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作文》2007,(Z1)
语段压缩,高考多有涉及。平日我们所见到的这方面的题目,一是数量少,二是陈旧。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设计了部分题目,供大家练习之用。  相似文献   

2.
苏教版教材在练习题中设计了较多的题组练习,最常见的有口算题组、计算题组、应用题组等,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但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对题组教学缺乏足够的认识,仅仅将"题组"视为孤立的"一组题目",忽视了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时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样既没有达到题组练习应有的功效,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我选取以下几则案例谈谈对题组教学的思考。一、探索题组中的变化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教学以“练为主线”,但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学生练得很多,也很精细,但收效并不大。其原因之一就是独立地一个题一个题地练,没有组成练习系统,结果学生的知识始终是零散的,很难达到系统整体掌握。题组练习法可以有效地克服这冰缺点。题组练习法就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从整体出发来设计和安排学生的练习,把每一道题目都纳入系统之中。其操作方法是,按照一定的要求,把几道题编成一组,指导学生校组统习、题组编制命题可按如下刀法进行。1按生物形态编成题组把有关生物形态的几个题目编为一组,在生物分类识别方面经…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一题多写呢?就是同一题目的文章可以从不同角度写成不同体裁和不同内容的文章。怎样进行一题多写?我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举例谈谈这个问题。 其一,供材作文可以一题多写。供材作文是常见的一种写作训练的方式,往往是教师先提供材料,由学生写出记叙或议论文甚至应用文及片段等。它可以训练学生辨明文体和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为了既节省时间,又达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之目的,应充分利用材料多方面地开拓写作途径,让学生练习写作。举例来说,下面这则材料就可以这样训  相似文献   

5.
设计题组练习是实现整体教学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精心设计题组,能够促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结构,全面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思维,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多种能力.依据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题组的作用,题组练  相似文献   

6.
北师大版小学第四册数学课本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在师生学习新知识之后,为了让学生通过数一数的活动练习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理解各位的计数单位,教材于第33页安排了如下一道习题。3!填一填此题目练习对学生而言并无多大难度,问题在于图示是将两种不同类型的图形:数小正方体(立体图形)与数小方格(平面图形)组合在一起来计数。在实际生活中,将不同类型的对象放在一起计数于情于理都说不通。教师在讲解此题时也无法给学生解释:为什么千位是表示一千个小正方体,而百位、十位、个位又分别成了表示300个、20个、5个的小正方形,看来此题图示…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数学学习与练习的过程中,常常发生同一道题目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的情况,这是由于高中数学知识具有系统性与相关性,"一题多解"是高中数学重要的练习方法。本文针对同学们在高中数学学习与练习过程中的普遍现象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高中数学题目"一题多解"的解题思路与学习心得,希望能够对同学们在数学学习方面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相似练习一练再练称为“一次多练”,由一道题目变化出各种题目称为“一题多变”。“一次多练”既不利于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也不利于学生理解能力及思维的发展,“一题多变”可以让学生在系列变化练习中,明白知识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系统化,发展观察、比较、分析、思维、运用等能力,让学生在变化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  相似文献   

9.
思维定势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本文就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谈一点体会。一、及时改变题中的数量关系,防止受例题的影响,造成解题时套框框。在应用题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巩固当堂课所学的内容,要求学习机械重复地练习与例题相仿的题目,这就会造成学生解题时忽视分析数量关系,而产生照葫芦画瓢的现象。例如,五年级数学课本第七册第76页的例3、例4,是两道求平均数的应用题。如果在教学时,分别教学了例3、例4后,又只要求分别练习与例3、例4相仿的练习题,那么学生在解题思路上就产生了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对于理解、巩固这两种形式的求平均数题目的解法有好处,但当题目结构及数量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物理教学探讨>2007年第8期刊载了李明祥老师的文章--<一题多变,减负提高>.阅读文章后笔者不禁想起刚刚教过的中考热点考题--热学计算相关问题.由于这类题目涉及的物理量多且各物理量之间关系复杂,虽然在教学中让学生练习了不少计算题,但最终学生对该类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解题能力都掌握得不是很好.因此,笔者想计算题可不可以也采用"一题多变"的练习与讲解的教学方式.实践证明,采用"一题多变"的教学,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能大大地提高,同时学生还可避免盲目做一些重复的练习,提高学习效率.下面就此问题加以例析.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六年制数学第五册第62页练习十五的第11*题(五年制第四册第114页练习三十的第12*题),是一道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的星号题。题目要求按照下面的条件编除法式题:  相似文献   

12.
与平时练习相比,总复习应更注意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解题能力的提高。教学实践证明,以题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因为题组练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纵横关系,掌握知识的系统性,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题型,开拓思路,熟练解法,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这对提高练习的质量和效益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会让学生进行题组练习。题组,简言之,就是一组题目。当然组成题组的这些题目,通常在内容、形式、解答时的思维过程等方面联系紧密。学生进行题组练习,不仅通过对每个题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通过解题后的反思,切实形成一些新的认识,使题组起到“1+1〉2”的作用。但是,一些教师对题组教学缺乏足够的认识,仅将题组看成一个个孤立的题,忽视了题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时只是蜻蜓点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有真正充分发挥题组的效益。下面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二)”中一个题组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提高题组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后,我们可以通过设两个未知数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未知量较多的题目.这虽然解决了如何处理多个未知量的问题,但是又使我们面临着如何在多个量之间找到等量关系这个难题.其实,当我们遇到较复杂的数量关系时,可以借助图表将文字条件转化为代数式.这是探寻量与量之间关系非常直观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每周一节作文课,学生最期盼的总是写作技巧指导。因为这样既可以免去写不好作文的苦恼,又能获得一点相关的写作常识,又或许因此茅塞顿开,从此写作路上一帆风顺。面对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笔者认为,作文课堂的"一题多写"体式,就一篇文章的多立意、多结构来展开思考,大大有助于这一需要。一.多方立意,深化主旨所谓的一题多写,就是给学生一个作文材料做题目,训练学生从不同  相似文献   

16.
练习课在小学数学中占有一定比例,如何设计好每堂练习课,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防止两种倾向。有些同志对练习课的作用不太明确,以为练习课就是做题目,因而产生两种倾向:凡是有关这一章节内容的题目都拿来给学生练习,题目做得多,效果却不好。二是练习课变成新授课,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这两种倾向都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中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内化数学方法,又可以启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实践数学实际应用,从而促进学生提高数学综合素养.因而,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应加强数学练习设计的研究,不断改进、优化练习的设计与实施.笔者在实践中对数学练习的题组化设计作了些许探索.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在大量具体操作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向抽象的符号运算过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往往是外化成一道道题目而呈现的,本文中,笔者也想由一道简单的题说开去。这道题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单元的一道练习。它请学生用"第几组第几个来说一说自己的座位,说一说同学的座位,也可以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就是这样一道题,它引发了笔者三个方面的思考。一、关于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关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发散思维,对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大有脾益。而在实际教学时学生所接触的练习大多是给定条件和指定问题的练习。所以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很有必要。一、设计一题多变多解的练习题,培养学生多方向多角度思维,提高解题的灵活性例如,一题多解问题:有一堆无缝钢管,如图所示,一共有多少根?这是一个数列求和的问题。小学生不可能直接利用数列求和公式去解答,应让学生根据题目本身的特点,找出每层钢管间的数量关系,又找出其内在联系。即上一层比下一层少一根钢管,最上一层有4根钢管,这…  相似文献   

20.
妙题 妙用     
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时,有位教师巧妙地将中央电视台第2套《购物街》中的"妙手推推推"游戏引入课堂。问题情境与画面一出(见下图),学生顿时兴味盎然。但更妙的是,教师没有只把这一题材作为学生的一次简单练习,而是引导学生在弄清题目大意后,通过设计如下问题,使学生对这类问题的解题线索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师:仔细观察画面上的9个数牌,如果推动其中的蓝板,使这9个数牌中的4个进入蓝板后面,成为一个四位数。想一想,可能会出现哪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