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随着煤矿综采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原地质精查时,由于技术装备和方法的限制,落差10~30m的断层未能完全查清,远远满足不了采区设计的需要,故对探明小断层的要求亦日益迫切。根据这些年的地震勘探工作实践,谈谈用地震反射波法勘探落差大于5米以上小断层的点滴经验。论述了用地震反射波法探测煤矿采区小断层,必须从野外工作方法做起,同时叙述了在资料解释对比时,断层在时间剖面上表现得各种特征。  相似文献   

2.
宁海地区沙二段的构造油藏是该区的主要油藏类型,20世纪60年代初在该区发现了断块构造-宁海构造,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该区具有较大幅度的整装构造油藏已开发殆尽.近年来,通过精细构造解释和相干技术应用,在该区储量边界之外发现多个有利的微幅构造,经综合评价分析,优选其中有利的圈闭进行钻探.  相似文献   

3.
石秀 《内江科技》2011,32(8):103-103,113
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勘探开发程度较高,但因其断裂异常发育、构造严重破碎,油气藏特征十分复杂,导致勘探难度加大。复杂断块油藏描述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断层识别、平面组合及断块的划分。利用地震剖面常规解释方法,断层组合方案存在多解性,使断块的划分与地下实际情况相差太远,造成井网不合理、注采系统不完善。相干分析技术可理顺断裂关系,合理组合断裂系统,确定断层的平面走向和切割关系,使精细断层描述更准。  相似文献   

4.
随着复杂断块油藏勘探开发的深入,简单、直观的断层解释技术逐渐不能满足需求。针对复杂断块区地震剖面断点不干脆、低序级断层难解释的问题,本文通过实践研究,总结了两个系列的技术:地震剖面断点解释处理技术、平面断层精细刻画技术。在常规地震资料基础下,相位转换体、带宽截频体、地震瞬时相位体等地震解释处理技术能够改善复杂断块的断点显示,沿层倾角和方位角扫描技术能够辅助解释低序级小断层和理清复杂断层间的组合特征。在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综合应用两套技术系列解决了复杂断块构造解释的难题,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葛星 《科技风》2012,(4):168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岩性油气藏、裂缝油气藏、断块油气藏、隐蔽油气藏已称为主要的勘探目标.因而对油气藏的非均质性、各向异性的研究显得愈发重要.使用三维地震解释能够充分利用地震数据携带的大量地质信息,结合测井、地质资料综合解释,能够对地下地质体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对地震数据进行属性分析来提取并优选与地质特征有关的地震属性能够克服用单项信息进行储层预测的地震信息的多解性,所以对区域进行精细的三维地震解释和地震属性研究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复杂断块油藏构造破碎,地层断缺严重,构造解释难度较大。层位标定是地震和地质交互解释的桥梁,能够指导和检验地质层位划分,并把各地质层位标定到地震反射剖面上[1]。复杂断块构造解释需要在地质分层的指导下进行,对层位标定的准确性和精度要求较高。因此,系统探讨复杂断块层位标定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1层位标定方法层位标定是把反射同向轴赋予具体而明确的地质意义。在地震资料解释的过程中,层位标定方法有平均速度法、VSP资料标定法和合成记录标定法。  相似文献   

7.
小断块油田由于其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品质较差,一直以来是勘探开发的难点地区。本文以许庄油田滚动勘探工作为例,阐述了在复杂小断块油田中滚动勘探开发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做法,希望对复杂小断块油田的滚动开发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能量补偿技术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彩霞 《今日科苑》2009,(13):131-131,130
地震数据的振幅信息是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一个重要参数,对提高地震勘探精度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已开始大规模实行,地震信号能量的均一化和保幅处理对成像精度的影响极大。为了解决能量不均衡问题,球面扩散补偿、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剩余振幅补偿三种能量补偿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熊健  付江娜  朱丹 《内江科技》2011,32(12):139-140
针对王集油田南部典型的"三小"地质特征,通过对地震数据体进行目标处理,利用多种显示方式和地震属性体解释相结合识别小断层,在层位标定的基础上精细解释层位,并进行构造解释精度分析,从而提高复杂断块构造解释精度和对该区构造特征的认识,满足油田勘探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实行滚动勘探开发是老油田后期稳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次通过综合运用精细三维地震资料解释、VSP测试等新技术、新方法对齐40块齐607井区“三老”资料的复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齐607井区滚动勘探的成功不仅为欢东-双油田上台阶薄层稠油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也对类似油田的滚动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具有工业价值的油藏与天然气藏都是深深地放埋藏在地下深处的,而且经过了几百万乃至上亿年的地壳活动,这些地下油气藏有的已变得支离破碎,有的被隐藏得更难以发现。为了找到地下深处的油气藏,人们采用了重力勘探、地震勘探和钻井等一系列方法,由于这些都是沿用  相似文献   

12.
肖瑶  吉小敏  郑以萍 《内江科技》2010,31(5):86-86,4
因地层低渗、测试时间不足、操作异常等因素引起的非常规测试资料,用常规解释方法无法求取地层参数,而非常规测试资料解释方法较好解决了该难题,提高了资料解释率,为勘探开发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评价信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亚实 《内江科技》2011,32(8):128-128
本文根据近年来辽河油田东部凹陷北部地区复杂小断块油气藏的勘探实践,分析研究该类油藏的勘探理论,探讨实现增产增储的方法。通过加强对该类油藏的认识和研究,总结老区勘探的宝贵经验,以期发现更多的复杂小断块油藏,为处于开发中后期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支持。  相似文献   

14.
姚店油田位于陕北斜坡构造带东南部,1985年投入开发,自1988年至今已累计上报探明含油面积109.20km2,石油地质储量5573.00×104t.无论在勘探阶段还是在开发阶段,在寻找非构造隐蔽油气藏(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低孔低渗储层大多属于该类油气藏)时,沉积微相及其沉积环境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些问题,完善沉积微相判别技术,提高了测井资料的解释效果,建立起一套实用的、精细的、可持续更新的、符合开发现状的测井沉积微相解释方案,为制定老油田的开发调整方案奠定必要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前应用地化录井参数判断只是轻质油、中质油、重质油,实际上是定性判断。建立了原油密度与P4之间关系图版后,基本达到了定量判断,经过90余口井地化录井参数与试油资料中得到的原油密度分析结果对比验证,吻合程度较高,为定量判断原油密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强 《内江科技》2016,(4):51-52,84
白秋地区采用大斜度钻井,岩屑混杂,显示级别低,电性油层特征,油气显示层解释评价困难。而气测录井是目前唯一于井口实时连续检测钻井液中可燃气体总含量和组份的一种录井技术,在录井过程中,可检测到多项参数,它具有简单、快捷、灵敏、连续、在线的优势。本文在分析本区油气显示层气测显示特点后,依据试油(投产)资料和气测资料的关系,提出了本区气测异常识别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幅差形态法异常解释评价方法,建立了两种解释图版,经过实践检验,这些解释方法评价方法能够满足本区解释评价需要。  相似文献   

17.
龙岗构造是中国石油2006年的重要勘探成果,它包括飞仙关鲕滩储层和长兴组生物礁两套储层。本文介绍了利用测井资料准确的识别了龙岗构造飞仙关储层的方法,以及储层的划分、流体性质判别方法研究;通过这些方法,能准确地进行了储层识别和进行流体性质判别,并经过试油结果的验证,证明这些方法在龙岗地区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复杂断块油田及其滚动勘探开发的概念、地质特征和类型,指出了断块油田的合理开发程序,滚动开发的特点及其总体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9.
李红岩 《金秋科苑》2014,(1):114-114
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环节。随着油田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对地震资料处理及解释提出了更高地技术要求。以前那种处理与解释分割管理的模式,已不适应勘探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勘探工作效率及综合研究水平,必须实行处理解释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内江科技》2015,(5):32-33
马3断块于1984年投入开发,目前已进入开发中后期,限于过去的设备和技术水平,使得部分油层被认为是水层或者干层。通过对这些储层的录井资料和动态试油试采数据的研究,发现一些测井解释的干层和水层试油显示为油层。因此,我们对这些储层的电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具有油气显示的储层当中,一些小层测井解释结果为干层和水层,但这些小层的电性值达到含油标准下限,并且试油结果为油层。所以,有必要对类似的储层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新的油层,实现老区的增储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