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屏世界》2011,(9):98
2011年4月2日,阳光明媚,春意盎然。为丰富员工假期生活,感谢老员工为智美的付出,特为近20位老员工安排了一次为期4天的春季赏油菜花踏青活动。  相似文献   

2.
刊登于《山西工人报》1995年8月5日一版的通讯《黑与白的脚印》被评为“山西新闻奖”一等奖,对我来讲,是一种责任感的检验。我感谢评委,感谢他们能够透过心灵的反照,体察到一个老新闻工作者的用心;感谢他们下意识地拓展传帮带之路,引导这种风气的不断延伸。 李素珍同志是与我共同采写《黑与白的脚印》的年轻记者。她有一种对事业的追求和执著,有一种与老新闻工作者进行合作的渴望。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俩一老一少合作的心愿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1995,(1)
读者代表侯伯鑫的讲话各位领导、来宾、湖南图书馆全体同志:喜值贵馆建馆九十周年暨新馆开馆十周年纪念庆典之际,我谨代表贵馆新老读者表示热烈祝贺:并憎此机会,对贵馆全体同志数一年如一目的辛勤工作和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表示由衷的敬佩与感谢!三湘父老和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4.
《档案与建设》2005,(1):1-1
亲爱的读者:翻开这期刊物,正是送别2004年,跨入2005年的时刻。辞旧迎新,普天同庆。在此,我们谨向新、老读者朋友,向全省档案工作者,向省内外关心、支持《档案与建设》办刊工作的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和新春关好的祝福!  相似文献   

5.
在迎接解放军报创刊50周年的日子里,《军事记》举办《我与军报》征.肯定有很多人有话要说,有事要写,有感要发。我也是这样。回眸从事军事新闻传播40年的经历,现在特别想说的话是:我崇敬、感谢军报许多老编辑、老同志,他们是甘为他人做嫁衣的一群人。  相似文献   

6.
各位来宾、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大家非常高兴,新老系友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成立70周年。为此,请允许我代表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对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成立7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为新闻学院和新闻系的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新老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7.
在河北省沧州市,有这样一位老检察官,他叫刘福兴,一生中虽多次救人,却谨遵家训,从不留名。是一位被救老人的感谢文章,引发寻恩的连锁反应,他的故事一点点被媒体挖掘出来。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三昧》2003年第10期封面上,刊登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新老工会主席“牵手信步”的巨幅照片。我作为一名曾任区工会主席10多年的退休干部,看后心情激动、感慨万千。我感谢作者拍得好,编辑安排得也  相似文献   

9.
金鸡摆尾辞旧岁,瑞犬摇手报新春,值此新春佳节之际,《北京档案》杂志社全体人员祝广大新老读者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感谢有你们的一路陪伴,让我们茁壮成长,感谢你们的鼓励与鞭策让我们不断进步,我们一定再接再厉,以十九大的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10.
<正>张亮:性格、友谊与死亡:瓦尔特·本雅明和他的朋友们,第7期作者寄语:作为一名思想史研究者,我希望自己能够保持给更多非专业读者“讲故事”的能力。感谢《中国图书评论》提供的长期平台,让我能够不时登台“表演”,找到更多“听众”。张凌岚:喧哗的曙光:《1913:世纪之夏的浪荡子们》与“短二十世纪”的前奏,第9期作者寄语:感谢《中国图书评论》在当下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和人文关怀,也感谢《中国图书评论》对学术新生力量的大力肯定。  相似文献   

11.
今天是喜庆的日子,也是伤感的日子——在喜迎清华百年华诞的时刻,我们大家聚集在这里,为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已故院长范敬宜教授的胸像举行揭幕仪式。首先,应该感谢新闻九班的同学,他们集体策划,为驾鹤仙逝的老院长立了这么一座铜像,让我们  相似文献   

12.
中国索引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论坛的召开,是我国索引工作者的一次盛会,也是理事会新老领导班子交接的历史时刻。此时此刻,我要向全力支持我工作的中央编译局领导、各位理事和常务理事,以及广大会员,致以崇高的敬礼和深切的感谢。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强图书馆与读者的联系,湛江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于1990年12月31日举行联欢会。邀请了老读者,老干部,小读者共200余人参加。既有表演节目,又有游艺活动和图书馆知识测验。会上农垦老干休所的代表为了感谢图书馆两年来不断送书上门,特赠送镜屏表扬。  相似文献   

14.
据《江西日报》:江西省委书记苏荣提出“新闻媒体也是生产力”,这是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在看望报道江西省“两会”的新闻工作者时提出来的,他说:“这些年,我们深深体会到新闻媒体也是生产力,这个岗位非常光荣。省委感谢你们,省政府感谢你们,全省人民感谢你们……”。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2月28日下午,3位年过花甲的退休老人,风尘仆仆地从40公里外的宜城市赶到襄樊市行政服务中心档案局窗口,将绣有“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锦旗送给窗口工作人员,感谢现行件服务中心窗口为宜城企业退休人员解决了久拖未决的问题。老同志们激动地说:“我们代表宜城5700多名企业退休工人向你们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6.
适值《图书情报工作》创刊40周年之际,欣喜之余,特向《图书情报工作》致以热烈的祝贺,并以一位老读者的身份向《图书情报工作》表示衷心的谢意——感谢贵刊40年来为发展我国图书情报事业所作的贡献!感谢贵刊在倡导学术研究、促进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发展方面表现出的开拓进取精神。我在这里说感谢,并非客套,而是出自内心的感受。40年来,《图书情报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为四化建设服务,刊风朴实、严谨,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充实,以自己富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赢得了广大读者的信赖,受到了读者的欢迎,成为大家喜爱的一块科学…  相似文献   

17.
<正>说起档案,我还真得感谢咱们锦州市档案馆,感谢共产党为咱们百姓培养出了那么多优秀的好党员、好干部。我是一名退休的老同志,原锦州市半工半读技术学校66届毕业生,我叫杨春玲。要说年轻的时候,也为党作出了不少的贡献,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可如今,我老了,老到不能再为党服务的年纪了,可党并没有忘记我,并没有把我当一个无用的人看待。相反,倒不断地出台新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2002年3月16日 ,中国档案学会在北京中央档案馆召开老档案工作者座谈会。座谈会的主题是 :“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经验和新世纪档案工作的展望”。出席会议的老档案工作者代表有 :韩毓虎、王明哲、冯子直、刘振杰、刘国能、张仲仁、孙志廉、菅光耀、张乾、吴颐轩、王毓、温强、王爱彦、朱荣基等。座谈会由中国档案学会理事长沈正乐主持。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毛福民、副局长、副馆长杨公之出席座谈会并讲了话。会议一开始 ,毛福民代表局馆领导及其档案工作者表达了对与会老领导、老专家的问候和敬意 ,感谢他们几十…  相似文献   

19.
《青年记者》2009,(19):37-37
“感谢一版,感谢夜班,感谢‘新闻强报,特色立报’。”初见第六届泰山新闻奖获得者张鸣雁,他张口就是这“三谢”。15年夜班,连续11个除夕坚守岗位,生物钟阴阳颠倒,节假日不能休息,从一头黑发到黑发多白发少,到现在的白发多黑发少,大众日报高级编辑张鸣雁在夜班编辑这个默默无闻而又责任重于泰山的关键岗位上辛勤耕耘.春华秋实:  相似文献   

20.
编后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3):F0003-F0003
首先,感谢初景利、田国良先生赐来他们的新作力作。二位,还有柯平先生,既是我刊的老作者,又是我刊迄今已编了12辑的AELISC的指导专家。对于他们之于我刊的多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