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电视短新闻的文字稿的写作,目前有着不同的说法,其分歧主要集中在对画面和声音功能的不同理解上。在电视新闻的传播过程中,电视画面和声音是紧密联系的,不是相互游离的。它们的相互联系可以说自一条电视短新闻的构思之初就开始了。新闻写作是以采访为基础的,电视也不例外。当我们在考虑电视新闻写作的时候,其实往往是已经经历了前期采访、现场采访拍摄、初步编辑等过程,此时构成电视短新闻的典型画面已经成型,我们主要考虑如何写出与这些画面相匹配的语言文字稿。有人很形象也把电视新闻的写作比喻是“带着镣铐跳舞”。这个“镣…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人们对口播新闻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存在着偏见,认为口播新闻没有电视特色,不是电视的特长,目前我们的电视报道运用口播新闻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不得已而为之。事实并非如此。电视新闻当然要以画面取胜,但口播新闻也不能看作是权宜之计。从前期报道取材看,口播新闻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口播新闻是指没有新闻现场形象,由播音员播念文字稿的一种电视新闻报道形式。这种形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人们对口播新闻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存在着偏见,认为口播新闻没有电视特色,不是电视的特长,目前我们的电视报道运用口播新闻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不得已而为之。事实并非如此。电视新闻当然要以画面取胜,但口播新闻也不能看作是权宜之计。从前期报道取材看,口播新闻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口播新闻是指没有新闻现场形象,由播音员播念文字稿的一种电视新闻报道形式。这种形式可以充分发挥文字语言在报道取材方面的优势,克服电视画面语言在报道取材方面的不足。文字语言受空间限制少,记者通过文字语言脱离新闻现场同样能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稿件作为配合新闻画面播放的文字稿,具备传播新闻讯息的重要功能.不同于其他新闻媒介的写作形式,电视新闻稿件在撰写过程中,记者必须充分考虑视听因素,因此记者应充分掌握电视新闻稿件的采写技巧,从而提高新闻内容的质量.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视角,以电视新闻报道要点为切入点,分析阐述了目前电视新闻稿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电视新闻稿的采写原则.  相似文献   

5.
图像新闻是新闻记者用摄像机在新闻现场摄录声音和图像,并结合新闻文字稿通过电视传媒对事实进行报道的一种传播手段。由于我国电视新闻长期受电影刨作的影响,过分强调画面的主导作用,许多电视记者对文字稿的写作不够重视,使得这类节目很难取得最佳传播效果。为此,许多专家、学者呼吁电视记者不仅要有西面语盲表达能力,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 图像新闻文字稿的写作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创作,它不仅受电视西面的制约,而且还要在有限的时间(一般1至2分钟)内向观众展现新闻的基本内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画面传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及传媒,人们总愿意从宏观上对各种新闻媒体进行研究阐发,尤其是电视这种最常见的传播形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视传媒的新闻画面将对受众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即试图对电视新闻画面这一微观课题作些探讨。新闻画面的传播特性电视新闻画面,是许多可视性非语言符号集合而成的总体形式,是信息传播的直接中介。电视新闻画面能使受众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消除对可靠信息的测不准疑惑,对画面内容产生认同心理。1、新闻现场的实证性。新闻画面的传播起到了“眼见真正为实”的作用。对于那些属于耳闻而非目睹的信息,受众总是认为经过记者加…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觉器官,首先是视觉,从这里输入的信息占外部世界进入大脑的信息总量的80%以上”。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视”是它的本质特点。这样一个勿庸置疑的事实,摆在电视播音员面前:每一条电视新闻都是通过电视的屏幕画面传播给电视观众的。画面是电视新闻表现手法的体现;画面是新闻事实传播的媒体;画面是沟通受众心理感受的桥梁。那么,电视新闻播音的语言表达,在做到准确、鲜明、生动的同时,还应注意到“屏幕画面”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对电视新闻来说,画面是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画面的任务在于以具象符号的色彩、形象、动态、空间等因素与抽象的语言联袂向受众传播完整的信息。然而这种“声画双主体”的关系不是在每一条电视新闻中都得到完美的体现,常见地市县(区)级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出现“声画游离”现象。所谓“声画游离”是相对于“声画对位”而存在的。“声画对位”是指声音和画面围绕同一新闻内容,在各自独立表现的基础上又有机结合的表现形式。这种形式是我国各级电视台的新闻最广泛采用的一种声画组合关系,有别于声音与画面同时指向一个具体的新闻形象的“声…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文字稿是与画面一起发挥作用的,因此电视新闻要注意声画关系、现场音响、同期声音,使之各司其职,各展所长。电视新闻文字稿的结构和写作方法,具体到口播新闻、图像新闻、现场报道三种形式上各有不同的要求和特色。  相似文献   

10.
电视口播新闻,即“没有现场声像,仅由播音员或节目主持人出图像播读文字稿的电视新闻”,是电视新闻节目中最基本也是很必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意在结合工作实际对这一新闻形式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节目的真实,主要表现在新闻稿件(同期声)的真实和画面的真实两个方面。电视新闻是以画面声音为传播符号的,只有声画有机结合,形成统一整体,传播的信息才有力量。电视新闻的文字稿应在画面信息的基础上交代、说明、或补充事实、或介绍背景,电视新闻稿件的真实必须要有画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电视新闻节目里的新闻,大部分是以画面配解说(有的加入现场效果)的形式播出的。一条主题独立的新闻,离不开声音和形象的配合,直观可感的形象是电视新闻内容传播的主要特征,但它不排除声音的作用,只有声音与画面的融汇,电视新闻才获得声画并茂的效果。作为电视新闻记者、编辑,既要重视画面表达新闻叙述事实的作用,也要重视新闻解说词的作用,两者不能偏颇。  相似文献   

13.
黄静 《东南传播》2010,(12):128-130
作为目前仍是最具影响力的大众媒体,电视所达到的大众化程度仍然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电视新闻原本应以其融合声音、图像以及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在新闻传播中占有独特的优势。但是,事实上,目前的电视新闻却普遍遭遇尴尬。电视新闻的文字稿与报纸新闻基本如出一辙,电视新闻的画面与文字出现"声画错位"的现象比比皆是,电视新闻语言的丰富性—这一电视新闻生命力所在的重要源泉正被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有意或无意间忽视。本文试图从电视语言的构成入手,结合厦门广电集团部分省级奖获奖作品,浅析如何从语言着手,让电视新闻真正"活"起来,为电视新闻工作者从业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王茜 《今传媒》2012,(7):103-104
现代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与发展是研究电视新闻节目画面构图语言的起点。文章中指出了电视新闻节目的画面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电视新闻画面表现的运动性,连续组接、叙述的整体性,画面处理视点的多变性等两方面论述画面构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稿是指电视新闻中的文字部分,它以语言、声音为外在表现形式,是一种与图象紧密配合、适合于电视传播特点的、新型的新闻文字体裁。电视新闻稿与其它新闻文字稿相比,就其共性来说,同属新闻文字,都必须遵守新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稿是配合电视新闻图像的播出,叙述新闻事实,供播音员诵读的文字稿.它与新闻图像互相配合,构成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条条音画兼备的电视新闻.所以,电视新闻稿的写作既是一门为听而写的艺术,也是一门为看而写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电视作为传播媒介用于传播新闻信息,其最大特点是能满足受众“看”的欲望。让受众耳闻目睹时空统一的新闻事实,是电视新闻独有的魅力所在。目前,在我国新闻理论界相当一部分同志把电视新闻“看”的内容即画面的作用,仅理解为“对新闻事实的客观记录所产生的证实作用及审美作用”,显然这对电视“画面”作用的理解失之偏颇。再从我国电视新闻的现状来看,各级电视台对电视新闻“看”  相似文献   

18.
“电视口播新闻”是指电视新闻播音员(或记者)在镜头前对观众播报新闻稿的新闻播出形式,是电视新闻最早采用的一种播出形式。口播是电视新闻播音员与电视观众交流的基本形式,也是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基本功。下面谈谈电视口播新闻的传播技巧。  相似文献   

19.
电视媒介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向受众传递信息,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复合语言构成了电视语言系统。对于电视新闻来说,画面语言是它的基础语言。电视新闻就是靠具有形象特征的画面和声音同步进行信息传递、叙述事实的。一条优秀的电视新闻是声音和画面(包括字幕)完美统一的结晶。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好的新闻体裁由于没有充分运用电视画面语言的独特优势,而未能达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侯森 《记者摇篮》2012,(9):32-33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国际上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则兴起于80年代。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崛起与发展,打破了电视新闻初创时期的现场画面加画外音解说的电影纪录片式的格局,开创了电视新闻自己独特的传播方式,更大地发挥了电视传播现场感强、面对面传播的优势。这是在国际性的各种传播媒介竞争中,电视新闻"走自己的路"的成熟标志。一、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内涵现场报道就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对摄像机(观众),手持话筒对新闻当事人、有关人士进行采访,在现场就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进行及时报道,向观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