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健康是国家富强与民族昌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人民健康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在学理、生成和实践等层面的建构逻辑。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党的历代领导人人民健康思想是其学理逻辑;优先发展、共建共享与公平正义是其生成逻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促进生产力高度发展、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其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蕴含了理论、历史、现实三层意蕴,具有独特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其中,马克思主义健康观和中国传统健康思想的内在张力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探索提供了历史依据,内与外的时代考验提供了现实依据。其价值意蕴主要包括“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大卫生、大健康”和“公平性”“公益性”并重。其实践路径主要体现为:依靠人民力量,为完善新时代人民健康工作体系奠定群众基础;发挥制度优势,为构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格局夯实制度保障;依托创新思维,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实践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它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人民健康观、中国传统健康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对新时代人民群众健康保障需要的积极回应以及对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长期实践探索而逐渐生成的。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为发展目标、直接动力、工作核心、重要途径以及实现机制等方面。通过协同推进"三医联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凝聚全体人民力量释放健康生产活力,深度挖掘卫生健康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以及大力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开创了新时代保障人民健康的实践新态势。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要得到最大限度保护。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思想渊源主要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健康理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人民健康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健康有益元素组成。价值取向的人民性、系统谋略的科学性、契合现实的时代性和发展过程的实践性,构成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价值向度包括丰富马克思主义健康理念主要内涵、促进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思想创新发展、展现健康中国与全球健康建设价值指南、提供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人民健康思想理论的当代发展。该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历史望远镜"回顾总结、吸收借鉴党的历代领导人的人民健康理论,在新时代人民健康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丰富和发展的。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是包含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将系统思维融入到人民健康发展事业全过程、坚持走开放包容的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构建起理论框架和基本内涵。其理论特点主要表现为:人民性、系统性、民族性和开放性,实践价值体现在:有助于发展人民健康事业的民生福祉、彰显人民健康事业的公平正义、助推人民健康事业的改革创新和人民健康事业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大众化生成是多种力量作用的结果。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科学性、人民至上性和客观现实性是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大众化生成的原动力;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发展、科学的文化体制是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大众化生成的推动力;人民美好精神生活诉求的满足、文化建设实践的理论需要、人民群众思想困惑的解决是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大众化生成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的生成有其深刻的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其理论意蕴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逻辑主线;让美好的乡村生态环境给人民带来更多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人本旨归;加快顶层设计,构筑乡村生态制度约束的实践向度;生态本身就是一种经济的价值转向。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农业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既是新时代乡村生态振兴的理论指导与行动指南,也是实现乡村永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思想理论逻辑、现实实践逻辑、个人经历逻辑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观生成的三大逻辑。根据习近平有关教育的重要论述,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观之内容要义提炼为九个方面,推证出民族性与世界性、技术性与思想性、重点性与全局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四个统一"是其鲜明特征,同时凸显出其所具有的助力民族复兴、增强国际竞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赋能创新驱动、重构教育图景五个方面的时代功绩。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关于文艺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深入总结习近平关于文艺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和理论内涵对于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艺思想及发展新时代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其生成逻辑,为什么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社会主义文艺为谁发展、为谁服务,阐明发展什么样、怎么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以及做出引航新时代文艺工作的新要求等是其理论意涵,问题导向性、人民主体性、中国文艺的自觉性是其鲜明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重要论述围绕“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历史性考题,深刻阐明了党的治国理政实践中根本性、方向性与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这一系列重要论述蕴含着继承性与现实性相衔接的生成方式;认识论、本体论与动力论相结合的内容体系;价值性与目标性相统一的内容建构;国内关切与全球视野相关联的宽广格局。这四重逻辑以不同维度呈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突出的政治品格与最鲜明的价值内核,构成了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重要论述的逻辑框架。从整体把握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的重要论述,有利于深化对这一系列重要论述的认识,进而避免相关理解与研究的碎片化与片面性;也是深入理解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理论诉求与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