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十年前我们在网络上看到一条新闻明知它是假的却希望它是真的,但最后证明它还是假的,现在在网络上看到一条新闻恰恰相反,明知它是真的却希望它是假的,但最后证明它还是真的。为什么现在的网友不再是浮云了呢?首先应该归功于科技的进步,只要网络允许使得  相似文献   

2.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学科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障碍之一是缺乏完整清晰的学科体系。按照发展的观点,网络信息计量学可分为经典网络信息计量学和现代网络信息计量学。它具有层次性结构。从内容结构上来看,它应包括理沦网络信息计量学、技术网络信息计量学和应用网络信息计量学。表1。图1。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3.
王凯文 《新闻世界》2014,(11):56-58
网络围观现象主要发生在以网络为平台的虚拟社会中,微博作为新事物产生后,网络围观的含义也更为丰富,它弱化了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激发了受众主动参与和创造力。网络围观现象是必需得到重视的舆论力量,从某种程度来说,它也代表了整个社会舆论的动态热点和发展动向,但它同时也会带来网络暴力。  相似文献   

4.
《全国新书目》2013,(11):15-18
微力无边(2014升级版) 微博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媒介,它的传播毫无轨迹、它的速度也无可参照,它只是它自己,在人类千百年的传播历史上,它是一个刚刚诞生的异类。在本书中,社会化媒体营销研究者杜子建将通过对微博最新案例的解读,从网络传播奥秘、网络影响力因素、网络社会学构成、“链式反应”的要件、网络粘性、微博的未来性等角度,对关于微博的一系列问题给出答案。  相似文献   

5.
杨树梅 《大观周刊》2010,(37):188-188
虚拟的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的"第二世界",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文化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它使生活更加方便,但我们也该认识到它带来的弊端。本文就网络文化的社会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作分析,并且试探性提出了一些解决网络文化负面影响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党博 《大观周刊》2012,(17):296-296
新媒体电影在互联网文化与技术的支持下表现出其开放性。新媒体最大的特征就是它把网络大众与网络传播平台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游走于网络视频短片与传统电影之间,具备了二者的优点,但又分别比传统电影更加大众与灵活,比网络视频短片更专业。  相似文献   

7.
白嘉菀  沈学文 《大观周刊》2012,(31):112-112
QQ空间是是目前全球最大互联网社交网络社区,它在网民群体中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它对网民群体的网络道德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更为显著和具有代表性。本文在明确了网络道德行为的概念、规范以及表现形式后,对QQ空间对网民网络道德行为所产生的正面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论网络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文化还是一种正在发展中和建设中的文化,人类应当理智地运用它,掌握它,熟练地操控它,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所以,对人类而言,研究网络文化,关注网络文化,既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     
《中国新闻周刊》2004,(19):10-10
“网络的确是一把双刃剑,安全与隐私互为矛盾。我支持对网络的管理.但反对网络实名制。网络的优势就在于它的速度和广度,而虚拟则是它的基础,现在我们对网络管理的技术手段还跟不上,所以管制手段不宜过于严厉。” 北京方芳  相似文献   

10.
网络与假新闻就像一对兄弟,没有网络之前,假新闻虽然存在,但是没有发挥他全部的影响。当有了网络之后,假新闻找到了他最亲密的战友,网络用它快速传播的特质为假新闻提供了广阔的传播平台。网络正在用它特殊的力量制造着,传播着各式各样的真假新闻。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网络真正进入了Web2.0时代,网络话语权不再单纯地掌握在各大门户手中,SNS和博客的兴起使得广大网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内容分析的网络信息计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计量学是文献计量学领域里出现的新兴学科分支。它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剖析文献内容,具有独特的客观性及定量性。网络计量学方法可分为文献质量、搜索引擎质量、网页知名度计量法等,它为网络信息的整合、有效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网络水军”的形成机制与传播效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网络水军"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的报道之中,这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本文旨在从"网络水军"的界定、形成机制、传播效力和治理对策等方面对"网络水军"进行研究。"网络水军"是互联网、新媒体的"畸形儿",它实质上是网络公关营销的一个工具,它带来了一些难以预料的消极后果。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网络舆论发展中几组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舆论是多种社会因素复杂互动的结果。研究网络舆论,需要将它放在更宏观的社会环境下,深入地研究它与其他社会因素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在中国网络舆论的发展中,有几组关系是值得深入关注与思考的。从网络舆论与现实民意的关系来看,网络舆论并不等于现实民意,但它是观察现实民意的一个重要的参数。从网络舆论与网络暴力的关系看,网络舆论中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暴力现象,但这种现象是社会舆情的一种反映,不能简单以制止网络暴力为理由来阻止网络自由表达。从网络舆论与司法独立的关系来看,网络舆论不应该干扰司法的独立,但是舆论作为一种监督力量应该有助于推动司法的公正。从网络舆论与传统道德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中受到冲击,表现出了一种自我纠结的困境,这种困境在网络舆论以及网民的行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一、档案网络社区的概念及特征 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驱动,使网络社区成为人们表达、交流与获取信息的重要基地.最早明确提出网络社区概念的是Rheingold(1994),他认为人们通过网络所形成特定关系的社会群体即为网络社区,一个成熟的网络社区成员不需要面对面而是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与沟通[1].狭义的网络社区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论坛,不同形式的网络社区有着以下共同特征:(1)它必须通过互联网网络来作为传播的媒介;(2)它的成员通过网络社区能共享信息与沟通;(3)成员能通过网络社区来满足社会生活需要;(4)它的成员对它有一定的归属感[2].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网络阅读导读及其策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大学生网络阅读导读是针对大学生网络阅读行为和问题的引领、指导性活动,它可以采用帮助大学生网络读者建构网络阅读的知识背景,培养大学生网络读者的自我效能感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人肉搜索这一新兴传播方式,既是公民言论自由和信息自由的重要表现,又有可能带来网络暴力,侵犯个人隐私权。网络上的一次次人肉搜索事件早已让世人熟识了这个名词,它的影响也由网络蔓延到现实世界,它所引发的信息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17.
江坪 《新闻实践》2008,(11):56-56
清醒认识"两重性"当今,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越来越显示它的"两重性"。它既可以是重要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还可以是不良有害新闻信息的扩散途径。网络以迅速、便利、廉价等优点,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但同时,网络污染已经直接危及到社会的安定。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网络赌博、网络欺诈等丑恶现象屡禁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形势下,网络舆论引导越来越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认识上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的导向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对人们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从网络舆论的定义、网络舆论特征和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措施三个方面来对网络舆论引导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
“蝴蝶效应”与网络舆论生成机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借用气象学的一个概念“蝴蝶效应”,来描述网络舆论监督中的网络独特的舆论生成现象。网络舆论监督中的“蝴蝶效应”是怎样发生的?它的发展和变化又有怎样的规律性?它的舆论意义如何?作者通过个案分析,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浅谈网络专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阳 《新闻传播》2010,(2):21-21
网络专题在网络表现形式中的地位网络专题的演化历程决定了它是网络媒体表现形式中的集大成者,网络专题以集中的平台,融合了其他各种网络报道形式。在网络媒体日常运营中,遇有重大事件的报道任务,网络专题常常是需要首先考虑的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