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示范性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有效性进行调查和观察,本研究发现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适宜性偏低,不能适应儿童的发展需要,也较少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但呈现方式单一,幼儿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较低。为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幼儿园在投放材料时应明确材料所蕴涵和可能实现的教育价值,提供组合材料,增添新的操作方式,拓展幼儿的兴趣,支持、启发和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质量与游戏材料的投放有极大的关系,低结构材料简单、可变性强、可塑性高、可探究的空间大,可以按幼儿的想法任意操作、改变、组合,投放低结构材料能够促进幼儿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幼儿积极主动加入游戏活动中,有效促进幼儿的主动探索与学习,因此合理地投放结构材料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卢娟 《华章》2012,(35)
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恰当投放是幼儿顺利参与区域活动的前提,因此,在投放材料时应呈现参与性,让幼儿主动参与操作的设置;体现适度性,操作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展现丰富性,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获得更多的动手经验;显现层次性,尽量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益智游戏丰富多样,灵活性高,在组织幼儿开展活动时能够丰富幼儿动手体验与思想认知,激发儿童的潜能,通过丰富的益智类游戏材料辅助活动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幼儿不同性格发展的需要。由于在实际益智游戏材料投放过程中存在的个别问题,使幼儿在活动区域动手操作中并未得到有效的手脑锻炼,从而丧失原有的教育意义。本文立足幼儿园益智游戏材料投放的实践操作,对益智游戏材料投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投放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有效投放策略进行了探究讨论。  相似文献   

5.
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根据幼儿兴趣和需求投放材料,活动区材料投放丰富程度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的质量,通过对材料的充分操作,促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开展"在科学游戏活动中探索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的途径"实验探究活动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在科学活动中,材料的投放与幼儿的兴趣有着相互的密切关系.教师要根据科学教育目标、内容,选择一定数量的安全、卫生并且适合年龄特点的物质材料进行投放,并科学合理地使用材料.只有材料投放得好、投放得巧,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而满足幼儿兴趣的材料能促进幼儿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在幼儿数学学习中,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投放适宜的数学操作材料进行全面地阐述。首先,目标起着引领作用,投放的材料要以目标为"本",实现材料与目标的巧妙结合。其次,游戏和情境的创设能有效增强数学区的趣味性,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在区域中妙趣横生。数学区还应根据幼儿能力的差异体现层次性,让不同能力、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操作中均能得到能力的提升。最后,教师投放的材料要让幼儿有自我验证的功能,让幼儿在探索和操作后能体验和享受成功带来的愉悦感。  相似文献   

8.
幼儿建构游戏是幼儿园区域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习惯养成、动手操作、思维发展及多元智能开发等具有重要教育价值,其核心是游戏材料的选择与投放。要从生活与发展,增强幼儿教师建构游戏材料意识;类型与层次,总结幼儿教师建构材料选择方法;适切与时机,精练幼儿教师建构材料投放策略;迭代与升级,建立建构游戏材料持续更新机制四个方面进行材料选择与投放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的益智区是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地方,可以启迪幼儿的智慧,促进幼儿进行不断的探究和思索,让幼儿在交往中成长。在益智区里幼儿通过玩弄和操作教师投放的材料,可以调动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幼儿园益智区投放材料需要具有一定的策略,投放材料是否适宜会影响到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美工区活动材料的选择和投放是幼儿顺利进行美工活动、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影响幼儿美工活动的效果和幼儿的发展。在主题背景下要保证活动材料能发挥其教育价值,促进材料与幼儿有效互动。教师在投放活动材料时,要注重投放的技巧,充分考虑主题的发展需要,随着主题的变化投放活动材料,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层次性、可操作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11.
区域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由教师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活动场地、材料、玩具和学具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通过操作、摆弄、发现、讨论、拼搭等活动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那么,如何在合理有效地进行区域游戏材料地投放呢?  相似文献   

12.
杨照辉 《甘肃教育》2011,(17):91-91
幼儿园活动区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场所之一,如果活动区的设置合理,材料投放适宜,活动区就会成为幼儿最感兴趣的地方,从而对幼儿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提出:幼儿园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代荣 《成才之路》2014,(21):64-65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接触认识世界需要借助相应的事物。因此,在幼儿园中进行实物材料的投放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践操作层面来看,很多材料不能做到常换常新,已经失去了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作用;还有的活动材料单调乏味,不能满足幼儿的内在需求,无法将活动开展得深入有效。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结合相应的主题活动,投放不同的活动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幼儿。一、遵循活动目标,投放材料要具探索性 材料科学有序的投放能够为幼儿的活动给予重要的支撑,提供有效的服务。幼儿活动区域中的材料投放不是率性而为的,而要根据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实际能力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有目的的投放。鉴于此,教师在区域中进行活动材料投放中应该具备一定的探索价值,能够让幼儿积极动手,开动脑筋,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使得幼儿在材料的玩耍操作中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14.
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来实现的,为了更好地实现材料的教育价值,教师选择和投放材料时应以科学有趣、易激起幼儿探究兴趣为基本原则,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兴趣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家长和幼儿的作用,多途径、多渠道地为幼儿提供丰富可变并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教师投放材料需要考虑目的性、层次性、丰富性等诸多原则,本文拟从材料投放应蕴涵教育目标的角度对此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要注重小班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通过设立生活区提供一些培养动手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自我服务能力的操作材料,促进幼儿开展训练,帮助他们早日适应集体生活。文章分析了幼儿园生活区材料投放容易出现的三大误区,通过班级活动中的具体实例,阐述了应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主题和活动情境,在生活区投放可以重复使用的低结构材料。  相似文献   

16.
材料是幼儿学习的"教材",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支架,决定了幼儿生活、学习的可能性和行为,也决定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成效和质量。要真正发挥材料的教育功能,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注意投放的材料对于幼儿的适宜性、材料蕴含的活动目的、材料是否丰富和是否具有层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观察幼儿对数学区的平衡玩具"称称看"操作情况,反思所投放的"学习单"、记录笔、称重材料等区域材料投放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而调整教育策略和材料改进,为幼儿的学习提供适宜的支架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区域游戏是幼儿自主选择、操作、摆弄材料的过程,游戏材料是影响区域游戏质量的关键。丰富而适宜的材料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了活动的条件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游戏材料的投放过程直接影响了幼儿的发展。由于幼儿发展的动态性,必然导致教师在投放区域材料时也必须考虑材料投放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这已经是大家的共同认识。但在幼儿园教育现实中,怎样解决材料投放的动态性问题,却成了老师们都头痛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游戏材料是幼儿获得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的有效载体,科学、有效地投放游戏材料是衡量幼儿游戏质量的重要参数。本研究结合文献法、观察法与访谈法探究高校附属幼儿园混龄班游戏材料投放困境,发现幼儿园混龄班游戏材料投放数量不足、种类单一,挫伤幼儿联合游戏的积极性;轻非物质材料投放,未挖掘出潜在的游戏材料教育价值;游戏材料经常闲置,造成游戏资源严重浪费的局面。影响游戏材料投放的原因在于幼儿园混龄班资金短缺、师资队伍不稳定和管理体制滞后。幼儿园混龄班科学、有效投放游戏材料,应遵循幼儿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性,为幼儿“量体裁衣”;以“幼儿为本”,投放适宜的非物质游戏材料;变“废”为“宝”,使闲置材料有效利用起来。  相似文献   

20.
区域活动材料是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物质基础。幼儿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获得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区域活动材料的合理投放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有利于其各种能力的发展。本文就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就如何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的幼儿有目的地投放活动材料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