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设置主题单元活动课程。我们将国家课程劳动技术教育、综合与实践、美术课程的部分内容与地方课程《大兴——我的家》整合后进行校本化实施,形成了更为高效的课程体系——主题单元活动课程。例如,“小纸屋”这个主题单元课程体系,涉及了《美术》教材的第七册、第八册,《劳动》教材三年级上册、四年级上下册,《综合实践》第四册,《大兴——我的家》下册。  相似文献   

2.
<正>课型:欣赏课年级:二年级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森林中的铁匠》(教材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上册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教材分析:《森林中的铁匠》是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创作的管弦乐作品。乐曲分为五段,第一段《夜晚》、第二段《早晨》、第三段《小溪》、第四段《早晨的祷告》、第五段《铁匠》。第一段《夜晚》,G大调,四四拍。  相似文献   

3.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价值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创造性发展价值”。“创造”是《音乐课程标准》的三个学习领域之一,每个年段都有具体的内容标准和要求。这些都是以前《音乐教学大纲》没有涉及到的。如何把音乐创造活动付诸于教学实践,是音乐教学的一个新课题,也是实施《音乐课程标准》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我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把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引入课堂,上好音乐创作课,给旧教材赋予新意。小学高年级学生心智开始成熟,他们探究兴趣浓,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表现能力和创造学习能力均较强。据此,我把沿海版教材…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标(一)了解兴化劳动号子的相关音乐文化知识。(二)通过欣赏和演唱《山伯思想祝英台》、《小小渔船两头翘》《春耕》等号子,体验和分析兴化劳动号子的特点。(三)通过对兴化劳动号子的体验和学习,激发学生对民间音乐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体验和分析兴化劳动号子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教材:湖南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一册课题:《我们爱劳动》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 1.演唱、表演《粉刷匠》2.创编与活动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粉刷匠》,从歌曲中体验劳动的快乐。2.能根据聆听到的音响进行创编,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开发音乐感知力,挖掘孩子在音乐表现上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的主题为"杰出人物"。他们对社会的发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版课标”)强调了劳动教育。统编本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内容设计凸显出诸多特点:劳动教育内容在不同册次、不同栏目的数量与分布差异显著,劳动教育栏目设计具有结构性,劳动教育主题选材具有真实性,劳动教育活动注重问题设计等。这些设计特点与新版课标中劳动教育一体化、综合性设计要求及劳动素养培养要求相吻合。不过,教材中劳动教育内容的设计也存在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度不够、劳动者形象塑造略显窄化、劳动教育素材时效性欠佳、劳动教育活动实践性不强等问题,需要教材编写者与教师协同合作,从教材修订和使用两方面着力解决。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的小学音乐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孩子们十分"耳熟"的歌曲。例如:《我有一只小羔羊》、《闪烁的小星》(人音版第一册)、《数鸭子》、《粉刷匠》(人音版第二册)、《时间像小马车》、《小红帽》(人音版第三册)、《卖报歌》、《蜗牛与黄鹂鸟》(人音版第四册)、《嘀哩嘀哩》、《剪羊毛》(人音版第六册)……几乎每一册中都有2—3首这样学生们十分耳熟的歌曲要学习。  相似文献   

9.
为了在初中开设好劳动技术课,我室根据《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教学大纲(试行稿)》,结合我县实际,编写了一套初中劳动技术教材,分《林特》、《养殖》、《农作》、《花卉》四册(《花卉》以后改为《家用电器使用及维修》)。这套教材经过编写、试验、修改、再实验、再修改的实践,初步积累了一些地方教材建设的经验。 突出地方特点 与本地经济建设接轨 地方教材一定要有地方特色。但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有地方特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我们是从五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我在参加"特级教师、优秀教师讲学团"巡回讲学活动时,在不同的讲学地点执教同一个课题——北师大版教材第三册《抛硬币》。(一)案例描述[课程回放1]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1.
课型:音乐鉴赏课年级:高中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民歌《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了解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教材版本: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鉴赏》。教材分析:汉族民歌按不同地区的音乐特色可以划分为八个色彩区: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本课所指"南国风"包含了南方色彩区(西南、江浙、闽粤台以及南北过渡色彩区(湘鄂、江淮)。其中,《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分别为西南、江浙、湘鄂三个民歌色彩区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12.
《全国义务教育音乐新课标》颁布后,多种版本的音乐教材业已面市试用.本文以人音版、人教版和湘版三种教材中九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为例,对其"编排方法"和"教学内容"等加以比较并总结其各自的特色,以期推进音乐基础课的教材建设.  相似文献   

13.
浙江音讯     
日前,杭州市普通教育音乐研究室在杭州市学军中学举行"杭州市高中《音乐鉴赏》音乐教学设计说课交流活动"。来自杭州市县(市)区、直属高中的105位高中音乐教师、音乐教研员参加了活动。说课内容涉及到新教材八个单元,九位老师参加了演讲。说课体现了如下特点:一、突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程理念;二、注重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整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内容 本课为“人音版”音乐教材第三册第五课。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劳动歌》,学唱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认识了解劳动的重要意义,培养帮助他人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美好品质。  相似文献   

15.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年级:小学二年级上册题材:《森林小卫士》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音乐活动——配乐讲故事《森林小卫士》。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1年级下册《巧巧手》。教学目标:1.感受劳动的愉快,体验、抒发取得劳动成果时的喜悦。2.积极、热情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和感受不同的劳动所带来的快乐。3.感受音乐的力度、音色及音高。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验稿)》明确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虽然有国家制定的活动纲要,有独特的先进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但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和现成的教材,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如何利用家乡资源,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我从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我有幸在一次教材培训活动中,观摩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的一堂《24时记时法》示范课。黄老师这节课,正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暗合了当前国际数学教学的新走向,现将这堂示范课赏析如下,以飨读者。一、创设情境师:中央电视台有一个收视率很高的节目,老师放一段片头音乐,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节目。(播放"新闻联播"片头音乐)  相似文献   

19.
浅析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两首劳动号子《渔歌向着青天唱》(车水号子 )和《五月栽秧》(秧田号子 )的分析 ,揭示劳动号子的一般音乐特点 ,即劳动号子的音乐表现、音乐节奏、音乐材料使用的反复性和曲式结构的回返形式 ,以及“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都取决于它所反映的劳动的状况、特点和需要 ;此外 ,山歌、小调的融入也是劳动号子音乐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一、课题:《勤劳的蚂蚁》二、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音乐》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三、教学背景简介:我执教的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是省级示范学校。学校十分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舞蹈和古筝是学校音乐教学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