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滑稽模仿是指对原作品的嘲弄、讥讽性模仿。它一方面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艺术创作方式,另一方面,它在现实生活中频频侵犯原作者的权益。由于缺乏法律的明确规范,学者对其所持观点各异,大众更是无所适从,纠纷也就不可避免了。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滑稽模仿行为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纠纷也随之而来。为了鼓励创新,为了保护作者的著作权,维护社会秩序,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我国有必要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的基础上,尽快立法规范这种行为。  相似文献   

2.
滑稽模仿,英是bcrlesgue,又称为戏拟化模仿(parody)、歪曲化模仿(travesty),是西方现代派艺术常见的修辞手法。滑稽模仿最初广泛地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出现,现在广泛存在于小说、诗歌等各种学体裁中。当前,中国民谣里也大量出现了滑稽模仿。滑稽模仿一般指一种不协调的模仿,即借用某种语篇的体、风格和技巧,表现新的题材和主题,以达到某种幽默或讽刺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英语讽刺性幽默作品,主要是讽刺小品(burlesque)、滑稽改写(Parody)、故作严肃的小品剧(mockepic)、滑稽模仿(travesty)、闹剧(farce)、幽默剧(skit)、特定场景歪曲夸张(spoof)、反语(irony)和打油诗(Limerick)等等题材的作品的主要特点。英语讽刺性幽默作品常常运用夸张的滑稽模仿形式,利用宗教及神话故事方面的题材或人物毫不留情地抨击人性弱点。它们的主要实现手段通常是模仿、反语和夸张描述以及语域、用词和体裁的故意混淆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虽然已经引入了淡化理论,却没有对商标淡化的适用对象作出明确的限制,也没有规定商标淡化的例外情形,本文认为,淡化侵权的标准应当是:被淡化的对象是驰名商标;淡化产生损害后果;侵权人的主观过错推定责任以及侵权人商业性的使用商标。淡化的除外情形包括:合理使用、滑稽模仿和在先使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虽然已经引入了淡化理论,却没有对商标淡化的适用对象作出明确的限制,也没有规定商标淡化的例外情形,本文认为,淡化侵权的标准应当是:被淡化的对象是驰名商标:淡化产生损害后果;侵权人的主观过错推定责任以及侵权人商业性的使用商标.淡化的除外情形包括:合理使用、滑稽模仿和在先使用.  相似文献   

6.
巴斯滑稽模仿小说简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斯滑稽模仿小说简评谭瑞生约翰·巴斯是美国著名黑色幽默作家,他的滑沿用模仿小说以奇特的创作风格和大胆的叛逆色彩,在六十年代初的美国文坛上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评论家们关注的焦点是;究竟他的作品是一种“肤浅的滑稽仿作”,代表着一种说死文学样式的苟延残哨...  相似文献   

7.
三人游     
上初中的时候我每天和我同桌阿贵在喋喋不休地说话,说班上同学的是非,说数学老师的坏话,还常常模仿别人走路的滑稽样子。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有的立法没有对商品化权作出规定,且因现阶段商标法等法律存在一些漏洞与缺陷,所以造成商标法在实际操作中对商品化权的保护存在一定困难。结合典型案例审判,提出完善商品化权的商标法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热情有余     
文体范本之二十:相声相声,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其基本艺术手段是说、学、逗、唱。说是叙说笑话和绕口令等,学是模仿各种叫  相似文献   

10.
《阿Q正传》表层叙事结构是对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史传英雄故事模式的讽刺性模仿,这个英雄故事模式主要由“出生寒微但少有大志———历经挫折磨难困苦———风云际会乘势而起———终于建立丰功伟绩”这几个基本环节构成,它们在《阿Q正传》中被作了贬低化、滑稽化处理,结果使得英雄豪杰的正剧或悲剧变成了小丑的滑稽性喜剧。  相似文献   

11.
应当将作文教学体系渗透到课文阅读教学体系之中。初中阶段以记叙文写作训练为主,记叙文写作训练自身又应构成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即从模仿到创新的写作训练体系。模仿也应当是一个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的训练体系,比如可以先模仿写景片断、肖像描写片断、对话描写片断等,再到模仿整体篇章。无论是文章局部模仿还是整体篇章模仿,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形象商品化现象已经越来越常见,其中存在的侵权事件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动漫画(产业),其形象权利保护往往不能以单纯的版权保护来看待。因此,对商品化权进行法律保护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形象商品化权应从单独立法、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加大司法保护力度等方面,完善其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3.
周星驰巅峰之作的电影《九品芝麻官》深受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的欢迎,本文对其台词中的无厘头语言的生成机制从修辞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了七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即语境突降,文本混成,滑稽模仿,言语移位,隐射,讥刺反讽,过度夸张。  相似文献   

14.
桑塔格的《恩主》是一部写得别具匠心,但却不符合传统阅读习惯的自我反映式的实验小说。小说文本中的自我暴露叙述和虚构的痕迹以及滑稽模仿等元小说叙述手法使小说具有浓厚的自我意识。该艺术表现手法是探讨桑塔格小说风格的重要基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阐述了幼儿模仿天性的一些特点,幼儿模仿对象的选择及老师应当在此期间如何起到指导作用,指导幼儿利用好这一天性。  相似文献   

16.
郑刚 《高教探索》2012,(1):110-114
中国学位制度是模仿、移植西方教育的产物。在中国学位制度的萌芽、确立和定型的发展进程中,教育立法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立法手段,政府履行了对学位建设的宏观管理职能,并从法律制度层面,保障和促进了学位制度的发展。学位制度的立法过程,展现了近代中国学位制度由最初学习日本,到转向模仿欧美,再到逐步和本国国情相结合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17.
网络视频短片有一个从戏拟走向戏谑的过程.模仿、戏拟和戏谑有本质的差异.戏拟是滑稽的模仿,是对崇高的反讽;戏谑抽空了戏拟的内涵,成了无思之谐.在虚无主义甚嚣尘上的时代,“幽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黏合剂;在快乐原则的诱导下,网络视频走向了戏谑;在泛喜剧化时代,我们迫切需要一种真正的喜剧精神.  相似文献   

18.
为造成讽刺的效果,罗隐调动了比喻、曲解与窜改、隐嘲、学嘴学舌与滑稽模仿、映衬、引证等多种修辞手段来进行诗文创作。它们的成功运用,使作家成为一代讽刺大家,却无助甚至有害于他的科举中第。  相似文献   

19.
狂欢化:手机短信的话语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巴赫金狂欢化理论,手机短信具有以下狂欢化话语方式:戏仿手法,即把所有严肃形式通过滑稽模仿予以降格处理的艺术形式;加冕——脱冕,这是狂欢节上的一种重要仪式,体现在短信上即一切都处于更新之中,避免陷入沉闷与僵化;广场语言,表现在手机短信上就是语言杂糅、褒贬融合、雅俗混杂的言语风格。手机短信借助以上表现形式可以抹平崇高与鄙俗、庄重与滑稽、精神与肉体、人与物等的区别,充分彰显其作为时尚媒体的娱乐功能。  相似文献   

20.
几乎每个班级中都有一个"小丑"--一个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力、不惜肆意胡说(或胡闹)的学生.他渴望着别人的注意,决心成为教室中的"焦点",于是不断地卖弄着俏皮话、小花招.在最糟的情况下,他的行为甚至会鼓励其他学生模仿他的滑稽言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