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通过主题图了解数的组成。主题图的作用不仅要使学生能够依据画面正确地进行数数,更主要的是通过画面了解数的组成,培养观察能力。如认数7,观察主题图,不仅要求学生正确地数出猪的头数,更主要的是了解7的组成:7头猪中,1头大猪,6头小猪,说明;2头花猪,5头白猪,说明;3头吃食,4头在玩,说明。让学生自己去观  相似文献   

2.
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是一对矛盾。示意图能变抽象为直观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拐棍”。一、在画示意图中理解题意理解题意是解答应用题的前提 ,学生在画示意图中理解题意 ,在理解题意中画示意图 ,思与画融为一体 ,相辅相成。如“养猪大户养了6头大猪 ,养的小猪的头数是大猪的5倍。小猪有多少头 ?”解题的关键是对“养的小猪的头数是大猪的5倍”的理解。可放手让学生画示意图来理解这句话 ,并参加小组交流 :我用⑥表示6头大猪 ,小猪的头数就是⑥⑥⑥⑥⑥ (如图1) ,这样做 ,一方面学生可借助示意图来理解题意 ,另一方面 ,…  相似文献   

3.
“6、7的认识”是人教社第一册教材的内容,我们先来看一下教材的编排:首先是一幅师生打扫教室的主题图,图中有六位学生和一位教师,还有一些桌椅。主题图的下面是两个集合图,一幅是学生的集合图,另一幅是师生的集合图。然后在学生的集合图下面摆了一幅6的点子图,在师生的集合图下面摆了一幅7的点子图,在这两个点子图的下面分别写着6和7,在6、7的下面要求摆出相应的小棒。显然编者的意图是从生活到数学,再从数学回归到生活。对6、7的认识,看似简单,我们成年人或许有这样的感觉,学生在幼儿园甚至更小的时候,已经会数甚至会读、写20以内各数,对6…  相似文献   

4.
第一册(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二、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在教学中注重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年级儿童容易被生动、形象的事物所吸引,而本单元教材在1—10各数的认识中,每课都有一幅画面生动思想性强的主题图.教师可利用每幅主题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利用1的认识主题图,教育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利用2的认  相似文献   

5.
一天,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看见路边的栅栏里一群小猪跑到猪妈妈跟前“嗯嗯”地叫,好像在说:“饿、饿。”猪妈妈抖了抖肥胖的身子,露出肉乎乎的奶头。小猪立刻冲上去,含着奶  相似文献   

6.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共出现了70多处“想一想”(不包括“这样想”与“想”的内容).如何教好“想一想”内容,使其充分发挥“想一想”的作用.本文试就“想一想”内容的不同形式的出现及其作用与相应的教法谈点粗浅体会.一、例题前的“想一想”其作用与教法.1.提供思维的内容.如第五册P8例5是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数的读法,是在学生已有的读万级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教材在例题前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已经会读万级的数.想一想:亿级的数该怎样读?”这个“想一想”,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内容,具体想什么?教学时,教师要预见到“亿级的数该怎样读”这个“想一想”的知识基础,很好地做好知识铺垫工作.温旧后及时地把“想一想”的内容作为问题提出来,有机地导入课例,启发学生类推,由此总结出读多位数的方法.最后把“想一想”的问题与多位数读法法则沟通起来对上号,从而解决了想的悬念.第五册P9例6前的“想一想”也是此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材汉语拼音部分继承了原统编教材的优良传统,同时又作了较大的改进。其编排特点有利于训练直呼音节。下面谈谈我们依据教材的编排特点,把训练直呼音节贯穿到汉语拼音教学始终的几点作法。一、读准带调韵母,为整体直呼作铺垫六个单韵母编排在声母之前,是为在学习声母时拼读音节作铺垫的。以往在教单韵母的带调音对,常采用传统的四声数调(即“ā、á、ǎ、à”),这样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了定势,不利于直呼。现在我们教  相似文献   

8.
<正>小学数学是一门思维性较强的学科,解题策略是学生在探究问题答案时产生的思维方式。有效的解题策略能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寻找突破口,获得正确的解题方法。数学教师如何把握教材特点,通过课堂渗透解题策略的指导,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一、借助主题图,渗透解题策略小学数学教材设计很多的主题图,这些主题图对数学学习的引导有很大的作用。主题图内容丰富,是渗透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学生的一切思维活动都要借助语言来表达。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重视数学语言的训练。一、训练视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根据这个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插图及教具、学具等实物,进行看物说话、看图说意、看式说题的视说训练。例如,在教学“数的组成”时,让学生看课本中的插图说出图意再列算式;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柱体实物,说出圆柱的特征等。这样的形数结合,既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为逻辑思维…  相似文献   

10.
教材是“金科玉律”,是“范本”,是“载体”,是“例子”,是“材料”……不同的角度,受不同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影响,对教材的认识、理解就全然不同。对教材的使用则更有天壤之别,传统做法是“教”教材,现代课程论主张“用”教材。教师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呢?一、变“复习铺垫”为“创设情境”现行教材(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为例)在新课教学前,大多安排了复习铺垫这一环节,其内容一般是与本课新知密切相关的旧知,其作用是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形成思维定向,使学生顺利理解新授内容,并以此缩短新授时间,保证“练习时间”…  相似文献   

11.
<正>审视当今的教学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教师依然把知识的获取作为教学的主攻方向,割断了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那么,如何既达成双基目标,又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呢?一、教材——思维训练的资源库1.用具体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思维新教材非常重视直观教学,有许多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比方说10以内数的组成、分类、比长短、认识平面图形和  相似文献   

12.
在天津柔道队养殖场里,十几头猪在温暖的阳光下一动不动地睡大觉,几只羊懒懒散步,猪圈的隔壁,还有一群喳喳叫着到处乱跑的鸡鸭。“8头大猪,10头小猪,养了快半年了。我们队员跟我开玩笑说,1个月宰1头猪的话,足够吃到伦敦奥运会了。”佟文说起天津柔道队养的这些猪很是开心。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对6~10各数的认识是按照“主题图——点子图——抽象出数”的顺序进行编排的。这种编排体现了小学生“直观感知——建立表象——抽象概括”的认知规律,而点子图在学生思维由直观提升到抽象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课题: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小学数学第一册第40—41页“8的认识”教材简析: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单元教学认数字、写数字和10以内的加减法,教材中采取了认数和加、减计算穿插进行,适当结合的编排方法,“8的认识”是在教学0-7各数的认识和7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8的认识”的方法和思路与“7的认识”相同,只是8的组成和写法难度较前增大。本节课的重点是8的意义、组成和写法,8的写法是教学的难点。技学目标:认知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8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8;2使…  相似文献   

15.
从算术向代数过渡,是学生认知过程的一次转折,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转变阶段。为了更好地完成从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用“代数的眼睛和耳朵”思考算术问题,充分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代数知识,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铺垫和渗透、拓展,提前孕伏,使学生的代数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与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既要重视正向思维训练,也要重视逆向思维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基础知识,提高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一、由图到数,由数到图在数的概念教学中,既要组织学生看图说(写)数的练习,也要组织让学生看(听)数进行操作或画图的练习.例如,教学6的认识,在抽象概括出数“6”以后,围绕6的基数意义,可以设计以下两方面的练习:  相似文献   

17.
青岛版《科学》教材,极具人文关怀的提示语比比皆是,如“我还有新的办法”“这样最简单”等,这些短小精悍的语言,适时地提示学生的学习。在这富有童趣的提示语背后,隐含着思维训练,指导着思维教学。一、“我认为……”——发展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教材中,有许多类似“我认为……”“我的做法是……”“比一比谁的方法多、谁的发现多。”“我还有新的办法。”的提示语言。这些提示语言虽然简短,但是开放空间大,思维训练指向明确,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引领学生创新探究。三年级上册《哪杯水多》一课探究活动“我们来比较,哪杯水多’”的提示语为“我…  相似文献   

18.
教材是“金科玉律”,是“范本”,是“载体”,是“例子”,是“材料”……受不同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对教材的认识、理解全然不同;教材的使用则更有天壤之别,传统做法是“教教材”,现代课程论主张“用教材教”。本文试图对新理念下教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谈一些浅见。一、变“复习铺垫”为“创设情境”现行教材(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为例,以下同)在新课教学前,大多安排了复习铺垫这一环节,其内容一般是与本课新知密切相关的旧知,其作用是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形成思维定向,使学生顺利理解新授内容,并以此缩短新授时间,“保证”…  相似文献   

19.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设计各种练习时,如何有的放矢,很值得研究。本文就以下几种练习谈一些粗浅认识。一、铺垫练习重在架桥铺垫练习一般用于新授课的导入,为教学新知识作好知识、方法和思维上的准备。因此,针对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而设计的铺垫练习重在架桥,为知识的正迁移作好准备。例如,“20以内进位加法”的算理是“看大数、拆小数、凑满十、加余数”。为此,新授课前可组织学生进行数的分解和凑十的铺垫练习: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西南师大版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24、25页例题及相关活动。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数1~5、0以及学习了5以内数的加减法后安排的。教材首先通过植树图,在进行绿化美化环境教育的同时直观抽象出6~10各数,然后通过边摆边数强化这些数的概念,再通过比、划、读、写完善学生对这些数的认识,最后通过小动物运动会图,第一次让学生学习序数知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初步认识6~10各数1.多媒体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在植树情境图中发现6~10各数。师:植树,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绿化我们的祖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