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孙志刚 《宁夏教育》2014,(11):28-29
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对于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和挫折、顺利完成学业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至关重要。为了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可以使用以下策略: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归因方式;提醒学生采用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注重环境的熏陶作用,用名人传记激发学生的斗志。  相似文献   

2.
大凡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学习自主性都比较强,甚至会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自身形成一种内在的推动力--学习的内驱力,而大多数后进生缺乏人生理想,前进没有方向,通常是得过且过混日子;有的虽有一定的理想与目标,但是不知道理想与目标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还有的因为行为习惯的养成比较差,因此导致自信心极度缺乏,觉得自己这样不行,那样很笨,因而无论做什么事都很被动,生怕被人嘲笑,看不起,甚至自暴自弃.心理学家赞可夫曾经这样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差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针对这一群体的心理特点,我们提出了"激励法"在后进生转化中的应用,多多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让"后进生"在激励中前进.  相似文献   

3.
位于马斯洛"需要金字塔"顶端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成为理想中期待的人物的需要"。情感教育理论家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成为自我得到充分实现,最终拥有理想自我的人。21世纪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越来越多地呼吁关注学生个体的自我需要。激励学生挖掘自我潜能,促进学生提升自我价值,是发挥语文育人功能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高效生态课堂的重要目标。优秀的语文教师,就是要努力唤醒学生  相似文献   

4.
邵山 《班主任》2002,(12):39-51
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一种心理过程。自我激励是自己鼓励自己无限地坚持下去。生理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我激励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威力,是因为人们在进行自我激励时,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会  相似文献   

5.
激励教育在德育中的育德作用及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强烈的成就动机,是缺乏内在激励.在现代心理锻炼中自我激励可以提高行为目标,可以强化行为动机,可以修正行为轨迹.自我激励的方法有立足现在,挑战自我;树立远大理想,调高奋斗目标;榜样激励;积极的自我暗示;积累成功;用格言、座右铭激励自己.我们要爱生活、爱自己,不断激励自己.  相似文献   

6.
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自主学习有四个基本要素:自我指导、设定目标、自我监控和自我强化。自我指导是学生通过对自己讲恰当的语句以引导和调节自己的行为。目标要具体,要有一定挑战性。自我监控通过完善自我评价和自我记录进行。学生达到标准须自我强化并加以激励。  相似文献   

7.
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一种心理过程。自我激励又是一种内滋激励,即自己鼓励自己无限地坚持下去。 生理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我激励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威力,是因为人们在进行自我激励时。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会调动多种积极因素。产生神奇的作用,而  相似文献   

8.
校园币能激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获得成功体验;能巧妙地提醒学生向新的目标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个体自觉的职业规划意识,是基于现实的需要,对照专业发展的要求,而形成的自己未来发展目标的认识,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个体心理的反映。它对个体起着导向、激励、规划、维持、调节与监督的作用。青年教师由于“职业”和“阶段”的特殊性,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薄弱。加强青年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培养,对形成专业自我、激发理想追求、挖掘自我潜能、加速自身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我激励就是通过一定的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使自己的思想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从而富有激情地面对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达到理想中的效果。正是由于自我激励的重要作用,当学生情绪处于低谷、遇到挫折、信心不足或自卑失落时,有效的自我激励有助于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成为走向成功的内能。极兴奋的状态从而富有激情地面对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宁 《教师》2011,(24):23-23
自我激励就是通过一定的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使自己的思想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从而富有激情地面对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达到理想中的效果。正是由于自我激励的重要作用,当学生情绪处于低谷、遇到挫折、信心不足或自卑失落时,有效的自我激励有助于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成为走向成功的"内能"。极兴奋的状态从而富有激情地面对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丁松林 《农村教育》2006,(12):51-53
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个体自觉的职业规划意识,是基于现实的需要,对照专业发展的要求,而形成的自己未来发展目标的认识,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个体心理的反映。它对个体起着导向、激励、规划、维护、调节与监督的作用。青年教师由于“职业”和“阶段”的特殊性,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薄弱。加强青年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培养,对形成专业自我、激发理想追求、挖掘自我潜能、加速自身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很多研究表明,创设自我管理的空间,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有效手段。基于这种认识,我们通过推行自我激励卡、自我实践卡和自我关注卡等“三自”教育卡,构建起“目标—实践—超越”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一、实行自我激励卡,借助明确的目标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助人自助和自我教育,在于唤醒学生的自觉性,让学生燃起希望的火花,启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所以,我们首先通过实施自我激励卡,引导学生自己制定目标、…  相似文献   

14.
吉兆麟 《教育与职业》2007,(32):140-141
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即个体自觉的职业规划意识.它是基于现实的需要,对照专业发展的要求而形成的对自己未来发展目标的认识,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个体心理的反映.它对个体起着导向、激励、规划、维持、调节与监督的作用.青年教师由于"职业"和"阶段"的特殊性,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薄弱.因此,加强培养青年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对形成专业自我、激发理想追求、挖掘自我潜能、加速自身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教师培训要"有的放矢"。要确立教师的伟大理想和未来愿景,并把这一教师的最终鹄的作为起点,激励自己一生的幸福行走,缔造自己富于理想的现实生活;要因应教师职业的文化特质,以独特而丰富的教师文化活动,提升教师的文化品位,进而潜移默化、更深远地影响他们的教育行为乃至日常生活格调;要依循教师成长的内在脉络,指导青年教师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盈科而进,渐臻胜境;要引领教师自我规划、自我负责、自我塑造和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同一性的建立过程是正确认识自我、客观分析环境、个人成长经历以及未来成长目标整合的过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当代大学生在对自我的理性认识,自我价值的综合认定中,明确自己理想的职业发展道路,并依据自己的确定理想目标,不断审视自我角色,增强自我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与大学生同一性的确立是统一的。以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式帮助学生顺利建立同一性,避免同一性危机,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自我激励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我激励就是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坚持正确的信念,对自己进行自我肯定、自我鼓励,使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发挥积极调控作用。自我激励是战胜消极因素的动力,是催人奋进的强大动力。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与家庭往往偏重于学生的考试成绩,使一大批学生因学习困难、成绩不佳而失去信心。单一的、片面的评价手段,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自信心,影响了他们潜能的发挥。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昂着阔步做人,是心理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内容。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激励的能力呢?1.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是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前提多给学生提供自…  相似文献   

18.
理想是我们人生前进的目标,它激励着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努力、不断超越。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理想”代表着自己的梦想和未来,是一个神圣的词语。对于“理想”,他们有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学生的理想是什么?他们对理想有怎样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理想是我们人生前进的目标,它激励着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努力、不断超越。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理想”代表着自己的梦想和未来,是一个神圣的词语。对于“理想”,他们有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学生的理想是什么?他们对理想有怎样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近20年来,国内外专家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日益关注,其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如何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学习者把握自己的学习,即在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能力。制约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因素主要有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让学习者了解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改善学习者的社会学习环境,真正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