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介技术、网络文化、深层次社会心理等因素交织作用,引发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极化效应.新媒体传播语境下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呈现出盲从群体意见、群体观点偏执和集体无意识行为等表征,其背后凸显了群体思维缺陷和个体自我的迷失,严重地危及高校网络安全与校园稳定.以网络文化为视角,采取培养高度的网络文化自觉、参与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培育与网络受众相符的行为、校园媒体协同社会媒体形成约束合力等相应措施加以引导,可以规避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这一非常态校园网络现象.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化环境中,网络行为已经成为当下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和行为方式,与此同时,对网络行为的过度依赖,也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频发,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在网络文化环境下对大学生实施心理援助是十分必要的和迫切的,一方面是外部援助的介入:建立和完善网络使用规范;优化学校心理环境;心理健康课程要更具针对性;心理咨询要进入大学生公寓.另一方面是内部援助的介入;巩固优良的传统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提升网络文化消费内涵;完善大学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3.
浅析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家庭与社会对大学生网络行为产生了综合影响。必须通过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健康情感体验、审美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认知水平,通过法律规范、道德公约、行政规范三者齐下整顿网络环境,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占领网络阵地,。通过网络控制技术对大学生网络行为实施监控与引导。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大学生网民不断增多,网络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大学校园里传播。基于互联网而形成的网络文化,不只是简单的信息交流、娱乐消遣,而且对大学生的角色认知、个性情感、心理状况和价值取向等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网络调研、文献调研,问卷调研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引导大学生网民走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消费之路。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现况下,网络成为了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将自身的优势发挥的淋淋尽致,给社会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另一方面它所带来的行为与文化对青少年学生的思维、行为、社交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本文就网络所传播的行为与文化对高职生的心理影响作出探讨,提出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对待网络文化,以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作为互联网运用的主要群体,对于网络的运用已经非常普及.网络政治文化以网络信息传播为前提,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网络政治文化对于广大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思想、价值取向、政治思维方式、政治行为表现和个性心理、政治社会化等等,都产生着较为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网络正以迅猛之势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蔓延。大学生作为网络主体,其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的影响。随着网络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心理发展等方面的渗透,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文章从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的根源,并探讨了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网络水军的出现和日益扩大引起了公众极大的关注,其在网上传播虚假错乱消息,误导舆论,已经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高校大学生作为网络水军的主力参与其中的行为值得深思。本文基于群体心理角度,分析大学生参与网络水军的心理诱因。在此基础之上,剖析参与网络水军对大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并提出运用内在教育和外在疏导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大学生心理防控机制,让大学生理性认识网络水军,提升自我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作为网络生活的主要参与者,因自身的不成熟和一些外界因素,频繁出现网络失范行为。行为的实施与结果的产生相统一,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危害个人身心、阻碍校园先进文化的传播、扰乱网上网下社会的安定。革新高校教育模式势在必行,创新网络监管技术和完善法律法规也要跟上步伐,建立全方位的防范体系,从内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从外规范其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10.
网络媒体已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是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场所。网络在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提供极大信息自由的同时,也给大学生酊心理、行为带来了负面影响。因而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试从心理学和传播学层面探讨大学生心理接受特点,分析网络传播对大学生心理、行为的异化现象,并从互联网自身的角度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