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教学自由是教师拥有的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自主教学的行为空间。教学自由要体现教师的意志,但同时教师要承担相应的教学责任,它并非不要限制。对于教师而言,教学自由之所以有存在的必要,因为它是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前提,是教师教育智慧产生的条件,是教学美创生的基石。教师教学自由的实现,需要让课程真正回归教师,同时教师要追求教学理性以及追求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2.
教学视导是视察教师工作、辅导其改进教学方法的服务性工作,它是促进有效教学和学校效能的有效举措。教师教学视导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是教师助其自身专业成长的关键,视导的主体是教师自身和教师同侪,对象是教师及其教学,目的是改进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式是教师自我视导与同侪视导,核心任务是教学反思和经验共享。促进教师教学视导的有效策略不仅需教师自身和群体的自我视导,也需外部给与其条件保障并赋予视导权力。  相似文献   

3.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哲学。教师个体教学哲学是以个体为本的教师教学理念与实践的哲学,是支持教师获得教学智慧、形成教学个性的前提,是教师专业发展发展的基础。然而教师的个体教学哲学常呈现替代性、结构性及来源性缺失。建构教师个体教学哲学需要唤醒教师自我并以哲学思维方式追问教学世界、不断转化教学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教学创新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也是学校创新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师要成为富于教学创新的教育者,就必须拥有充分的教学自主,即教学自主性和自主权。教学自主性是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对自身的主导和支配,教学自主权是教师对教学情境及其相关事务的主导和支配。教师的教学自主与创新紧密联系,教学自主是教学创新的条件和保障,教学创新是教学自主的价值体现。学校管理者不仅要赋予教师教学自主权,也要提升其教学自主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学决策能力的构成与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决策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充分利用特定教学情境中的教与学的信息结构,不断地进行教学中多样的判断和选择的主观思维活动,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性行为。教师教学决策能力则是教师在决策过程中应该具有的多谋善断的“能手品质”,是保证教师教学选择行为的合理有效、充分行使教学专业自主权的专业实践。通过探讨教师教学决策能力的构成及其实现,明确教师教学决策的能力要求,可以帮助教师树立教学决策的能力意识,促进教师教学决策行为的自觉与有效。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要从关注效率转变为提高质量,必须走向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教师个性化教学是教师热爱教学事业的重要条件,是教师教学智慧形成的基本途径,是教师生命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必然选择,也是教学真正成功的重要保障。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个性化的课程理解、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和个性化的教学活动。要真正实现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需要转变传统文化观念、提升教师的自我认同感和教学专业能力,并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和政策。  相似文献   

7.
合作教学是构建教师合作文化建设的促进机制,可以帮助教师克服"文人相轻"陋习,破除教师的教学孤立文化,鼓励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鼓励教师之间教学技能和专长的分享,培养教师团队合作情感.通过合作教学能有效提升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让教师感受到合作教学的价值,从而建立教师自主的团体组织.确立教师合作的专业发展观是合作教学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王云香 《宁夏教育》2009,(12):36-36
教学后记是教师对自身具体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方面面教学工作的再认识,是教师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重要教学过程。写好教学后记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是高校教师发展的前提,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高校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是教师教学发展的基础,而具体的教学行为是提升教学技能的必要途径。从理论上探索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多元合作、非正式合作、个性化服务、教学发展护照等机制。从实践中探讨开发多样化的教师教学发展模式,包括新教师研习营、教师教学工作坊、校外挂职实践等,以促进高校教师教学的发展与教师专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个性化教学视域下,教学对话被异化,出现诸如教师的"问话"与学生的"回话",也有教师的"插话"与学生的"接话",还有教师与个别学生的"对话",等等。其原因在于教师对教学对话的模糊认识,对教学本质的认知不够,是教师的教学习性使然,是大班化教学的客观存在。实现教学对话的回归,前提是正确理解教学对话;关键是教师角色转变;重点是形成教学对话智慧;基础是促进小班化教学;条件是加强教学对话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