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曹玉华 《大观周刊》2012,(34):304-304
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的环节:  相似文献   

2.
彭彬 《大观周刊》2011,(23):206-207
语文教师首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覃智常 《大观周刊》2011,(33):208-20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一味地满堂灌,教师向学生传授新知识,巩固旧知识,40分钟里全部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学生只能接受,无一点自己活动的空间。作文教学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王英翠 《大观周刊》2011,(10):217-217
语文是我们语文老师,传授知识,启迪学生心灵的医药良方;同时也要教会我们的学生学习语文的魅力所在。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王霞 《大观周刊》2013,(4):150-150
语文教学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一个带有艺术性的创造过程。如果教师能使“教”与“学”的各个环节配合得适当、协调,达到和谐优荑的妙境,无疑会增强语文教学的人文魅力。  相似文献   

6.
甄瑞 《大观周刊》2012,(39):304-304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语文教育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更应该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将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目标,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瑞兰 《大观周刊》2012,(38):197-197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给学生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在教学中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知识的掌握是基础,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有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才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成为有用人才。同时,处理好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 是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在现代英语教材和读物中的大量渗透,要求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传道、解惑应注重能力的培养,教师应重视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交际能力。本文论述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处理好传授语言知识与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吴永梅 《大观周刊》2012,(1):123-123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汉语文教学不仅要完成知识传授,还要进行语文能力训练与情感培养,这就对高中汉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马婷 《大观周刊》2012,(37):367-36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语文教师的期待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再只是知识传授者.更是知识的研究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语文教学也成了一门艺术,无论是其与学生的交流、知识的传递。还是情感的表达都无不体现其艺术性。那怎样成为一名具有艺术性的语文教师呢。本文对其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孙建  吴萍  李乐喜 《大观周刊》2011,(28):40-40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知识传授,但也不能忽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这就要处理好知识传授和道德培养的关系。为此,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本文试图从概念,实现途径等方面着重探讨这一问题,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霞 《大观周刊》2012,(26):178-178
语文素质应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语文知识,即汉语知识、逻辑知识、文学知识、语法知识等;二是语文技能,它不仅包括听说读写能力,还包括摄取知识及运用知识的能力:三是综合品质,即在丰厚坚实的知识基础上,熏陶渐染,逐步历练形成的兴趣爱好、思想情感、审美鉴赏、气质修养等品质.。 有一个教育学家早就说过:“作为一个教师,只把功课教好还远远不够,最主要的是关心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更要陶冶学生情感、净化学生思想、完善学生品格、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健全的发展,使学生既具有诚信、宽容、坚韧等传统美德、又具有乐观、进取、开拓、创新等时代精神。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神”。对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着眼育人,因为学生的品质的优秀、人格的健全这比 他的学习突出更为重要,这是并不难懂的道理。  相似文献   

13.
刘平 《大观周刊》2010,(46):80-80
传统的政治教材在编排上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而忽视了趣味性,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接受能力。如何适应新课改需要,转变角色,有效地开展政治教学,是摆在每一位一线教师面前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孟秀花 《大观周刊》2011,(6):198-198
新世纪的初中语文教学课程改革倡导探究的、交流、讨论式学习方式,它要求老师和学生平等、讨论和交流。因此,作为语文老师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会学生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相处合作。这就必须要求每一个语文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去探索和实践语文课型,从根本上推进语文课的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5.
郭成淑 《大观周刊》2013,(8):218-218
新课改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课堂教学在注重知识传授的阿时更加注意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想把新课标的要求落实到实处,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采用,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毕科研 《大观周刊》2012,(24):285-286
新课改有效课堂实施以来,英语课堂悄然发生了变化,英语课堂教学逐渐改变了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如何在初中英语的有效课堂上实施有效的方法,是我一直不断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项目。这几年来,在不断学习同行们的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现把我在教学中反思总结的几种教学方法介绍如下,和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钟盈海 《大观周刊》2013,(4):192-192
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迁移现象产生的过程,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迁移现象产生的过程。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建立起迁移教育的观点,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对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认知结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速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李鹤 《兰台内外》2007,(5):24-24
教学活动是高校最基本的活动,是高等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对知识信息的传授和接收活动。教学档案就是在这一系列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和保存价值,并归档的多种载体形式的原始记录。  相似文献   

19.
钟慧玲 《大观周刊》2013,(11):229-229
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加强新课改理论,创新理论的学习,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引导学生从事语文实践活动,切实转变教学行为,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q-,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0.
传播在传播学中被定义为: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大众传播与教育传播是人际传播的两种基本形态。语文传播是教育传播的一种,是语文教育者按照一定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语文知识、技能、思想、观点等传递给特定对象的活动,是语文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也有把语文传播归于大众传播的分类,特指运用语文手段和方法进行大规模信息生产与传播活动。本文遵从教育传播的语文传播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