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被"字句和被动句是相互交叉、部分重叠的关系;在含有被动意义的"被"字句中"被"的属性为表示"遭受"义的特殊动词;在新兴的"被+双音节词"结构中也涵盖了"遭受了令人无奈的事情,不情愿地接受这种事实"的意味。  相似文献   

2.
汉语被动句中"被"的属性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有学者认为"被"是表示遭受意义的动词,"被"字句是以"被"为主动词的主动句。但是我们分析失语症患者的语言理解后发现,他们对实意动词和主动句的理解与正常人没有差异,但是对功能语类的理解却出现巨大的偏差和缺失,这一特征与失语症患者被动句的理解偏差和缺失表现出一致性,说明"被"不是实意语类而应当归属于功能语类。  相似文献   

3.
"被"字句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泰国学生在习得汉语"被"字句时所出现的偏误,主要表现在遗漏、误加和误代几个方面,针对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被"字句所产生的偏误,教师应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及时予以强调和指导,以便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汉语的被动表达。  相似文献   

4.
"被"字句和被动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被"字句表示被动这一说法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怀疑,本文从分析"被"后名词性成分的论旨角色入手,结合与其它语言被动结构的对比分析,发现从类型学的视角类看,"被"字句所表的各种语义都可以被纳入广义上的被动范畴。  相似文献   

5.
汉语语法学界素来关注被动式,近代汉语"吃"字被动句亦不例外。诸多学者以"吃"字被标的用字、来源、句式结构的考察上作为着力点,对"吃"字被动句进行全方位探讨。文章从"吃"、"喫"、"乞"三字的关系、"吃"字句表被动的来源、"吃"字被动句与"被"字句的比较三个方面对"吃"字被动句再探讨,考察其用字、来源和发展过程中与"被"字句的差异。"遭受"义动词是汉语被动关系词的来源之一,也反映了汉藏语系内部语言被动关系词的发展线索。  相似文献   

6.
从《西厢记诸宫调》和杂剧《西厢记》的被动式比较中,看200年间表被动的介词的变化和在唐以后被广泛用于表被动的“被”字句的形式及发展趋势,并对“被”字句中的特殊“被”字句在两部作品中被较广泛应用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功能"再造"理论对"被"字句的生成进行了新的探索,认为汉语的"被"字句不是通过移位生成,而是通过"纯粹合并"生成。长、短"被"字句具有不同的生成模式,长式"被"字句中"被"字后面的名词是动词功能"再造"的结果,不能随意省略。"被"字句中的动词和中心语可以功能"再造",它们的性能和特征恢复后,通过多次选择扩充原有生成式。  相似文献   

8.
被动句中的接应代词是汉语生成语法研究的一个难点和热点。接应代词合法出现在被动句中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接应代词受到句首名词短语的约束,接应代词与表施事的名词短语要同时出现,接应代词后要出现一个补语成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接应代词在"被"字句中的句法地位。  相似文献   

9.
何鑫 《现代语文》2006,(9):127-128
零主语"被"字句简称"零被句",是近代汉语中一类较为特殊的句子.俞光中在《零主语被字句》(1989)一文中,将其定义为:"被"前没有被动受体,句子没有主语(不是省略)的两种被字句.这两种"被"字句分别是:R1(被一人抱住刘知远);R2(正在途中,被鲁智深要行便行,要歇便歇,那里敢扭他).俞氏还指出,R1"被"表动词被动,因此是被动句;R2"被"不表示动词被动,因此是被字句但不是被动句.换言之,"零被句"从语义角度可分为表被动关系的被动句和不表被动关系的"被"字句两种.  相似文献   

10.
"由"字句、"被"字句在语义、句法、语用上都有所不同。在语义上,"由"字句指向施事成分,表达过程义、行为义,"被"字句指向受事成分,表达结果义和动作义。在句法上,"由"字句与"被"字句在动词形式、否定形式、主动被动式等方面都有不同之处。在语用方面,"由"字句更倾向表示未然体、主观态度,而"被"字句更倾向表示已然体、客观事实,同时"被"字句更多地表示消极色彩。  相似文献   

11.
媒体中“被”字句的新用法越来越多,“被”字句出现了新的用法而其他表被动的形式却没有这种用法“,被”字句的这种用法已不仅仅表示被动,它还有语用上的特殊含义。本文将从被动句和“被”字句的发展“,被”与“叫”“、让”“、给”的对比“,被”字句新用法的语用价值等角度分析媒体中“被”字句的新用法以及其他标志词没有出现这种用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汉语的"被"字句不是通过移位生成,而是通过"纯粹合并"生成。汉语动词被动化的基本结构可以表述为:……被VP……。长、短"被"字句具有不同的生成模式,短"被"字句是汉语"被"字句中的基本式,长式"被"字句中"被"字后面的名词是动词功能"再造"的结果,不能随意省略。  相似文献   

13.
首先阐明"被"字的含义,介绍"被"字结构的历史沿革,并试图探索出"被"的词类归属;然后简要探讨"被"字句和被动句的内在关系,剖析"被"字句常见类型,并借用最简方案的理论知识,对三种常见"被"字句的生成作了简单推导。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汉语动词被动化理论对“被”字句的生成进行新的探索,认为汉语的“被”字句不是通过移位生成,而是通过“纯粹合并”生成。汉语动词被动化的基本结构可以表述为“……被VP……”。长、短“被”字句具有不同的生成模式,短“被”字句是汉语“被”字句中的基本式,长式“被”字句中“被”字后面的名词是动词功能“再造”的结果,不能随意省略。汉语“被”字句中的其他典型结构可以解释为,以初级收敛为前提,由动词进行功能“再造”后而产生的VP重新参与被动化。  相似文献   

15.
《庐山远公话》中“蒙”字句、“被”字句都是典型的被动句,将二者从作用、用法等方面子以比较,找出共性和区别,进而给“蒙”字句正名,立为积极被动句,而将“被”字句称为消极被动句。  相似文献   

16.
攀枝花本土方言是指攀枝花市农村县区居民的口头语言。本文介绍攀枝花本土方言被动"着"字句和处置"给"字句。普通话的"被"字句,在攀枝花本土方言中常用成"着"字句,普通话中的处置句在攀枝花本土方言中常用成"给"字句。通过这两种句式可以了解攀枝花本土方言在语法方面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7.
受事主语句和被动句的界限一直混淆不清。我们根据有无"被"字把主语是受事的句子分为受事主语句和"被"字句两类。在语义上,受事主语句表示一种状态。其主语具有定指性或周遍性和非施事性;其谓语主要是对主语的状态进行描写说明,这在句法上有一些形态标记;谓语和受事主语之间存在一定的语义指向关系。  相似文献   

18.
汉语"被"字句由于本身复杂程度高、习得难度大,使其成为泰国学生汉语习得中的一个难点问题。造成中高级阶段泰国学生汉语"被"字句习得偏误的主要原因既有"被"字句自身的,也有学生学习和教学方面的。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的"被"字句是一种在意义和结构上都非常有特色的动词谓语句,而网络新创的"被"字句则是网络上迅速流行起来的另类的表达方式。两相比对,现代汉语的"被"字句与网络新创的"被"字句在语料来源、构成类型及表意特点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本文试着对此做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通常根据有无"被"字,把主语是受事的句子分为受事主语句和"被"字句两类。受事主语句是汉语中常用的一种表达句式,有自己的使用环境和表达功能。在日常言语交际中,为了满足上下文语意和结构上的要求,经常使用受事主语句,这使它的使用频率高于"被"字句。这两种句型虽存在一定的转换关系,但彼此表达的意义不同。"被"字句表示主语受到的处置或影响,受事主语句则主要用来说明、描写主语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