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论邓小平的德育系统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的德育思想立足于社会大教育、大德育观,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德育的地位、目标层次、内容体系、途径方法及管理评估等方面的问题,是对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的新发展,为构建新时期德育系统化,增强德育实效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德育思想与高校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十分重视德育。改革开放以来,他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实际需要,多层次、多角度地阐述了新时期的德育思想。邓小平的德育思想是新时期德育工作实践的根本指导思想。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对高校德育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于我们以邓小平德育思想为指导,作好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德育观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邓小平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邓小平德育观不仅科学地阐明了对新时期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基本看法,而且在德育战略、地位、目标实效、队伍、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上,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科学德育观,为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德育理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邓小平德育观来自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现实的指导作用,对当前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关于德育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德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在新时期德育工作实践的理论概括,也是党在整个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德育工作方法论更是其整个德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德育工作不仅要有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原则,而且还要有科学的方法。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正确的主张必须与良好的工作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因此,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新时期德育工作方法论对于做好新时期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我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把马列…  相似文献   

5.
张红梅 《教师》2011,(5):8-8
德育是我国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使命,是大学生良好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此,不断改善和解决大学生德育中存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德育的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德育理论和实践具有社会本位的传统特征,即片面地以社会发展遮蔽人的发展,造成“人学空场”的弊端。德育与人的陌生与隔离,使其不仅实效低下,而且由于其与“人的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相悖,迫切需要改革。在对德育的社会本位这一传统反思的基础上,人本德育理念和实践模式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顺应我国新时期时代发展的需要,人本德育理念和模式有必要也有可能成为现代德育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邓小平德育思想是对毛泽东德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德育工作实践的根本指导思想。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于我们以邓小平德育思想为指导,做好新时期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德育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在邓小平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德育,他对新时期的德育。作,从理论上作了很多精辟论述,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独有建树。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德智体全面发展和“两有”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为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这是新时期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密切,二者可以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相得益彰。我们要在德育理念、德育方法、德育过程和德育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构建新的高校德育工作模式,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之一。传统德育的种种弊端造成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和谐,心理分析理论为新时期改善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方法论武器。新时期大学生德育工作应以服务于和谐社会为贯穿德育的灵魂主线,以心理分析理论中的价值性要素为切入点,实现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