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少同学在描写人的外貌时,不管大人、小孩儿,或男的、女的,都是圆圆的脸蛋,乌黑的眉毛,炯炯(jiǒnɡ)有神的眼睛……成了千人一面,没有一点个性特征。请看下面一段外貌描写。我的小表妹,叫陈芳,今年8岁,读小学二年级。她长得挺漂亮,圆圆的脸蛋,乌黑的头发,头上梳着羊角辫,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笑起来有一个小酒窝……这是一段描写小表妹外貌的片断。小表妹的外貌能按照从“长相———头发———眼睛———脸蛋”的顺序写,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但片断中一个突出的毛病就是没有写出个性特征,几乎变成了一个数学的公式:(圆圆的)脸蛋+(乌黑的)头…  相似文献   

2.
外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衣饰、神态、姿态等进行描写。人物的外貌描写.往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一面》中写鲁迅的外貌:“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隶体一字的胡须;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左手捏一枝黄色烟嘴,按炯的一头已经熏黑了;穿着牙黄羽纱长衫。”  相似文献   

3.
外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农饰、神情、姿态等等进行描写。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往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一面》中写鲁迅的外貌:“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隶体‘一’字的胡须;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左手捏一枝黄色烟嘴,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穿着牙黄羽纱的长衫。”这些描写部抓住了特征,  相似文献   

4.
外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衣饰、神情、姿态等等进行描写。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往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一面》中写鲁迅的外貌: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隶体‘一’字的胡须;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左手捏一枝黄色烟嘴,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穿着  相似文献   

5.
不少同学描写人的外貌,不管大人或小孩子,男的或女的,用的都是“圆圆的脸蛋,乌黑的头发,炯炯有神的眼睛……”变成千人一面,没有个性特征。请看下面一段外貌描写。【病文举例】我的小表弟叶圆圆,他今年七岁,读一年级。他长得虎头虎脑,圆圆的脸蛋,乌黑的头发,浓浓的眉毛,一双明亮、炯炯有神的眼睛,笑起来便有个小酒窝……显得挺可爱。【病理分析】这是一篇描写小表弟外貌的片段。小表弟的外貌能按照“长相———脸蛋———头发———眉毛———眼睛”的顺序写,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但片段中一个突出的毛病是:将人外貌变成千人…  相似文献   

6.
画人物的眼睛是刻画人物的好方法,描写人物头发也同样起到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有不少对人物头发的简洁而传神的描写,而使人物栩栩如生的例子。具体说来,对人物头发的描写可产生如下作用。 1.表现人物命运如《春蚕》中写母亲:“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这段话把人物的头发在一年的养蚕期内的变化,与人物劳作相映衬,反映了母亲养蚕的艰辛,揭示了旧中国辛勘劳动的善良妇女的悲惨命运。 2.展示人物身份如《爬天都蜂》中写到:“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这“白发苍苍”是老年人的身份特征。因而推断“他”的“年纪比我爷爷还大。”从这种“白发苍苍”中“我”得到力量和勇气。 3.反映人物品质  相似文献   

7.
赵兰珍 《学语文》2002,(1):15-15
东晋的大画家顾恺之在为人画像时迟迟不画眼珠,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传神写照,正在这个中。宋朝的赵希鹄也有类似的见解,他说:“人物鬼神生动之物,全在点睛,睛活则有生意。”鲁迅先生赞成这样的见解,他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认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的逼真,也毫无意思。”上述见解非常精辟,它告诉我们“画眼睛”不失为描写人物外貌的一种佳法。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一扇扇“窗户”,我们就可以窥见不同人物的个性特点、生活经历,窥见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内心活动,窥见作者的喜怒哀乐,褒贬爱憎。鲁迅先生不仅是“画眼睛”的积极倡导者,而且是“画眼睛”的行家高手,他在短篇小说《药》中、《伤逝》、《祝福》中,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艺术范例。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常犯的毛病之一就是"千人一面"。写同学,女生就是苹果似的脸、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男生就是国字睑、炯炯有神的眼睛……这样的外貌描写既可用于张三也可用于李四,失去了外貌描写应有的作用。毛病之二是面面俱到、求全求齐。往往是,脸上的五官都写到,胡子头发全写齐,结果既浪费笔墨,又没能把人物写活。  相似文献   

9.
染发     
成长的日子对我最大的惩罚,莫过于使那颗感受爱回报爱的心渐渐失去光泽与弹性……一日,妈妈脸上泛着红晕,讪讪地说:“女儿,妈妈……想……染发。”“染发?!”惊呆了的我瞪大了眼睛打量着妈妈的头发:黑中夹杂着几根银丝,那银丝软弱无力的瘫在妈妈头上,发梢稍稍卷起,倦意隐隐。  相似文献   

10.
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鲜明形象,关键在于准确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即人物心灵深处的感情色彩,精神实质。唯此,人物才能显得血肉率满,情感充沛,形神兼备。怎样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抑扬褒贬,情思爱憎,愁闷快慰呢?一、从外貌体会人物内心老舍在《人物的描写》中说:“人物的外表要处,足以烘托出一个单独的人格……”这就是说外貌像把理解人物的钥匙。形神兼备的外貌刻画能够表现时代的特点,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金色的鱼钩》一文说:“炊事班长快40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  相似文献   

11.
师:老师昨天看了同学的一篇作文,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我的弟弟很调皮,很可爱。他长着黑黑的头发,大大的眼睛,扁扁的鼻子,红红的嘴唇,白白的牙齿,多可爱呀。”同学们说这是一段什么描写?生:外貌描写。师:外貌特点是什么?生:黑头发,大眼睛,红嘴唇,白牙齿,扁鼻子。师:人物个性如何呢?生:调皮,可爱。师:人物特点能反映人物个性吗?生:不能。师:为什么?生1:因为外貌描写不生动,不具体。生2:因为人物特点与人物个性缺乏必然联系。师:所以人物个性不明显,不突出,不鲜活。这一节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怎样把人物写活,请大家读一下教学目标。生:1.尝试…  相似文献   

12.
第1训练点外貌描写[写作技法指津]人物外貌描写指对人物长相体态、衣着打扮、神态表情、姿势声音以及某些生理特征等的描写。好的外貌描写应能既抓住人物的外形特征,又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与人物的社会地位、身份、年龄、职业、性别等相符合,切忌脸谱化或干人一面。具体描写时,最重要的是抓住人物外形特征,而忌面面俱到。鲁迅先生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圆他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因此,要特别注重对人物眼睛的描写。其次,除了直接描写外貌,还可适当运用些如对比、比喻、拟人等手法。描写的详略则可根…  相似文献   

13.
人的性格千差万别,外貌就更不是一个模子套出来的了,就算是双胞胎,也会有极细微的差别。可是,许多同学的文章里,写孩子总是“圆圆的脸蛋上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写大人则是“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写老人就是“眼里透出慈祥的神情”,这样的外貌描写千人一面,毫无个性色彩。这些外貌描写上的套话、空话,对表现人物特点根本没什么作用。为什么会这样写?因为自己并未仔细观察,不过是偷懒捡现成,人云亦云。我们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必须建立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才不会落入俗套。鲁迅先生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  相似文献   

14.
十人猜帽     
十个人站成一列纵队,从十顶黄帽子和九顶蓝帽子中,取出十顶分别给每个人戴上。站在最后的第十个人说:“我虽然看见了你们每个人头上的帽子,但仍然不知道自己头上的帽子的颜色。你们呢?”第九个人说:“我也不知道。”第八个人说:“我也不知道。”第七个、第六个……直到第二个人,依次都说不知道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出乎意料的是,第一个人却说:“我知道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了。”答案:第十个人开始说:“不知道自己头上的帽子的颜色。”这说明前面的九个人中有人戴黄帽子,否则,他马上可以知道自己头上是黄帽子了。第九个人知道了九个人中有人戴…  相似文献   

15.
笑掉大牙     
描写人物一学生在稿件中描写人物,喜欢用这样一些比喻: “棕色的头发像巧克力”: “桃红色的脸上嵌着一对芝麻色的眼睛”;“圆圆的鼻子像个奶油小蛋糕”;“樱桃小口”;“嫩藕似的一双玉臂”……半个月后,编辑部退稿了, 并附有一张便笺: “今后写作,请在吃完饭以后……”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又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由此看来,题目对于文章,犹如眼睛之于人,是至关重要的。一篇文章“眼睛”(题目)不好,那是很难反映出其心灵(思想)的。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者李叔德同志,在谈到他的获奖小说《赔你一只金凤凰》时,曾这样说过:“好的题目,就如冠顶明珠,能使通篇文章生辉;差的题目,就象顶破毡  相似文献   

17.
“嘻嘻嘻……”“哈哈哈……”教室里的笑声一阵接着一阵。老师敲了敲黑板,大声说:“静一静!静一静!下面谁还要读?”“我!”“我!”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都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杰作”。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是我们在上作文课。由于大家普遍的毛病是只会作静态的人物外貌描写,而在故事情境中写不好人物和外貌,有的时候还忘了写,所以今天老师特别训练我们在特定的情境中描写人物的外貌。老师先详细地给我们指导了一番,就叫我们每人写一段,然后再当众朗读。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老师想了想,说:“郭乐,你来读。”郭乐拿着本子,利索…  相似文献   

18.
问:在小说《少年闰土》中,鲁迅先生对闰土的外貌描写——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虽寥寥数笔,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请问,这样简约的人物外貌描写是否就是他所强调的画眼睛的表现手法?答:我以为正是这样。鲁迅先生曾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  相似文献   

19.
在听写生字“鸟”后,我发现学生写第一笔撇太长了,超过了第四笔竖折折钩。我把学生的错字写到黑板上,让学生观察错在哪儿。学生很快就抢答,头发太长了,把眼睛遮住了,要给它剪头发……是的,在学习生字时,我把此字作为象形字来教,帮助学生记忆。如第一笔撇就像小鸟的小嘴,也像是小鸟头上的头发,中间的一点就像小鸟的眼睛,最后一笔就像小鸟的尾巴,我还提醒过学生要注意撇不要太长。当时就有学生说写太长了就会把眼睛挡住,会看不见。我表扬这孩子很聪明,说得很好,让学生在写作业时特别注意不要把撇写得太长遮住眼睛,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记住。时…  相似文献   

20.
光头大侠     
pú〕珈〔jiā〕的头在班里是一道风景,因为他是光头。一摘帽子,教室里就会亮起一道闪电。老师皱着眉头说:“璞珈,我命令你把头发长出来!”“我、我……”璞珈此时就挠着光头,为难地说,“不是我想长,就是一长头发头皮就发痒,痒得很厉害呢!”老师说:“那你不会让爸领你到医院看看医生?”“看医生了,可就是治不。”璞珈拍拍光脑壳说,我多次在头上写下‘头发快来’,可头发就是不听我的令。”结果,同学们被逗得哄大笑。“还有,我曾经求巫师给一包魔粉。”璞珈一脸神秘说,“我抹到头上,念动成长故事咒语,可魔粉一点儿也不好用,一根头发也没长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