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纵观中阿关系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双方交往从最初的政治层面逐渐扩大到经济、文化等领域,继续拓展和深化中阿合作不仅能够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更能实现中阿互利共赢。通过运用历史追踪和实证分析的方法,统计7个典型的阿拉伯国家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交往频次,比较分析中国在不同时期与主要阿拉伯产油国和非产油国的交往侧重点,认为中国与产油国苏丹、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在能源方面的合作既有历史上双边政治关系密切的原因,也有加强中阿战略合作需要的考虑。  相似文献   

2.
张謇与袁世凯结识于登州庆军军营,份属师生。张謇曾举荐袁世凯,也曾负气断交。二人在甲午战争时期复交,清末立宪运动时期通力合作,建立政治同盟,促成清廷预备立宪。辛亥革命时期张謇极力拥护袁世凯攫取最高权力,并在1912—1915年的袁世凯政府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袁世凯复辟帝制,张謇断然弃袁而去,一心从事实业、教育。二人的交往合作长达36年,对清末民初的政治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晁补之是苏轼最早的入门弟子,两人交往二十多年。他们对文学的共同爱好与追求,对人生生活的基本理解,相似的政治理想与仕宦经历,以及对楚骚文化和陶渊明诗的相同喜好,是保持两人交往和情谊的主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人们也进入了全球化交往的时代。现时代的交往呈现出许多积极的特征,同时也使现实交往中的人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只有将交往问题的研究提高到交往理性研究的高度,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真正解决交往的困惑。21世纪以来我国交往理性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关于哈贝马斯交往理性内涵的解读;二是关于交往理性能否以及如何承担起对分裂理性整合的问题;三是关于交往理性能否构建理想交往社会的问题;四是关于交往理性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5.
四五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尚处于初级阶段,但他们已开始交往,并能在交往中体验到多种情感。交往和合作是高素质人群的基本素质,良好的合作交往能力也是孩子幸福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幼儿园及其教师应营造良好氛围,为孩子建立宽松和谐的同伴关系;拓宽多种渠道,提供孩子交往合作的机会;针对幼儿特点,教给孩子合作的方法;通过游戏体验,强化孩子的交往兴趣。  相似文献   

6.
任何形式的中外交往都必须以语言文字的沟通为前提,而中西方在语言文字上和文化心理上的巨大差异和隔阂必然导致中西交往间有意或无意的曲解和误会。晚清时期,民间的洋泾浜英语仅停留在肤浅而实用的层面上,在中西双方缺乏相互尊重、善意和理解的情况下,他们之间的交往必然存在障碍,曲解和误会甚至纠纷时有发生。国人在吃尽了苦头之后,终于开始开办自己的外语学校,并开始认真研习英语及其文化,以应外交和自强所需。对英语在近代中西交往中的作用进行解构,不只是语言本身的课题,它更涉及到思想意识、社会文化乃至外交政治层面。这对于我们理解那段历史、理解语言与交流之间的关系以及正确处理当今的中外交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几乎公认,我国历史上有过两次文化输入,一次是汉唐时印度文化随佛教输入中国,一次是近代西方文化的输入。其实在这两次文化输入中间,还有一次鲜为人知的重要的文化输入,那就是历经唐、宋、元三代的阿拉伯文化的输入。这次输入并不亚于印度文化的输入,它包括经济、政治、宗教、科技诸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如李约瑟言,公元3世纪到7世纪末是中印交往的伟大时代,8世纪到13世纪末是中国和阿拉伯交往的伟大时代。唐宋元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阶段中,封建社会经历了繁荣及稳定发展的时期,各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而在这个时期欧洲文化仍处于“黑暗时期”  相似文献   

8.
幼儿期是人类社会性的最初阶段,他们将来能否适应社会,能否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能否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时期的生活经验和教育。然而合作交往能力作为未来社会人必备的基本素质,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幼儿时期正是一个人健全人格形成的初始阶段,其中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对于其健全人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强调了要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因此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交往能力是幼儿早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相似文献   

9.
网络的发展,使数以亿记的人都参与到网络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网络文化.当代大学生是有个性、有理想、有主见、成熟早的一代.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速度很快,也就更容易融入到这个新的世界、也是最容易受到网络文化影响的.这种影响在当代大学生的内心逐渐产生了作用,影响着他们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观.本文从网络文化性质和当代大学生特点入手,分析了网络文化影响他们的正反两方面的因素,并从网络文化会对大学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影响的途径有那些,如何教育和培养他们具有强政治鉴别力避免消极影响等方面,建立正确政治观作出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党外交在指导思想上经历了从革命外交到和平外交的转变过程,在党际交往的对象上由与一种类型政党的交往发展到与多种类型政党的交往,在交往的内容上从侧重于政治领域逐步扩展到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尊重政党政治的多样性和政党格局的多样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国际环境,以党际关系推动国家关系的发展,通过对话交流治党治国经验和磋商重大国际问题,增进相互了解和促进对外经贸合作,加强多边接触与合作等已成为新世纪中国政党外交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1.
在苏门文人中,李之仪与秦观之间交游比较密切。二人经常有诗文赠答,从中可以勾勒出他们交往的整个过程。总体来看,二人交游以元祜元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二人相知、相识阶段;后期交游主要在京师,且表达出共同归隐的愿望,但是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这个愿望最终没有实现。  相似文献   

12.
陈衍与何振岱相见恨晚、相邻往还、偕游山水、结社吟咏、里居修志,两人志同道合,结下友谊;后失和断交,其原因颇为复杂,或将成历史谜团.  相似文献   

13.
丁文江是我国地质事业开创时期的拓荒者,喜欢谈政治的兴趣,让他和胡适走在一起.他们在工作中互相帮助,特别是处于逆境时互相宽慰和鼓励,成为一生难得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14.
娄丽芝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4):13-17,34
15世纪全球有过三次大的航海活动,即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和西方哥伦布、达·伽马的航海,比较而言,郑和航海较后者时间早、规模大、给世界人民带来的是友谊和进步,而哥伦布、达·伽马的航海则是进行殖民掠夺,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的是深重的灾难。同时,由于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的不同原因,中西航海活动的目的、性质及后果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金晓邨(金景芳)和金静庵(金毓黻)是我国著名的东北籍历史学家和文献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工作关系相识、相知,进而结成"甘苦与共,学兼师友"之谊。文中根据二人关于彼此交往之记述,对两位史学名家之间之交谊作了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16.
宋琬与施闰章均为清初著名诗人,号称“南施北宋”,两人遭际不同,诗作风格也迥异,但两人友谊深笃,一生中虽然相聚时间无多,但两人诗文往复,友情越时日而无衰,两人相知相契,相慰相藉,交游的诗文即丰富了清初诗坛的创作,也谱写了人间友谊的篇章。  相似文献   

17.
林纾与陈衍     
林纾与陈衍同是近代福州的两位文化名人,他们的志行和学问,既有许多共同之处,也存在差异,既有珍贵的友谊,也存在许多争议。文章从他们的爱国热忱、弘扬传统、诗歌成就、“实业”救国等方面进行学术比较,以期对了解近代文学,寻思那个特定时期和环境中的文化理念乃至历史风云,提供点滴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巨鹿之战"为巨鹿文明增添了历史神韵,也影响了张耳和陈馀的人生。战前的张耳、陈馀志同道合,为理想积极谋划;巨鹿一战,朋友疑忌,反目成仇;战后的张耳、陈馀分道扬镳,皆欲杀对方而后快。张耳、陈馀的人生经历和友谊破裂引发后人对友谊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9.
从三方面对元白唱和诗与欧梅唱和诗在题材内容上进行了比较。认为欧梅唱和诗与元白唱和诗都有表现现实政治的内容 ,但欧梅唱和诗显得淡漠平和一些 ;在表达友谊方面 ,欧梅唱和诗在以悲情寄怀的一般模式外 ,强化了以文交友的内容 ;在描写世俗方面 ,欧梅唱和诗直接受到元白的启发 ,欧梅对唱和诗社会功能认识的深化 ,也极大地拓展了世俗化题材。欧梅唱和诗在题材内容上对元白的继承、超越和创新 ,反映了唱和诗这一特定文化载体在题材内容上的某种稳定性 ,同时 ,也体现了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及其文人心态对唱和诗创作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大钊和章士钊交谊深厚,他们不但经历了在日本的相识、相知,而且经历了在北京的互助合作。尽管后来因为政见分歧二人分道扬镳,但他们的私人挚情仍然俨如清塘,清澈可鉴。这段交谊既是美好人性的展现,也彰显了二人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