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费德勒与纳达尔法网决赛3次颠峰对决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费德勒06、07、08年法网决赛技战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费德勒在一发成功率、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非受迫失误、接发球得分率、破发成功率以及总得分上都不如纳达尔。因此,费德勒在面对不断提高的纳达尔时,在追求快节奏的情况下保证稳定性。同时,为我国选手参加法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14年纳达尔在法国网球公开赛决赛的技战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一发成功率、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接发球得分率、非受迫性失误是纳达尔取得胜利关键因素,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纳达尔取得胜利的又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文献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纳达尔在2014年法网单打比赛中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纳达尔在发球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保持着高效发球得分率;在接发球方面有着快速的判断、稳定的心理素质,接发球成功率很高,说明纳达尔的接发球进攻能力强,高效的破发成功率也说明纳达尔把握机会的能力很强;在比赛时以底线作为主要阵地,发挥自身优势,发挥自己击球力量大和角度刁钻,旋转强和落点准的特点;网前进攻意识不强,得分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世界男子网球单打前三名选手在大满贯比赛中的数据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位球员在ACE球、一发成功率、破发率、上网次数、网前得分和制胜分上具有差异性;德约科维奇一发成功率、二发得分率、接一发得分率、非受迫性失误和制胜分主要受场地类型的影响;费德勒双误、一发成功率、一发得分率和网前得分主要受场地类型的影响;纳达尔接发球得分率和网前得分率主要受场地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11年李娜参加的三大满贯赛事中发球、接发球、相持球、网前技术等竞技表现进行分析,总结李娜在不同类型场地技战术打法特点。结果表明:李娜在三种场地一发落点分布相似,以内角和外角为主,中路发球较少。在平分区一发主要发向外角,且得分率最高,二发以中路和内角为主;在占先区一发主要发向内角,其次是外角,中路发球使用最少,二发主要是外角。三次大赛李娜接发球赢球率分别为:澳网>法网>温网;接发球的落点与角度较好且具有攻击性,接发球质量明显好于对手。其底线相持球能力较强,技术越来越全面。  相似文献   

6.
找出纳达尔与德约科维奇两位运动员在不同场地上技战术的特点,为广大网球爱好者提供理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纳达尔与德约科维奇在不同场地上的技战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和结论表明:纳达尔在硬地和草地上,一发得分率比较稳定;在硬地和草地上比赛,德约科维奇接发球得分率稳定,尤其是一发回球得分率;在红土上比赛,纳达尔接发球得分率更稳定,尤其是接二发回球时,且得分率很高;在草地上比赛二人非受迫性失误少,且纳达尔上网次数最少。  相似文献   

7.
serra 《网球》2008,(7):28-32
2008年的法网不够精彩,无论是费德勒还是德约科维奇还是阿尔玛格罗,他们都无力谱写红土上的史诗。法网是纳达尔一个人的高潮,在纳达尔四连贯的伟绩之前,我们仍然希望他能有前进的曲折,结果是全部七战不失一盘,纳达尔创造了21世纪法网的最大优势,也映衬出对手的苍白。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在2014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决赛中主要的技术进行统计,并对其分析。结果发现:德约科维奇在本场决赛中ACE球和双误上的指标优于纳达尔,双方的一发得分率、接一发得分率、网前得分率和制胜分差异较小,但是德约科维奇在二发得分率、破发成功率和非受迫性失误方面远远落后于纳达尔。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纳达尔在2022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关键分技战术特征进行分析。结论:纳达尔关键分发球一发左区以发向内角比例最高,右区以发向对手反手位置为主要战术,二发左区以内角发球、右区以追身发球比例最高;领先时一发左、右区均以内角为主;二发左区以内角、追身为主,右区以追身比例最高。落后时一发左区以内角为主,右区以内、外角比例最高;二发左区以内角、追身为主,右区以追身比例最高;发球第三拍回球落点区域左区以攻击对手反手底线为主,右区以反手底线为主,中路底线和正手底线为辅;左、右区接发球回球区域均以回击中路区为主;得分技术主要为接发球、发球、反手、正手;失分技术主要为网前、接发球、反手、正手。纳达尔作为传统底线型打法的代表,其得失分主要为正反手。  相似文献   

10.
对费德勒、纳达尔在2007年法网比赛中技、战术的运用效果进行统计与分析,比较世界优秀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的技、战术及打法特点,探寻世界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的竞技能力特征,以期为我国网球运动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网球运动的发展,网球比赛中发球局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选手们都力图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保住自己的发球局并寻找机会破掉对手的发球局来获得比分的优势直至比赛的胜利.费德勒无论在技术、战术,还是心理和体能方面都影响了当今网坛,也加快了推动网球运动前进的步伐,他代表当今网坛最先进的网球技术和最先进的网球战术理念.本文试图通过对费德勒在2010ATP年度总决赛中发球局技战术运用特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第16届亚运会男子网球单打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胜、负双方的一发成功率、一发成功次数、二发成功次数、截击直接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ACE球、双误、二发得分、网前得分、正手制胜分和反手制胜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是影响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发球直接得分、一发得分、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破发机会、破发成功率、破发成功次数、网前得分率、总得分、制胜分、非受迫性失误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是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运用数理统计为主的方法对男子网球单打运动员2011年ATP官网公布的十项技术统计与其年度积分进行主成份检验、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研究显示:一发成功率,一发胜率,二发胜率,发球局胜率,挽救破发率五个技术统计是男子网球红土场的五个关键制胜因素.同时指出:红土场发球局的所有指标与接发球的所有指标呈负相关态势,上旋球,底线进攻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红土场制胜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巫国贵  郎贺  李治 《辽宁体育科技》2012,34(2):77-78,85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赛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李娜参加本届法网的全部单打比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一发得分、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破发机会、破发次数、制胜分及总得分均优于对手,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是李娜获得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发球速度与欧美等运动员差距明显。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录像资料等方法,对2009年澳网男单决赛费德勒和纳达尔的比赛进行统计研究分析。对决赛中两人的发球、接发、网前得分率、非受迫性失误等方面对两位决赛选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打法的球员有不同的技战术特点,不同的得分手段。为此对平时的网球训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对李娜挺进北京奥运会网球四强技战术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斌  王亮 《辽宁体育科技》2009,31(3):82-83,86
对李娜在北京奥运会晋级四强的全部比赛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李娜在一发成功率、破发成功率、制胜球得分和网前球得分率方面比同场竞技对手和四强中的其他三位选手要好,双发失误也低于同场竞技对手和四强中的其他三位选手;一发得分率和一、二发球速与同场竞技对手和四强中的其他三位选手相比处于劣势;ACES球和截击直接得分与同场竞技对手和四强中的其他三位选手水平相近;李娜与同场竞技对手在平均身高上相当。但与四强中的其他三位选手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201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我国女子网球选手李娜、郑洁和冠军小威以及世界一流选手海宁各六场比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李娜、郑洁在一发成功率、破发成功率指标上优于小威和海宁两位国外选手,在ACES球、双误、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主动得分等指标上和国外两位选手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本文通过找出她们之间的差距,进而找出制约中国女子网球技战术发展的桎梏,透视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发展,为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在以后的大满贯赛事中冲击金牌的可能性提供参考依据,对当前女子网球运动员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和比赛录像技术,对桑普拉斯与费德勒2007年三场比赛,分别进行统计与分析。我们用数据揭示两代网坛天王在比赛策略、战术和技术等方面的特点,希望能窥视到现代网球的发展趋势,促进网球在中国的普及与提高。  相似文献   

19.
Why is Roger Federer a GOAT (‘Greatest of All Time’) of tennis? I argue that the correct response goes beyond statistics and style of play; instead, it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Federer embodies the qualities that typify sporting genius. More than merely being a developed or refined form of expertise, sporting genius relies on the notion of performative fit; that is, the capacity to express viable ways of succeeding within a given sport in virtue of one’s cultivated history of biological and socio-cultural existence. In other words, a genius such as Federer perfectly fits the requirements of his sport and, moreover, is able to safeguard and shape this fit through his unique disposition to perform in certain ways. Performative fit provides the foundations for received traits of genius such as creativity, self-belief and risk-tak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