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盟 《大观周刊》2011,(20):28-28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使命.不仅在于课程知识与结构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改进课堂教学理念和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和思考。语文阅读教学应如何提高有效性呢?笔者认为.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文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因此.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为他们终身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庞伟东 《大观周刊》2013,(10):208-208
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改精神,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形态和过程,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主体地位的加强,使课堂教学充满了变数和挑战。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面对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庞杂的语文知识学习中。学生最终需要获得的是什么?那就是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持续的语言文化内化过程和课程实施后在学生身上生成的某种结果的统一——语文素养。对此,新版高中语文《大纲》早就提出,“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新课标中,  相似文献   

4.
李彬 《大观周刊》2012,(30):222-222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知识的传授和智慧的培养,也有情感的交流和个性的塑造。因此,提升课堂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又能让学生学好语文,热爱语文,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根据新课程理念,我认为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它对于改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我想,重视语言积累、加强语感实践、重视语感分析,落实这三个方面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王红梅 《大观周刊》2012,(12):280-280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中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初步形成辅助教学研究的评价体系;信忠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信息技术课程和语文课程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王琼 《大观周刊》2012,(51):282-282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语文素质是一个人学识、思想、素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它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重视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8.
张琳 《大观周刊》2011,(34):175-175
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表现方式是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教师要在充分认识各因素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巧妙加以整合利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齐建成 《大观周刊》2012,(9):192-192
中学语文教学,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把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的现代教育体系。一可以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时下经常耳闻同行感叹学生语文素养的难以提高,这也几乎成了许多语文教师共同的困惑:课堂教学四十五分钟听、说、读、写步步到位,课后安排大量的练习作业,结果依然是作文时的抓耳挠腮,考试时的愁眉不展。语文素养依然故我。为什么呢?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只是一个“授渔”的过程,真正“捉鱼”的过程还是在于平时的积累——课外阅读,这样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方苹 《大观周刊》2012,(25):213-213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愉快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巧妙地设计教学方案,开展愉快教学活动;注重活动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和情感交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才能较好地提高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蒋玉月 《大观周刊》2012,(48):255-255
为了增强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激发并恒久保持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同时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苦心孤诣的追求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胡景朴 《大观周刊》2011,(52):129-129
语文学习无捷径可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还是要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向45分钟要质量。可是仅凭课堂45分钟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所以,在教学中采用“延伸学习”策略扩大学生的语文学习范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十分重要。那么,如何进行语文教学中的延伸学习呢?具体来说.我认为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王艳 《大观周刊》2013,(12):142-142
语文课程丰富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感的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提高学生对语文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学生阅读教学与提高阅读能力为重点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崔文秀 《大观周刊》2011,(52):117-117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所谓语文素养,是指在语文知识,思想认识方面的水平和正确的情感态度看语文素养的提高,学生要依赖于各项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加强语文基本功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日记则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所在。  相似文献   

15.
代洪姿 《大观周刊》2013,(11):253-253
阅读课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战场。每位语文教师的教学时间大多化在了阅读课的教学上。阅读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语文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语义素养的提高。所以,怎样上好阅读课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初中语文阅读课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引导得法。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精彩纷呈,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6.
叶平 《大观周刊》2012,(26):242-242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应抱着为学生终生发展为目的,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良好科学探究素养为出发点。所以,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建适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便成为新课程的改革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为此,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任晓彤 《大观周刊》2011,(36):108-108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重视。长期以来,农村中学教学硬件设施基础薄弱,教学理念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学活动比较单一,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书写差、错别字多、语文知识面狭窄、口头表达能力差、作文能力比较弱。  相似文献   

18.
牛晓萍 《大观周刊》2012,(41):275-275
随着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走进中学语文课堂,为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现代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崭新的天地。它对于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组合,教学手段的运用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加大信息技术教育的力度,教学生学会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大课堂信息容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铜柱 《大观周刊》2011,(6):102-102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中要贯彻好这一基本理念。自主,即主动,要求学生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杨丽红 《大观周刊》2013,(7):170-170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最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教师可加强词句训练,重视课前预习,加强学生阅读,设疑激趣,让学生广泛阅读,经此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