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旗人子弟创作的子弟书内容丰富,不乏对清代中晚期社会现实的描写。在描写当时的饮食现象时,涉及到一部分流行小吃。对这些流行小吃进行研究,不但可以深入了解当时普通人群的饮食嗜好,而且可以了解当时的饮食文化心理。通过揭示其文化意蕴,为今天更好地继承、发扬光大这些流行小吃提供文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从古至今饮食和人类生活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一个国家、民族的饮食文化不仅能体现这个国家、民族的特征,也是这个国家、民族人民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趣的体现。可以说,日本的文化对其饮食文化有着深远影响,对其进行探讨其实也就是从饮食的角度对日本文化进行探讨。一、日本的国家文化文化通常有高等和大众之分,高等文化往往建立在大众文化的基础上,而大众文化则往往更加被人  相似文献   

3.
文化和精神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以农业为本的国度,食物对于中国人来说意义非凡。在长期的食生产和食生活过程中,形成了不同形式的饮食风俗,这些饮食风俗又深刻体现着"人民创造历史"的文化性和精神性。探寻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和饮食精神,有利于当今人们更好地了解历史,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跨文化角度对中西饮食文化进行对比研究.饮食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饮食文化.中西饮食沿着各自不同的道路发展起来,传统的西方文化是一种畜牧文化和海洋文化,中国是一种农耕文化和陆地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其中饮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文章着重从饮食观念、宴会礼仪、饮食内容等方面寻找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饮食文化通过跨文化的交流,将会博采众长,不断完善发展,并实现中西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5.
贡佳  耿非非  周瑾 《考试周刊》2014,(97):21-21
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饮食文化在观念、材料、外形、来源和类别方面都有区别。文章主要介绍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解释了中西方饮食文化在观念、饮食方式、规范、餐具等方面的不同,并且对这些方面进行了对比。通过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可以加深对西方饮食文化的了解,从而理解中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有助于跨文化交流和沟通。  相似文献   

6.
子弟书是清代中后期盛行于京沈两地的一种曲艺形式,其文本具有明显的叙事性,是了解清代社会与民俗文化的重要文学文献。21世纪以来子弟书研究有很大进展,包括文本搜集整理及版本研究、子弟书渊源及其作家作品等考证阐释、子弟书与其他文艺形式的比较研究、子弟书的审美特征及其文学性研究、子弟书语言艺术及其审美特征研究、子弟书的民俗文化研究等。对新世纪的子弟书研究作系统综述,有助于给子弟书研究的创新以客观全面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史记》中的宴会蕴含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和礼仪规范,深度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变迁和演化。其中,从宴会中的肉类、瓜果蔬菜类和酒类食材,到宴会中的宴席礼仪及饮酒文化,都有翔实的论述与记载。这些宴会饮食在反映社会历史演变、显示民族风貌多元性和构成人类文化的有机部分等方面,展现了《史记》饮食文化在历史演变中的重要意义,在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彭毅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5):14-16,21
饮食是无声的文化,它是一种从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为社会整体所集体认同的饮食观念和行为,是了解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本文通过对汉阴饮食文化生成机制、饮食结构及类别、饮食礼仪等方面的介绍和分析,展现了汉阴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9.
饮食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民族缔造了不同的饮食文化,所以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中西方国家对饮食的观点和态度、饮食内容以及饮食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本文主要探讨了中西方国家在饮食观念、材料、器具等方面的跨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0.
陈萍 《文教资料》2011,(35):35-36
饮食是体现云南独有少数民族文化和风情的重要方面,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习惯,民风民情,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因此,在对外交流中,了解、传播和口译这些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是继承和弘扬云南独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