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少数民族广播在我国广播事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标志之一。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的兴起和发展,使我国广播事业呈现出丰富多采的局面。对少数民族广播的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历史时期。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存在,决定了我国少数民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是我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朝鲜民族多与汉族和其它民族共同集聚在一起,加之朝鲜语广播事业起步较晚,目前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加强散居地区朝鲜语广播事业,将本民族的特色报道出来,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新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姚兰 《当代传播》2000,(4):13-14
党中央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全面启动后 ,西部民族地区的广播电视事业应该如何抓住这一机遇 ,尽快发展壮大起来 ?我国即将加入WTO ,与世界经济接轨 ,西部民族地区的广播电视事业向何处去 ?这是我们西部广播电视人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一、西部民族地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迫切性实施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 ,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的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决策。新疆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事业应充分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 ,加快自身的发展。对于面临产业化的广播电视事业来说 ,今后也…  相似文献   

4.
赵泽新 《中国广播》2007,(11):22-23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语言广播既担负着对国内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宣传的任务,又担负若“反渗透”、“反西化分化”的重任,在某些少数民族语言领域,中央台民族语言广播填补了我国对外宣传的“空白”。中央台民族语言广播的贴近性,可听性大大增强,不但国内民族地区听众收听踊跃,而且在与我国相邻的朝鲜,韩国、日本、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圳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十多个周边国家的听众中影响力越米越大,来信、来电越来越多。随着党和国家“西新工程”的实施,广播发射功率增强、覆盖面积扩大、收听效果改善,中央台民族语言广播将越来越成为宣传我国改革开放丰硕成果、树立我国良好形象的有力阵地。  相似文献   

5.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这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问题。作为为全国各少数民族服务的民族广播事业,自然要以报道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本文想就新时期改革民族经济报道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藏语广播电视事业于1950年5月2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办的第一个藏语广播算起来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这期间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上个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是藏语广播电视特别是广播的第一个黄金发展期:第二个发展时期是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改革开放的三十年,这期间藏语广播在各藏区蓬勃发展。藏语电视也在紧随其后发展:第三个黄金发展时期是从新世纪开始,以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的“9·16”批示和与此后进行的“西藏新疆少数民族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简称“西新工程”)为标志,藏语广播电视迎来了第三个发展黄金期,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宣传的特殊性是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宣传遇到的实际问题。如何从这些特殊性出发,扬长避短,增强针对性.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这是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宣传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试图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对这一课题做些探讨。1.为经济振兴服务──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宣传的主体邓小平理论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并明确指出,要改变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关健是发展生产力。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政策,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头等重要的任务,自然也是少数民族广播电…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创新是我国深入改革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我国广播事业面对机遇和挑战的需要。作为一个在地方电台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广播记者,自己亲历了改革开放后广播事业的发展历程,尤其深切地感受到:唯有不断创新。广播才有活力。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的信息资源种类繁多,如何收集整理、保护和开发民族信息资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服务,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基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信息资源管理的调研活动,本文对我国西部民族信息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胜 《新闻窗》2006,(6):41-42
当前,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及地区,广播事业已从上个世纪80年代“衰落”中重新崛起。但是,黔南人民广播电台却感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播发展步履艰难。如何才能拓宽其覆盖面和获取更多的受众,是黔南电台正认真思考和探索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少数民族广播处于境外思想文化渗透的阵地前沿.多年来,民族广播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民族广播要进一步大发展、大繁荣,还应发挥好溢出式传播的优势与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媒体特别是少数民族语文的新闻传播事业及其研究,是一项造福子孙万代的“文化民生”工程。何谓“文化民生”?笔者的理解就是通过各种不同的媒体,以平民的视角,关注百姓生计,关心百姓的文化生活。少数民族地区的媒体,特别是少数民族语文的媒体更应以少数民族喜闻乐见的视角记录少数民族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各类少数民族新闻栏目(节目),都应以少数民族视角、熟悉的内容、喜爱的形式以及价值取向彰显自己的个性与品质。  相似文献   

13.
哈艳秋  庞亮 《现代传播》2001,(4):113-115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满已通用汉语外,其他53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大体上分属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和印欧5个谱系。因此,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的发展在我国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 自20世纪20年代广播传入我国以来,从1932年国民党中央台开办蒙、藏语广播到2000年 12月 24日专门以 5种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广播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8套节目的开播,从只是旧中国上等阶层的奢华享受到2000年末全国基本实现“村村通”,广播真正成为老少边穷及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我国少数民族广…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文献资源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知识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加强民族文献资源建设。大力开发利用民族地区的各类文献信息资源,对于繁荣我国边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增强民族团结,增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论述了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收集民族文献的原则和方法,探讨了如何做好少数民族文献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统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将不可避免地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广播作为以声音形式传播信息的大众传媒,在少数民族地区有比其他传媒更直接、更有效的宣传作用。目前,我国已有十几种少数民族语言为载体的民族广播,因它是通过对本民族的特点和本民族现实问题的关注实现的,所以自然不同于其他媒体,并且凭借少数民族广播在少数民族中已有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较好地发挥了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维护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家实施“西藏新疆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工程”一年多来,西藏的广播发射率由原来不到2500千瓦,提高到4000千瓦以上,广播人口覆盖率提高了22.88%,深受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8.
在中央台的广播同仁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来自各民族地区,着不同的民族服装,说各自的民族语言,这就是中央台民族之声的大家庭。每天,伴随着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旋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之声的呼号分别通过蒙、藏、维、哈、朝五种少数民族语言响彻在从内蒙古草原到雪域高原,从天山南北到图门江边的辽阔天空。作为一个专业频率,“民族之声”成功推出仅有一年半的时间,而作为一项薪火相传的事业,中央台少数民族语言广播至今已走过了整整55年的漫漫历程。去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对中央台民族广播工作做出重要批示,要求“继续办好少数民族语言广播,不断增强凝聚力、影响力、感染力”。这体现了中央领导对民族语言广播改革发展工作的肯定,体现了中央领导对民族语言广播今后发展的希望和要求。今年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又就中央台民族广播55周年做出重要批示,对进一步办好民族语言广播提出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最近,中央台民族中心举办了“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批示学习班”,杨波台长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民族中心所属各语言广播的负责同志分别总结了各自的经验,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思路。为了让大家了解中央台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批示的信心和决心,了解中央台民族广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本刊特摘要刊载他们的讲话和发言。  相似文献   

19.
张燕 《现代传播》2005,(1):110-112
史料显示, 我国第一座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播音的吉林延边人民广播电台建于1949年1月。如若以此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广播事业的创始元年, 迄今已有半个多世纪。虽然在数十年历史进程中也曾几经挫折, 但在中国共产党与各级政府的长期重视扶持下, 我国少数民族广播事业仍然循着从无到有、由弱渐强的发展轨迹, 逐步形成了民族语种日趋增多、传播覆盖面广阔、传播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今天, 当内地的受众被形形色色的电视节目、五花八门的报纸以及瞬息万变的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牵引纷扰得有些不知所措之时, 无线电广播依然是地处边远的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20.
我在西部生活工作了30余年,对那里有一股浓厚的情感凝结。今年到民族出版社任职以来,出于职业责任,经常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实施西部大开发在一定意义上讲也就是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一贯以西部地区为主要图书市场,以出版民族题材图书和民族文字图书为本业的民族出版业,应该如何面对西部大开发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呢? 当务之急,是拓宽眼界,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深化改革。西部大开发对民族出版业是一次难得的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