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廿二史札记》含有大量特色鲜明的史学评论内容。知人论世的原则,经世致用的标准,比较方法的运用是其史学评论的主要特色。《廿二史札记》在史学评论上的成就弥补了考据方面的不足,奠定了赵翼在清代史学上的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2.
论赵翼的历史观与治史方法丛静赵翼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他与清代钱大听、王鸣盛齐名,并称为清代考据学派三大家。《甘二史札记》是集中反映赵翼史学成就的代表作。赵翼虽然处于康乾之际清朝文化专制极为残酷的时期,但他能不拘泥考据,更侧重对史事的评论分析,使他的成...  相似文献   

3.
赵翼治史深受考据学风的影响,在治学特色与方法等方面亦与钱大昕、王鸣盛有相同之处.三者相较,钱氏、王氏着意于文字词语的音韵训诂,史料文献的辑校订补,名物掌故的训释疏通,地理典制的梳理考证;而赵翼则怀史学经世的旨趣,善于从宏观角度探求历史时势的变化和盛衰之故,进而阐发史实背后的历史通则.赵翼治史固然独具特色,但与乾嘉考据史学仍为同道,属于乾嘉考据史学的别派.  相似文献   

4.
试论赵翼对《史记》、《汉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汉书》作为纪传体通史和断代史的开山之作 ,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二书关系密切。但二书作者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其著作中也出现了一些有分歧的、甚至错误的记载。清代考据学家赵翼在其著作《廿二史札记》中 ,对《史记》、《汉书》以及二书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 ,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对推动后人的研究工作 ,颇具启迪作用。笔者深入分析和总结了赵翼的研究成果 ,并对其考证中的疏漏也做了补证。  相似文献   

5.
考察清代史学思想的发展演变,不能忽视汉学、宋学与史学的交互作用。由于汉学、宋学时而斗争,时而合流,影响到清代史学,也就表现出时而重考据,时而又偏重义理的情况。在汉学影响下,清代史学出现了与宋明史学迥然有别的风貌。史学领域重考证、轻议论的治史风格逐渐形成;学者移汉学治经方法以治史,丰富了治史方法;《春秋》笔法,以正统论史,以“天理”、“心性”论历史盛衰遭到拒斥。汉学对清代史学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同时,清代史学也以自身的原则和方法影响着汉学和宋学,拯弊纠偏,在“资治”的层面上引导清代学术思潮向史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清乾嘉时史学的特点是考据学占据统治地位,学者们只从事具体的研究,只考史而不敢论史,埋头于故纸堆中,搞烦琐的考证,研究领域十分狭窄,史学家的聪明才智被引向对古文献的整理、诠释上去。赵翼史学虽也受这一时代思潮的影响,未能摆脱其束缚,但是他能集辞此事,用归纳法进行比较研究,以观盛衰治乱之源,不局促于狭义的考证,在考据之风弥漫学术界时,他独树一帜,举起经世的大旗,将其所写的《廿二史劄记》比为“顾事林《日知录》,谓身虽不仕,而其言有可用者,则吾岂敢”。委婉地道出他继承顾亭林以来的学术经世思想。赵翼字云崧(一作耘松),号瓯北,清江苏阳湖(今常州)人。生于雍正五年(1721年),卒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出身贫寒,  相似文献   

7.
赵翼十分重视对明代历史的总结,他的《廿二史札记》等著作探讨了朱元璋明朝建立和灭亡的原因,对明朝初年的吏治给予了高度评价,代表了赵翼史学的特色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月,孙权与刘备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曹操放弃江陵,退守襄樊,占据荆州北部,孙权和刘备则占据了荆州中、南部地区。不久,孙权与刘备就因争夺荆州引起纠纷,并由此产生了“借荆州”之说。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撰有“借荆州之非”专条,力驳借荆州之说。为了使于对问题的研究,现将赵翼“借荆州之非”的原文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9.
钱大昕(公元1728—1804年),,江苏嘉定人。清代乾嘉考据学家的代表之一,他所著《廿二史考异》和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被看作考据史学的三大代表作品。除考史外,钱在音韵、训诂、算学、天文、金石等方面的也很有成就。传世著作有《潜研堂文集》、《潜研堂诗集》、《廿二史考异》等。钱大昕同时也是一位社会实践家。  相似文献   

10.
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评述文学理论的著作,其中的《史传》专论史学,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系统评论史学的专篇。本文从“论史学之起源和演变”、“论史学之社会功能”、“论撰史之原则和态度”、“论史书编纂之方法”、“论史家著作之优劣”、“论编年纪传二体之得失”等方面,对《文心雕龙.史传》的史学成就进行梳理和辨析,着重探讨其在中国古代史学上的贡献,并探析其在史学评论上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