针对低渗透油藏河148块在弹性能量开采过程中出现地层能量下降快、产量递减大、弹性采收率低的问题,本文从恢复油层压力、提高采收率的角度出发,对河148断块实施水驱开发的可行性及注水开发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认为河148块可沿地应力方向先采用反九点法后转八五点法的注水开发方式进行注水开发,从而提高该区块整体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6.
陈新 《中国科技纵横》2011,(15):81-81,83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主要暴露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见水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二是由于油层条件差,注水见效慢,油井地层压力恢复慢,低效井比例高。国内外大量的理论研究和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周期注水是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经济有效的调整方式。周期注水的最大优点是利用现有的井网和层系,通过压力场的调整,使常规水驱滞留的原油动起来,提高水驱采收率,操作简便,经济有效,易于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7.
油井堵水技术是通过机械或者化学手段,控制油井地层水或注入水的产出,达到提高油井生产效率,提高采收率的目的。本文着重介绍在河南油田现场施工中常用的机械堵水技术。  相似文献   

8.
胡新铭  吴丽华 《内江科技》2006,27(3):138-138
在对渤南油田渤深6块潜山油藏储层、裂缝、油层连通情况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能量补充方式,制定最佳转注时机,达到补充地层能量、恢复油井产量和提高油田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胜利滨南油区采用注水开发,通过注水井向油层注水补充能量,保持油层压力,提高采收率和采油速度。经过多年的开采,已进入“三高“采油阶段,我们结合实际树立了“注足水、注好水“的观念,充分发挥水井的驱动能力,实现挖潜增效。为此,分析影响注水井吸水能力的因素,有的放矢治理好水井,实现“注足水、注好水“,为油藏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乐安油田草109块沙二段南部为超稠油,定向井吸汽能力差;油层边底水能量较大,直井开采由于生产压差较大,易出地层水,而利用水平井不仅能控制更多的地质储量,并且具有减小生产压差、有效抑制边底水锥进的优势.利用水平井开发动用该超稠油油藏的剩余油,有效改善其开发效果,进一步提高该油藏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1.
在油田开发后期,油层水淹和高含水层的管外串漏问题严重影响了原油采收率的提高。在常规的井温找窜测井中,利用自然伽玛曲线在出水层位曲线幅度的变化特性,结合井史资料,综合分析寻找油井的高含水层、水窜层在东辛油田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丁玉强  吴斌  崔秀青 《内江科技》2009,30(7):77-77,187
在魏岗复杂断块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存在以下问题:油层平面及纵向上非均质性严重;平面上注入水方向性强;剩余油分布复杂等。液量置换技术,即通过产液剖面和动静态对应关系分析,在搞清地下液流方向和能量分布状况的基础上,对同一井组中部分高含水井进行关停或注水井控制注水,而对另一部分井进行提液或平面调整,从而达到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细致研究大庆油田二类油层沉积特征,区块中剩余油的分布状况,然后在采用综合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基础上,确定在二类油层中实施分层分质注入技术,即对二类油层进行平面分质,在14口实验井中采取并应用了聚驱双管柱实现纵向分质技术,以便最大限度提高二类油层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油田注水是保持油层压力,使油井长期高产稳产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各油田大部分都采用注水的方法,给地层不断补充能量,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油田注水的目的是提高地层压力,保持地层能量,以实现油田高产稳产,提高最终采收率。因此,要把注水井管理看得跟油井同等重要。我们从注水井、注水井工艺、注水井管理的注意事项、注水井的洗井维护几方面对搞好注水井管理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稠油主力区块生产井、水平井的加密和提高采收率已成为油田稳产的关键问题。开展"鱼刺型"分支水平井技术攻关,根据油藏条件设计井眼并进行井眼空间分布,以有效增加油层的裸露面积。提高油藏动用程度,增大注蒸汽波及体积,最终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数量不多的开采和待采油田中,低渗透油层占据较大比例。在油气资源贫瘠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的开采方式提升低渗透油田开发水平,提高其采收率是油田开发、建设生产者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因此,针对低渗透油层的形成条件及特征、特点,采取有效的采油技术进行开采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对低渗透油层物理化学采油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王克兢 《今日科苑》2009,(24):48-48
油田经过长时间的开发,形成了固定的注采模式和对应关系,最终含水上升,产油量下降。由于油层的非均质性和多层开采,导致油层动用不均,降低了油田的采收率。通过实施调整注采井网、强化注水、封卡等措施,充分挖掘老油田的潜力,达到最终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孤东油田属疏松砂岩油藏,目前稠油热采区已进入多轮次吞吐阶段,开发效果变差,高、低渗透层动用差异大,汽、水窜状况日趋严重,部分井注汽压力低,注汽效果差,汽驱井注汽压力低,汽驱井与对应油井存在汽窜现象,为解决这一矛盾,需对稠油热采井进行调剖封窜,封堵高渗透层和大孔道,改善吸汽剖面,提高注汽效果,增加稠油井产量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就是氮气+泡沫热采调剖技术。该项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注入蒸汽的波及系数,有效地降低油层水的相对渗透率,控制水的指进或锥进,提高蒸汽吞吐开采的阶段采收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解析法,计算了目前地层中的残余热量;利用CMG数模软件,建立了全区较大型的热采模型,进行了蒸汽驱后常规水驱、不同温度热水驱、汽水交注注入、低干度连续汽驱及最佳开发方式下转注时机的优化设计,认为常规水驱或污水驱可以作为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经济有效的接替方式。  相似文献   

20.
注水开发是目前最主要的开发方法,但是长期对地层注水会引起水对油层的伤害,尤其是低渗透的油田水锁效应引起的产量下降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水锁效应通常表现在钻井、完井、修井作业中油层被“憋死”,或被管外窜漏进入油层的水或产出的地层水“憋死”,有时也出现产液良好的油井在洗压作业后产量大幅度降低甚至不产液的情况。因此,研究解除水锁伤害的方法,对改善低渗透油藏的水驱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