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党的创新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当前意识形态、思想理论领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拟从地方主流媒体——市级党委机关报的视角,联系地市级报纸平面媒体理论传播特点,研究探讨大众化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2.
王刚 《新闻界》2023,(12):66-74
受文明等级思维和线性历史观主导的发展主义迷思影响,非洲国家在发展问题中的能动性被长期忽视,其作为发展传播理论范式更新的主体角色之一,也被主流学术话语霸权所遮蔽。对此,本文通过挖掘发展传播历史流变中的非洲思想与实践以作出回应。研究发现,基于西方现代化范式失败的实践效果,非洲学者从“传统”与“现代”的论争开始,发生强调以“媒介”为中心到以“关系”为中心的发展传播路径转换。随着“现代”在通信全球化语境下的归来,围绕技术乌托邦的探讨呈现出非洲发展传播研究否定之否定的态势。此外,本文将现有发展传播理论体系中缺位的发展新闻也纳入研究视野中,既是跨越新闻研究与传播研究二元对立分析思维的尝试,也能够在非洲发展新闻思想的衰落与复归中,更深刻地理解非洲行为体在面临发展问题时反“线性历史观”、克服媒介中心论和传播本质主义、创造“另类”模式的能动性。以非洲发展传播的历史流变来观照第三世界国家的新闻传播思想与实践,有助于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推进有中国视角、全球视野、发展中国家立场和南方主体性的新闻传播理论创新,这也是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日本全面侵华以后,在臭名昭著的汪伪政府建立以前,日本扶植的伪政权重要的有三个:张家口的“蒙疆联合委员会”、北平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的“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它们各处一方,都是日本在占领区实行殖民统治与掠夺的工具。伪维新政府只存在了两年。汪伪政府建立时,伪维新政府不仅政府名义被取消,而且作为伪政权实体也不复存在。大概因为这点,关于伪维新政府的史料相对地少些,大多还是附在汪伪政府的史料里面。  相似文献   

4.
段颖惠 《编辑之友》2016,(6):100-103
维新时期借助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向广大受众传递了救亡图存的变革思想,对少数精英分子产生了积极影响,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发展.不可否认,对大多数受众而言,维新时期的信息传播并未使其受到触动.相反,不少人对维新变法和新式媒介诋毁拒斥,攻击责难,使得在近代中国初次登台的大众传媒,并没有达到引领社会舆论,推动变法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一、梁启超与维新变法维新变法是梁启超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政治行动与政治事件,作为康有为最为重要的学生、助手、战友,梁启超在维新变法的过程中一直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维新变法也成为梁启超思想形成的关键事件。1895年,梁启超与康有为在北京发起了著名的"公车上书"运动,开启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1896年梁启超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宣扬"变法图存",为维新变法做思想  相似文献   

6.
洪仁被誉为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创始人,马建忠是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家①,作为中华民族的先进志士,共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背景下,要完成反侵略、求富强的相同使命,洪、马二人的维新思想,自有相近之处。然而,由于二者所处的具体时代环境、身份的不同,他们的维新思想又各具特色。个中原因,耐人寻味。一重商、民办与引资思想(一)重视商业的经济政策洪仁牙和马建忠考察西方富强兴盛之源,认为与商业发达有关,从而均主张将重视商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太平天国后期,采取了进一步保护商业的措施,凡在太平天国境内经商,…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近几年兴起的新型电视节目形式,“电视读报”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力。“电视读报”节目以报纸为主要信息来源,依托电视传播媒介,以新闻“二传手”角色出现,是电视和报纸创造性“联姻”的产物。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出发,围绕构成完整传播过程的五要素,对“电视读报”节目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和反馈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电视读报”节目在传播过程中的特点,为实践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晚清时期被称为中国报纸的政论时代.是因为那个时代迫切需要政论来开启民众的智慧。当时所办的报刊以及读者所关注的对象主要是报刊的政论文章:报刊影响力的大小也取决于所登政论的好坏。因此。维新派有影响的报人都是声名远播的政论家,如王韬、梁启超和汪康年就是杰出的代表。政论时代必然会产生政论写作的理论,研究和总结维新报人言论写作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当时代表报人言论写作的特色,而且可以为当代言论写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德民 《新闻界》2023,(11):77-87
晚清官员饬令购阅维新报刊是近代中国报刊史上出现的特殊景象。甲午之后,张之洞饬令湖北官销《时务报》。随后,多省官员效仿札饬购阅维新报刊,推广范围遍及全国乃至日本,官僚士绅和书院学子是重点购发对象。晚清官员之所以集体推广维新报刊,离不开光绪帝对译办报刊的允准、维新报人靠人脉关系的游说、朝廷新学取士的转向与出于裨益政学的需要等原因驱动。在晚清官员的推广下,维新报刊不仅从民间通行官衙,利于“官智”开启,还在书院学子间广泛传阅,裨助新式人才培育,其言论生存空间和报人活动空间也得以拓展。饬令购阅甚至一度成为晚清政府推广报刊的体制化手段。晚清官员和维新报刊的复杂互动,折射出国人办报背后的政治动力,亦是理解报刊助推维新运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1898年农历四月光绪帝下达《定国是诏》开启百日维新,三个月后,甘肃民间出现了第一份近代报刊《群报辑要》;该报以维新变法为主要内容,属文摘性质,从内容选择和自身传播特点能看出维新思想在西北的传播虽呈现出碎片化特征,但仍能重点突出,并运用比较全面和相对进步的新式媒体要素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11.
从出版生态学的视角审视晚清民初的翻译小说刊行现象,会深入揭示社会、媒介、文学等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翻译小说热”的兴起,既和“小说界革命”相表里,也和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民主革命等历史进程相伴.翻译小说承载的政治历史使命也推动了小说进入文学的中心,并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和世界文学视野形成产生深远影响.传播媒质和印刷技术的改良以及报刊运作稿酬制度助推了翻译小说的发展.除对中国文学世界的改观,翻译小说对当时出版生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主题的选择和艺术形式的取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正>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我国出现的变法图强维新思潮,在我国近代史上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它搅动了封建统治的一潭死水,激起了一层层救国浪花.其中,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的藏书事业,正是在这一时期由保守开始过渡到开放的.维新派在寻求自强富国的种种探索中,一开始就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欲振中国,在广人才",因而他们大力鼓吹兴办文化教育事业.把废除八股科举、兴办新学,建立各种强学会,建立开放的藏书楼等作为维新变法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官私藏书,不是只供达官显贵阅读,就是只供藏书者本人阅读,对外根本不开放.显然,这样的藏书根本不适应维新派广育人才的需要.因而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宣传维新变法的同时,也为打破传统的藏书方法奔走呼吁,甚至亲自实践,郑观应、李端棻、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是其代表人物.而王韬等香港派的维新人物,不但是维新改良的先驱,也是大力提倡建立公开阅览的藏书楼的早期人物.王韬原名王利宾,1828年生于苏州甫里,1862年以通太平天国罪被清政府追捕而逃往香港.他曾先后到过英、法、俄、日等  相似文献   

13.
报纸是信息传播的媒介,同时也是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窗口,在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工作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在报纸语言中出现了大量的新词语,一些地方报纸还经常使用方言,出现了普通话与新词语、方言共存的报纸“双言现象”,对此,报纸读者、采编人员、语言文字专家等各界人士各持己见,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应以开放的心态来对待报纸“双言现象”。  相似文献   

14.
安徽近代第一次报刊热潮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历史上第一次办报热潮出现时间约在1904~1914年十年间,亦即辛亥革命前后。 近代国人办报的第一个高峰出现在维新运动中,但席卷全国的维新办报热潮并未对安徽形成太大的影响。这一时期省内的维新报刊有芜湖的《皖报》。该报创刊于1898年,宗旨是“开风气,拓见闻,联官民,达中外”,为“务实维新之报”。但这份可视为开安徽近代报业先河的报纸存在的时间不长,未能形成气候: 辛亥革命前后,国人办报在全国再掀高潮。其时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传播革命思想,大力制造舆论,在国内外创办了大量报刊。安徽此时也不再平静,不但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报刊活动也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形成安徽近代报刊的第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5.
版面创新需强化视觉修辞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媒体市场的激烈竞争下,报纸传播正从“阅读传播”向“阅读传播+可视化传播”转变。为此,编辑在版面设计中常常利用线条、色彩、背景等多种手段来修饰,力求在感官效果上实现视觉创新。这一方面使报纸版面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也易造成报纸的华而不实,传播功能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6.
最后的仁慈     
海春 《新闻三昧》2008,(5):16-16
高庆华在2008年第2期《传媒观察》发表“以开放心态对待报纸“双言现象”》,文章提出: 报纸是信息传播的媒介,同时也是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窗口,在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工作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在报纸语言中出现了大量的新词语,一些地方还经常使用方言,出现了普通话与新词语、方言共存的报纸“双言现象”,对此,报纸读者、采编人员、语言文学专家等各界人士各持己见,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应以开放的心态来对待报纸“双言现象”。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网络迅速兴起,地方的传媒也强势扩张。在这种形势下,地方报纸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地方报纸仍在发挥好党报作为传播媒介的传播功能的同时,拓展报纸的服务功能(严格地说,传播本身也是一种服务)是一条必由之路。强调报纸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8.
佟丽霞 《记者摇篮》2009,(10):21-21
随着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报业寒冬”的逼近,借鉴新媒体传播特色一时成为报纸的求存之道。“互动性”概念引入报纸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地方报纸的“互动性”通过设立热线、手机报及电子版等方式实现。然而,作为传统的纸质媒介,这点儿微薄的“互动性”和网络等新媒体相比,不但无力,而且往往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9.
评论是新闻媒介的灵魂、旗帜和声音。传播一定的价值观念,充当社会的舆论导向,离不开评论。老新闻人邓拓说“没有评论的报纸不是一张完整的报纸”,同理,电视如果没有评论也不能成其为一个完整的“电视”。过去,人们曾经对电视媒介能否搞新闻评论性节目有疑问,认为电视媒介形象化的传播方式决定了它只能搞“浅”的,即具体事实的传播,而不能搞“深”的,也就是抽象理论的表达,这个任务应该交报纸等其他媒介去做。但是,传播学认为“一种信息没有办法能直接引起公开的行为。信息不象一股电流,通过一根电线到达某个地方,在这个地方使…  相似文献   

20.
杨锐(1857—1898)字叔峤,又字钝叔,四川绵竹人,出生于书香门第,是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因留下的史料不多,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说法,遂因袭相沿,颇有辨正之必要。 有人说杨锐是“圆滑官僚,张之洞最亲信的门徒,代表假维新系”。有的把他划入洋务派,说“这次(戊戌)政变固然有些洋务派的人受到牵连,如陈宝箴受到革职处分,杨锐、刘光第且被杀”。有人从杨锐曾较长期作张之洞幕僚,遂断言,维新派中“同时还有与洋务派保持着密切联系,带有浓厚的投机性和妥协性的杨锐”,甚至说杨实为“之洞在京之坐探也”。又根据李宣龚《致丁在君书》中说康有为在保国会演说俄罗斯问题,杨锐偏“当众假寐”,便认定为杨“对维新运动的某种保留态度”。看来不少人似乎都否认杨锐是真正的维新派。同时,近年来在为数不少的介绍近代爱国者、革新者的著作中,杨锐也无一席之地。我认为杨锐既是一个血诚的爱国者,又是戊戌维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和推动者之一,应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恢复杨锐维新志士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