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瓒 《大观周刊》2011,(32):48-48
证据排除规则是证据制度中用来规定证据能力的重要规则,它是法官审查判断证据并依法做出裁判的关键环节,它还是现代证据法的核心精神。民事诉讼证据规则是排除性规则,由于受追求实体结果公平的法律文化传统、立法模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排除规则还不完善,本文通过对民事诉讼证据相关规则的理论分析和解读,探讨进一步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途径.并对我国民事诉讼证据排除性规则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帮助。本文共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是对证据能力与证据排除规则的概述;第二部分是如何完善和建构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目的就是要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对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就是对人权的保障方面的重视的比较好的体现。但是,事实上,在两高三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台了这么久以来,实施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本文主要通过一定的事实,阐述我国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定以及新刑诉中对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则的重要意义,并对这项规定出台以来实施的效果的不理想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对我国的此项滂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周小晖 《大观周刊》2012,(13):30-31
19世纪初人权理念迅速发展,尤其为保障司法领域中的人权问题应运产生了众多的规则原则,本文立足于平衡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之间的角度,旨在分析新《刑事诉讼法》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其涵盖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认知;非法证据规则与人权保障的联系,从而进一步明晰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落实我国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4.
胡琦明 《大观周刊》2011,(32):39-39
在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当中,证据的撤回问题一直以来没有引起司法工作者足够的重视;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并没有对证据的撤回规则进行详细的规定,而实际上证据撤回应该是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的一种,《民事诉讼法》的空白应该说是现行法律的一个缺憾。本文意在分析证据撤回是当事人应有的基本诉讼权利’并分析实践当中在现有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理当事人的证据撤回申请,并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莹 《大观周刊》2012,(39):20-20
作为一种法定的证据种类,“鉴定意见”不再具有“鉴定结论”的效力,而要像其他证据一样,在证明力和证据能力方面通过法庭上的全面审查。本文从鉴定意见的一般概念入手,着重探讨鉴定意见的证据特征和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6.
曾励 《声屏世界》2003,(1):36-37
2002年4月1日实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共有新规定83条,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针对民事诉讼证据问题作出的司法解释。它规定:在民  相似文献   

7.
俞亮  张驰 《北京档案》2007,(4):22-23
通常认为,证据就是能够用来证明特定事实的方式和手段,其之所以能够发挥证明作用,就在于它能够记录、保存和重现特定事实发生时的相关信息,而档案作为历史记录,无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证据形式。不过,任何证据只有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才能在诉讼中得到充分、有效的运用,笔在此略探有关档案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部分运用规则,以求指教。[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曾励 《新闻知识》2002,(6):12-14
今年4月1日实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共有新规定83条,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针对民事诉讼证据问题作出的司法解释。它规定:在民事诉讼中,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从3个方面对电子文件证据的法律地位以及电子文件证据的司法运用等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遏制刑讯逼供现象的发生,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出台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对刑讯逼供取得的证据明确予以排除,并明确了排除的程序和规则。上述两个证据规定出台以来,庭审时被告人当庭翻供的情况和辩护律师对公诉机关出具的证据尤其是被告人供述的质疑也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基于对电子证据法律可采纳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当前电子证据所属类型的几个观点进行了评论,提出了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审查,据此来明确电子证据在整个案件中的证明力的观点,并进而分析了对电子证据证明力审查的规则。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美国民事诉讼联邦规则对电子发现要求的视角,通过对比分析电子发现与电子文件长期存取在现实中关于用途、元数据(信息包)和信息工作流程(信息流)、收集(归档)范围以及人员这几方面的需求,揭示两者的主体对象虽然都是电子文件信息,但需求却迥然不同这一矛盾.最后,提出了对我国电子证据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电子发现来源于美国民事诉讼联邦规则的新要求,虽然它与电子文件长期存取的管理主体一样都是电子文件,在实际管理需求上有着很多共同点,但在现实应用上却有许多差异,如在用途、无数据(信息包)和信息工作流程(信息流)、收集(归档)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美国的电子发现管理经验将对我国的电子证据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余露 《青年记者》2008,(10):50-51
隐性采访是指记者隐去身份而秘.密地采获新闻事实的采访方法。记载这些新闻事实的载体便是隐性采访的成果。本文试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司法解释中对隐性采访所取得的照片、音频资料、视频资料等成果在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的合法性,以及隐性采访成果在民事诉讼中使用的几种不同情况下的合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电子文件证据立法的类型、内容、程序及司法实践,分析了国内外电子文件证据立法的内容特点及其启示,探讨了电子文件单轨制管理模式下我国电子文件证据立法现状及问题,并从电子文件证据的概念界定、法律定位、证明力和司法程序、立法规则等方面对单轨制模式下我国电子文件证据立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共有83条,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针对民事诉讼证据问题作出的一条司法解释。《规定》第68条规定:在民事诉讼中,有其他证据佐证并是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材料或者与视听材料核对无误的复印件,对方当事人  相似文献   

17.
文章立足于我国的法律环境,参照外国的成熟经验,对电子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进行了阐述,并对影响电子证据证明力的因素、传闻证据规则与最佳证据规则对电子证据的适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侯敏娜 《大观周刊》2012,(37):43-43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非法取证行为不仅侵害的公民法、法人、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而且还损害了国家形象和司法公正权威,因此《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出台承载着社会各界对完善刑事证据制度、推进公正审判的热切期望。本文试图对规定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作出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电子档案的特征及其凭证属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有关电子证据的立法及司法实践,探讨电子档案适用于民事诉讼程序所面临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破解方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存有丰富的海疆历史档案,对其进行证据性开发,有助于开展海洋意识教育,维护我国领海主权完整。本文阐述我国海疆历史档案及其证据性开发内涵、意义与实践,在分析理论研究缺失、资源建设滞后与开发创新不足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其证据性开发的路径方法。依托证据链、国家安全与主权宣示理论,从主题选择、材料筛选、档案组合,以及资料性、针对性证据产品开发等方面发掘利用海疆历史档案,可优化档案开发工作,为维护国家领海权益提供档案凭证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