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敦煌歌辞总编》校读记蒋冀骋任半塘先生的《敦煌歌辞总编》著录歌辞1300馀首,收罗之广,用力之勤,迄今为止,当以此书为最。尤其是歌辞下所附各家的校勘成果,更可以视为一部敦煌歌辞的研究简史。是研究敦煌歌辞的必备参考书。誉为敦煌歌辞之功臣,殆不为过。然智...  相似文献   

2.
评《敦煌文书校读研究》寄明《敦煌文书校读研究》,蒋冀骋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22万字。本书对《敦煌变文集》《敦煌变文集新书》《王梵志诗校辑》《敦煌歌辞总编》等书的过录、校勘错误进行了校订,对一些难以索解的俗语辞进行了考释,对王梵志...  相似文献   

3.
经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评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我院王志鹏先生独立承担和申报的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敦煌佛教歌辞的源流及其对唐宋诗歌的影响》已获准立项。此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在于把敦煌佛教歌辞置于隋唐五代以迄宋初敦煌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下,主要依据歌唱、吟咏等艺术特征及其思想内容,探讨佛教歌辞的源流,力求从总体上对敦煌佛教歌辞作全面、系统的考察。课题拟采取文学、宗教、历史、艺术、考古等多方面并重的方法,将论述与考证相结合,文学理论与歌辞作品相结合,从敦煌佛教歌辞作品提供的大量生动具体的…  相似文献   

4.
敦煌歌辞是魏晋六朝以迄隋唐五代乐舞流行的产物,也是唐代歌辞的一部分。而敦煌佛教歌辞在敦煌歌辞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可以说是敦煌歌辞的主体。由于佛教在对广大民众的教化过程中十分注重声乐的作用,佛教与歌辞一直有着密切的关系。敦煌佛教歌辞的调名较多地采用民间乐调,形式多为长篇联章,内容重视铺叙,并表现出较强的音乐性。从敦煌佛教歌辞对民间流行的俗曲乐调的大量应用来看,唐代佛教教化的对象重在民间。  相似文献   

5.
《敦煌赋校注》评介刘瑞明伏俊连同志的专著《敦煌赋校注》已在1994年5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献世。这是继《敦煌变文集》、《敦煌歌辞总编》、《王梵志诗校辑》之后,敦煌文学的第四部作品总集。一敦煌赋的移录、整辑、校注研究,从清末到现在已是八十多年的历史了。已...  相似文献   

6.
王志鹏 《家教指南》2005,(6):96-101
敦煌写卷中体现禅宗的歌辞,既有南宗的,也有北宗的,还有表现二者融合的,这些都反映了唐代敦煌地区禅宗的历史发展状况.从敦煌歌辞来看,唐代敦煌地区的禅法思想总体上表现为南北杂陈、兼容并包,而且有调和发展的倾向.敦煌写卷中的禅籍资料虽不乏高妙深奥的掸理,但相对来说要少得多,特别是作为宗教宣传的敦煌佛教歌辞,主要是面向广大民众.  相似文献   

7.
任半塘先生新著《敦煌歌辞总编》,已于1987年底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书收集歌辞虽仍有遗漏,但较目前他书则越出甚多。又此书集作品、校勘、考样与论述于一编,内容甚备。笔者因近年从事于王梵志诗,变文,《儿郎伟》及敦煌曲子之原卷、原  相似文献   

8.
敦煌歌辞是融诗乐歌舞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其显著的叙事特征已为许多学者注意。然而,到目前为止,对其叙事性研究仍停留在玩赏精警语句层面,缺乏系统分析。而敦煌歌辞的民间文学性质,讲唱文学、声诗与戏弄对其创作的渗透等,则是形成敦煌歌辞鲜明叙事色彩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敦煌遗书中的歌辞,20年代我们所能见到的只有罗振玉《敦煌零拾》所收法藏本《云谣集》前半部和朱孝藏《疆村丛书后编》所收英藏本《云谣集》的后18首,加上零星杂辞,总数不满百首。30年代,刘复印《敦煌掇琐》,载法簸《云谣》后半部,兼及单首和联章小曲;周泳先编《敦煌词缀》,录辞21首。40年代,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问世,收辞160余首。进入50年代,由于我国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学者视野开阔,到任二北编《敦煌曲校录》时,已收曲子及大曲540余首,并兼收宗教歌辞以备体裁。这一时期向达等人合编了《敦煌变文集》,所载变文中有一些插曲歌辞。60年代,这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香港学者饶宗颐和法国学者保罗·戴密微合撰了《敦煌曲》一书,录辞318首,图版极精良。70年代初,任半塘经过20多年的醖酿积累,着手编撰《敦煌歌辞总编》,历  相似文献   

10.
敦煌歌辞中有一类在同一句话中双音节词语和单音节词语同义对用的语言现象。本文对这种同义词对用的特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简略谈了理解和掌握这种同义词对用规律对敦煌歌辞语言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志鹏先生的《敦煌佛教歌辞研究》作为“敦煌研究院学术文库”之一在2013年5月由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一部以敦煌写卷中佛教歌辞为对象的系统研究专著,凝结着作者十多年的心血。全书三十多万字,分为七章,开头有“引言”,书前有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先生写的总序和我国著名学者孙昌武先生为本书所作的序言。  相似文献   

12.
第十一类豪侠.豪侠,旧指侠客及有大气魄的行为.敦煌歌辞的"豪侠"与《乐府诗集》的"杂曲歌辞"所收的盛唐游侠诸篇相类,和王维的《陇头吟》、《少年行》及王昌龄的《塞下曲》、《少年行》、《从军行》等更为相近,表现了戍边将士的坚强意志和豪迈气概.  相似文献   

13.
周广荣 《家教指南》2001,(1):141-150
敦煌文献中有多种题名“悉昙章”的歌辞,性质为佛教布道时唱育的曲辞,对其涉及的诸多问题,前辈学者已作过不少讨论。本文主要从《悉昙章》传播的角度对这些歌辞的源流、内容、性质及形式作进一步考察,提出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敦煌歌辞总编》已于近日问世,歌辞本身固有方音叶韵问题,而歌辞抄本之讹字相当部分亦涉及书手之方音问题。西北方音之研讨既有罗常培先生开创于前,又有邵荣芬先生踵武于后,似乎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但事情并未如此简单。语言常因口形,舌位以及个人发音之特点变化而变化,复又因地域、时间变化而变化。变化之因多途,而流传下来之资料则比较有限,以有限之资料,驾驭至赜至繁之方音,必有扦格难通之处,端在研究者之善择,善于体认而已。三十年前曾注意到西北方音与敦煌文献通读之  相似文献   

15.
任二北先生校辑的《敦煌曲校录》(简称《校录》),是解放后出版的第一本有关敦煌曲词录文的校订本。该书对录文所作的校订,吸收了各家的意见。毫无疑问,该书的出版,对敦煌曲词本身的整理研究做出了努力,对开展我国古代文学史、特别是词学史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唯该书出版时,国内尚无藏于巴黎和伦敦的敦煌遗书的显微胶卷的照片,校者无法用原文核对诸家录文中的错误,不能加以校正。同时,该书注解,也还有可以商榷之处,有些曲词的异文,也没有校出;等等。笔者曾用巴黎和伦敦藏原卷照片中有关敦煌曲词的部分,校读《校录》录文,并于1987年初草就这篇校读记,略述笔者认为可以商榷和应出校记者若干条。拙稿尚未发表时,又读到任先生新著《敦煌歌辞总编》(简称《总编》),得知任先生对《校录》“所有严重的讹别字改正了十之八九”(见《总编》序)。笔者于是用《总编》著述校订拙文《校读记》,觉得《校录》中有些错字,《总编》仍未改正,有些  相似文献   

16.
敦煌文学中"敦煌文"的研究和分类评价李明伟敦煌文学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半个多世纪来,我国老一辈的专家已经为敦煌文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敦煌文学的研究热点一向集中在变文。俗讲文、歌辞、诗赋方面。在非佛藏文献的敦煌遗书中,占有多数数量的杂著...  相似文献   

17.
张锡厚先生新著《敦煌文学源流》最近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20多年来从事敦煌文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围绕敦煌诗赋、敦煌歌辞、敦煌讲经文与变文、敦煌话本及其他敦煌文学的文体和文学现象问题,作者追根溯源,以纵向与横向相交错,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了敦煌文学的理论框架。本书的出版有助于敦煌文学的推广与普及,有助于敦煌文学研究向深广层次的发展。《敦煌文学源流》出版@小翔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敦煌佛教曲子词的几种调名源流及其歌辞在敦煌写卷中的保存状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辨,进而认为体制短小的民间曲子词并不适合传达佛教思想,这也是佛教很少直接引用曲子词调名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指出敦煌佛教曲子词的主体是拟调名和失调名者.  相似文献   

19.
杨伟旗 《文教资料》2013,(31):83-84
逯钦立遗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堪称先唐诗歌总集之集大成者,但难免存在疏漏。以先秦诗为例,错误类型大致有十一类:非歌辞而误为歌辞、歌辞不完整、歌辞误字、歌辞校文错误、歌辞参校文献版本不明、歌辞重要文献失校、歌辞出处错误、题解概括有误、题解征引错误、题解征引文献时代较晚、句读不当。  相似文献   

20.
现今,学界对敦煌文内涵、外延的认识逐步明确、清晰,具体研究也越来越细化、深入。但仍没有将散文类的丈学作品梳理清楚,更多的是对资料按篇或按类的校录、研究。笔者在参考现有敦煌文献的基础上,试对百年来敦煌文研究情况作一下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