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数学家科利亚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解题,就是把不熟悉的题型向熟悉的题型转化.”其实,数学的定义在不断地变化,也可以说是“处理有关空间的量和符号体系的科学.”高士其指出:“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思维的发展史”.钱学森认为,思维科学是教育科学的核心问题.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建立各种数学概念的过程.恩格斯曾说过:“在一定意义上,科学的内容就是概念的体系.”当前不重视概念教学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经常听老师们说: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上课无精打采.萎靡不振。下课时精神抖擞,活蹦乱跳。可我们的老师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想这与我们老师设计的教法,学法有很大的关系。陶行知说过.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正在逐步实现向人的生活世界回归。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活动。新课标也指出:“数学教学要重视所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重视学生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应按新课标的要求去做,尽量选择生活中的事例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因为实践是数学发展的丰富源泉。数学脱离了现实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平均数”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数学以其严谨、缜密著称.爱因斯坦说:数学的严谨,“连上帝都相信”.一位哲学教授也曾说过:“只有数学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科学,其他学科的结论都是由实验、猜想、估计得到的,只有数学靠的是天衣无缝的推理、论证.”事实上整个数学“大厦”,除了少量的公理外,其余都建筑在一个无懈可击的逻辑系统中.正因为如此,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数学能被欣赏吗?这要从数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谈起.公众会说,在他们的心目中,数学是一堆枯燥的数字和公式、抽象的概念和定理;大多数学生会说,在他们的心目中,数学是从小学直到高考以前的十二年不得不面对的题海,他们的感受正所谓“数海无涯苦作舟”,只有过了高考关,他们才能获得“解放”.看来,数学当然谈不上能被欣赏了,这就是目前数学教育的槛尬一数学不好学,也不好教!  相似文献   

6.
已故数学泰斗华罗庚先生讲过这样一句话:“解不惊人誓不休.”说的是解题要有创新精神,永不言足.现就一道课本例题探讨一些独特解法.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为了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其语言表达 能力,使信息及时得到反馈,说错能 及时纠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 知识,打好“说”的底,课堂上就要 加强“说”的训练,即说数学语言和 完整话;说运算方法和运算顺序;说 解题思路;说公式推导过程。 1. 强化说数学语言和完整话的 训练。低年级学生知识面窄,语言表 达往往不完整,尤其是数学语言,更 难于正确表述。因此在教学时,可以 用完整话语回答问题开始,加强说的 训练。如,在教学“6的认识”时, 手中拿着4支红铅笔和2支蓝铅笔, 问:“老师手中拿着…  相似文献   

8.
数学家G·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说过,数学解题是命题的连续变换.前苏联数学家雅诺夫斯卡娅在回答解题意味着什么时说:“解题——就是意味着把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的问题”.可以说,解题的过程就是问题转化的过程.所以,转化策略是数学解题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思想方法,它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若能把“数”与“形”很好地结合起来,那么一些看似复杂的问题会迎刃而解.掌握了此方法也会使解题手段从“单一”走向“灵活”.下面以2008年高考试题为例,谈谈数形结合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周欣 《南昌教育》2006,(7):12-13
庞卡莱(J.H.poincom.1854~1912)说过:“感觉数学美,感觉数与形调和,感觉几何优雅……这是所有真正数学家都知道的真正美感。”然而现代信息化的社会中,人素质的高低可以说是由数学素质的高低决定的;一个国家的是否兴旺发达,数学也是重要的标志之一,近30年来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专家的工作,绝大部分是因为他们在数学方面的重要成就而获奖。运用的广泛性对数学大众化提出必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1知识点归纳 数学大师陈省身说过:“数学好玩”,笔者贸然补上一句:“竞赛有味”.数学竞赛的“有味”体现在数学竞赛题从结构到解法都充满着艺术的魅力和诱人的趣味,它吸引着人们去进行积极探索,在探索中亲自体验数学思想的智慧光辉和数学方法的创造力量,进一步产生向往感.  相似文献   

12.
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Et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小学数学作为数学的基础。与生活的联系则更为紧密。我们也只有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其“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的特征.才能使教学活动更具有生命力,使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充满活力。因此.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3.
一、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数学家华罗庚也说过:“人们早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影响。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数学猜想”的途径及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而放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也指出:“要成为一个好的数学家……你必须首先是一个好的猜想家.”这两句名言道出了猜想的重要性.值得欣慰的是:近几年中考命题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而大胆的探索改革,为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指导教学改革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本文就猜想的途径、方法,通过案例加以分析,以飨读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华罗庚教授说过:“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与形是初等数学中被研究得最多的对象,数形结合是一种极富数学特点的信息转换方法,数学上总是用数的形象性质来说明抽象的事实,同时又用图形的性质来说明数的事实.数形结合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但同时它也是一柄双刃的解题利剑.数形结合要遵循等价性、双向性与简单性的原则.学生在应用它解数学题时,往往出一些逻辑性的错误,如:构图不准确或不具有一般性;错觉性的或片面性的疏漏;用图形解题时可能更繁琐,不优美等.本文例析这些问题,引起学生的重视,以便更有效的应用这个思想帮助我们解题.  相似文献   

16.
教学思考:浙江省特级教师俞正强曾经说过:“概念课,基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有明确的前概念存在的数学概念课,例如学习二分之一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半的概念,这个“一半”就是二分之一的前概念;第二种是没有前概念存在,但学生曾经经历过,或者部分学生经历过的概念课;第三种类型是没有前概念存在,学生也不曾经历过,是一种纯粹的...  相似文献   

17.
波利业说过:“掌握数学意味什么呢?意味着善于解题.”教师教数学离不开解题,学生学数!学更离不开解题.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数学探索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有助于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9.
悟“法”与用“法”刘北荣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由此可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实践也表明,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变“学会”为“会学”。一、在“学会”中悟“法”教师怎样教,有其规律可循;学生怎样学,也...  相似文献   

20.
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建立各种数学概念的过程.”学习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第一关,因此,学好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最基本的要求,同学们务必纠正重解题、轻看书,重公式法则、轻概念学习的不良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