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雪是大自然的杰作,而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浩瀚的诗海中,文人墨客不惜笔墨,给雪冠以不少美名,别有情趣。雪呈六角形,便称之为"六花""六出"。如唐代元稹《赋得春雪映早梅》诗:"一枝方渐秀,六出已同开。"唐代高骈《对雪》诗:"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宋代楼钥":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元代白朴所吟:"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六出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浩瀚的诗海中,文人墨客不惜笔墨,给大自然的杰作——雪,冠以不少美名,别有情趣。六出雪呈六角形状,便称之为"六花"、"六出",如唐代元稹《赋得春雪映早梅》:"一枝方渐秀,六出已同开。"唐代高骈的《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宋代楼钥的"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元代白朴所吟的"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  相似文献   

3.
一有人称鲁迅的《雪》(辑入《野草》)是“极美丽的诗”(李何林《鲁迅“野草”注解》)。是的,《雪》饱含诗情画意,斐然成章,确实是一首醇香扑鼻、动人心魄的好诗。然而,它不是那种通常意义上的分行排列的诗,而是用散文的句法和形式写作的散文诗。散文诗当然也是诗。它是介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挣殊的文学样式,散文其形,诗意其神,是它的基本特征。正如其它体裁的诗一样,散文诗只有显示出某种诗的氛围、诗的气息、诗的情思,  相似文献   

4.
诗六义辨说     
“六义”的名称最先见于东汉卫宏所写的《毛诗序》,他在序中谈过《诗经》的功加之后,接着就论述《诗经》的体制和表现方法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在《毛诗序》之前,《周礼·春官·大师》已有“大师教六诗”的记载,其中“六诗”的内容和排列顺序与“六义”全同。由于同一赋、比、兴、风、雅、颂,《毛诗序》称六义,《周礼》称“六诗”,于是后人对“六义”或“六诗”就产生了不同的解释。各家的解释虽不同,就其大略而论,基本上只有“六诗皆体”和“三体三用”两说。兹依次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禹偶《村行》是宋诗中的名篇,全诗如下: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养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诗的颈联在对仗上存有瑕疵,要说明这一点必须先弄清楚“雪香”一词的来历。钱钟书《宋诗选注》,金性尧《宋诗三百首》都没有指明颈联中“雪香”二字的出处。王延梯《王禹诗文选注》只谓“雪”字状棠梨之色,也没有论及“雪香”。雪是否有香,雪香是否为一种香呢? “雪香”二字连用,据宋人姚宽《西溪丛语·卷下》和王明清《挥麈后录馀话·卷一》记载,最早是出现在阴铿的诗里,但是这首诗的名字现在无从考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  相似文献   

6.
咏雪诗趣品     
冬天到了,每当看到 飘飘的雪花,总会想起各 种各样的雪诗。 雪诗中的千古绝唱 当推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大风大雪,处处银装素裹,一个晶莹世界;琼枝玉叶,宛如千树万树怒放的梨花。这一比喻,传神地描绘出雪的皎洁、鲜润、明丽和灵动,透露出诗人的惊喜之情,富有神韵。 雪诗中最俚俗的,当首推唐朝张打油的那首《咏雪》“打油诗”了:“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因为雪大,才有了“江上一笼统”这种大全景式的远景;还有三个特写镜…  相似文献   

7.
王菲 《英语广场》2023,(12):55-58
诗词中的抒情,通常不是作者的情绪和思想的直接表达,诗人大多喜欢借景抒情和借物抒情;“意象”是“意”和“象”相结合的最好方式。诗的精神在于意象。弗罗斯特诗歌中45首使用了“雪”的意象,在其全部诗歌中占据了13%的位置。弗罗斯特诗歌标题包含“雪”的有《雪》《雪尘》《雪问》《雪夜在林边停留》和《一堆残雪》。弗罗斯特的诗里,各种雪景中的雪都有着各自的象征含义,探究弗罗斯特诗歌中的“雪”意象有助于深化对弗罗斯特诗歌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一、“赋”名来源于《诗》“六义”之“赋”“赋”,作为文体的一种,其命名的由来,一般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来源《诗》之“六义”;一是按《汉书、艺文志》所说“不歌而诵谓之赋”。这两种说法究竟何是何非,尚需作一番认真而细致的考察。《诗》之“六义”,一见于《周礼》,再见于《毛诗序》,其内容为曰风、曰赋、  相似文献   

9.
唐代诗人齐己《早梅》中的“村前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这句诗用字虽然平淡无奇 ,却很耐咀嚼 ,描绘了一幅十分清丽的雪中梅花图 :雪掩孤村 ,苔枝缀玉 ,孤梅独放 ,那景象能给人以丰富的美的感受。宋代诗人卢梅坡《雪梅》中的“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句诗则充满了理趣 ,作者认为梅花虽白 ,终归逊雪三分 ,雪花虽白 ,却缺少梅花的一种清香 ,梅雪均佳 ,各有千秋。宋代诗人林逋《梅花》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这句诗抓住了梅花枝干横斜、花影疏朗、香气清幽的特点 ,再衬以清浅的池水、朦胧昏暗的月色表现出十分…  相似文献   

10.
芹红新语     
一、“白雪歌残梦正长”——漫谈《红楼梦》稿本抄本及雪芹文物“文星陨处西山动,——灯火人间守岁声”!①一代文豪曹雪芹在乾隆二十八年癸未除夕离开了人世。②——下一年初秋,雪芹生前友人张宜泉从居处海淀③去西山,凭吊雪芹故居,写了《伤芹溪居士》一首悼诗,中有“白雪歌残梦正长”之句。④这句诗里的“梦”宇,红学研究者认为与《红楼梦》有关联,而在诗句里用了“歌残”、“梦正长”字眼,可说异乎寻常,是否张宜泉在雪芹逝世半年后,就得知雪芹遗稿发生了意外之事?发此慨叹;还是寓有其他意思。观察一下时代背景:一是,几处记载,乾隆帝弘历曾“索阅”《红楼梦》槁;⑤二是,弘旿批永忠《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诗,认为“其中有碍语”;三是,脂评提到八十回后一  相似文献   

11.
李龙毅 《学语文》2004,(4):10-10
《雪》是鲁迅《野草》中文字最为优美的一篇散文诗。它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用谢冕的话说:“散文诗只是脱去了诗的外壳,而胸膛里跳动着的却是一颗纯净的诗心。”  相似文献   

12.
一、藏雪--字面少雪,读句品词悟雪《江雪》是一首五言诗,共四句,前三句不见“雪”,第四句最后才见“雪”字,也仅是“寒江雪”。整首诗乍读起来感到雪的呈现很少,似乎没有多大的雪。可是细细品读,诗文内容又无不与雪相关,展开诗意,发挥想象,可以说到处都是雪。那么,诗中的“雪”究竟“藏”在哪儿?用心一读,才知道是藏在诗中的“绝”“灭”“蓑笠”“寒江雪”等词句里面。  相似文献   

13.
打油诗撷趣     
唐朝南阳读书人张大油,常与民间歌手交往,也爱用民间俚语写诗。一日大雪纷飞,他诗兴大发,遂吟《雪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首诗通篇无一雪字,却句句与雪有关。《辞海》评析张大油《雪诗》:“所用的都是俚语,且故作  相似文献   

14.
赋,最早是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出现的。春秋时卜商的《毛诗·大序》中说:“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周礼·春宫·大师》郑玄注:“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卷一中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称六  相似文献   

15.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信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又说:“赋也可以用”。什么是赋比兴?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问世之时,赋、比、兴的概念就出现了,并同风,雅、颂并称为诗之六义。从汉代郑玄等人注诗起,对诗之六义作过许多研究。孔颖达解《诗大序》时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  相似文献   

16.
六诗古义解     
《毛诗》“六义”之说,本于《周礼·春宫》:“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诗序》因之,称为“六义”。郑玄注“六诗”曰:“风,言贤圣治道之遗化;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  相似文献   

17.
田渝生 《教学随笔》2008,(Z1):116-116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这是南北朝诗人范云《别诗》中的诗句,其中,诗人用雪去和花来的变化,来表示冬去春来的季节更迭。在古代诗人的诗作中,雪和花结下了不解之缘,宋代诗人张元在诗作《雪》中写道:"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唐朝  相似文献   

18.
都说写诗难,可在一次教学中,我班的46名学生写了一首小诗,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那堂阅读课说起。那节课是四年级的语文课,上的是“积累·运用六”的阅读《雪化后是什么》。短文后有一个问题:你对短文中的三种答案是怎样看的,你的答案是什么?在提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这还用问,当然是“雪化后是春天”这个答案最好了。可谁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雪化后就是水呀。”“雪化后怎么能是春天呢?”“雪化后应该是冰”。……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很吃惊,也很失望,但我没有埋怨孩子们,我只是告诉他们:“你们的生活空间是宽广的,可你们的思维就像被…  相似文献   

19.
一、《乌夜啼》——以离合体为词中古诗中有离合体,是一种韵文的字谜,除了整齐的诗行和谐调的韵脚,确很难称其为诗。《艺文类聚》五十六载有孔融以下十三首,我们即举孔融的《离合郡姓名字诗》为例: 渔父屈节,水潜匿方(“渔”字去水旁,离出“鱼”字);与旹(时)进止,出行施张(“旹”字去(?),离出“日”字,与前句鱼字合成“鲁”。(以下类推,全诗用此法离合出“鲁国孔融文举”六字,略。)  相似文献   

20.
《诗序》自“诗者志之所之也”以下,都是附在《关睢序》里的毛诗大义。什么叫大义呢?大训重,即是重要的意义,其实是一些贯穿在全书里的带规律性的东西。现在,我们准备从“六义”、“四始”、“正变”和“二南”这几个方面谈一下这个问题。 先说:“六义”:皮锡瑞氏《诗经通论》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