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海廷 《钓鱼》2006,(13):14-15
老干江,是松花江的一条支流。她从奔流北下的松花江分流东去,流经榆树西部境内的大坡等三个乡(镇)七八个自然村屯之后,再从秀水、大于两乡之间的两江口回流入松花江主江道。由于老干江的水情受松花江的左右,主江水位上涨她也涨,主江水位下降她也降。这就给这条老干江造成了一种  相似文献   

2.
松花江里生长着一种黑灰色毛茸茸的小江虫,别看它细小疹人其貌不扬,用它做饵在松花江垂钓效果奇佳。笔者在松花江经常使用江虫做饵垂钓,对使用江虫做饵有些体会,现总结出来介绍给广大钓友。  相似文献   

3.
自小生长在青弋江畔,这里水碧鱼肥,是钓鱼人极好的天然渔场。特别是每年夏秋两季,江钓白条成为当地钓鱼人一大盛事。  相似文献   

4.
冬钓船丁鱼     
在北方进入霜降后的寒冷天气的季节里,也正是垂钓船丁鱼的时候。船丁鱼遍生于东北的江河,鱼体成圆柱形,鱼表面为褐色,体重100~200克,体长20厘米左右,为一种小型冷水鱼。船丁鱼的体型如古代造船使用的一种钉子,所以当地钓鱼人称此鱼为船丁子鱼。该鱼长年集于松花江的急流河床。  相似文献   

5.
陈东旭 《中国钓鱼》2006,(10):31-31
秋天使用江蛾(包括幼虫)在松花江垂钓鱼获颇丰。但江蛾(特别是幼虫)捉到后极难保存,不能长时间使用。我们地区的钓友经过反复试验,发明了一种新的江蛾(包括幼虫)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6.
老干江,是松花江的一条支流。它从奔流北下的松花江分流东去,流经榆树西部境内的大坡等三个乡(镇)七八个自然村屯之后,再从秀水、大于两乡之间的两江口回流入松花江主江道。这条十余公里长的老干江,水的走向是个月牙形,由主江分流时是从西流向东,然后又折流向北,最后再转流向西,直至流回主江道。  相似文献   

7.
荣荣 《钓鱼》2004,(2):45-45
1竹制抛竿:我国沿海和长江流域一带的钓鱼人,根据需要自己动手制作的抛竿,分两节,长约2—25米,为插节式。前节较细,后节较粗,竿体上有铁丝或棉线绞缠的导线环。这种自制的抛竿看似粗糙,但较为实用,力量大的人抛投,可远达70—80米。可钓鲴鱼、鲶鱼、黄颡等鱼类,不仅可用于海钓、江钓,就连湖库等自然水域也一样能胜任。至今,仍有很多经济尚欠发达地区的钓鱼人在使用。  相似文献   

8.
松花江沿线江汊河边,流行东北农村土色土香的撅头钩钓法,非常适于夜钓。撅头钩与其他钓法相比,别具特色简便易行。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本人用撅头钩钓法,住哈尔滨松花江滨州铁路桥三角泡岸边夜钓,哥仨收益颇丰,共钓出5千余克大白鱼与鲶鱼,难忘的一幕,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9.
那铁华 《中国钓鱼》2004,(11):55-55
牡丹江是松花江的一条支流,流到我市由西往东穿城而过,到城东又拐了一个大弯向东北方向而去。十几公里长的市区段两岸有很多的好钓点。一到钓季这里便成了钓鱼人的好去处。遗憾的是,牡丹江的钓季太短了,从11月份封江到4月中下旬才能开江垂钓。  相似文献   

10.
四钓滑鲫     
刘定龙 《垂钓》2002,2(8):14-15
再刁滑的鲫鱼也没有钓鱼人聪明,再聪明的钓鱼人也得按规律钓鱼。  相似文献   

11.
野钓江拐     
在云南亚热带地区的一些江河湖库中生长着一种热带大型无鳞鱼——江拐(埃及江鳅)。此种鱼生命力极强,能适应各种水质的生存环境(但最怕低温),故处处可见它的踪迹;又因个大壮硕——常见个体在2千克~5千克之间,上钩时的挣扎力极能激发钓鱼人的拼搏精神,成为钓者喜爱垂钓的一种鱼类。  相似文献   

12.
张仲斌 《中国钓鱼》2006,(12):68-69
一年一度的冬季叉闯入了我们的生活,钓鱼人打破传统的观念,所谓“冬季是钓鱼的淡季”这一思想的束缚,勇敢而又顽强地走出温暖的居室,携带着钓具,走向广阔的垂钓世界。冬令垂钓除了钓鱼外,锻炼身体增强体魄,寻找垂钓的欢乐,过一把钓鱼瘾等也是许多冬令钓鱼人的共识。但是,冬季气候确实还是挺寒冷的,钓鱼人外出垂钓,做好疾病的防治,也应提到议事日程。冬令野外,对钓鱼人最主要的威胁是寒风、寒冷、潮湿,即风、寒、湿,是致病的因素。对我们钓鱼人来说,最常见的疾病就是腰腿痛。  相似文献   

13.
垂钓大鲫鱼     
赵峰 《垂钓》2006,6(8):11-12
中国内陆的江、河、湖、库等自然水域生活着大量的野生鲫鱼(也称土鲫鱼),它们对喜欢钓鱼的人而言,充满了强烈的诱惑力。大鲫鱼为何受到钓者格外青睐,引得无数钓鱼人苦苦寻觅它的踪迹呢?答案很简单:一是野生大鲫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是淡水食用鱼类中的上等佳品;二是个体在250克以上的大鲫鱼,由于其生长缓慢,致使数量相对较少,并不是能经常钓到,所以它对钓鱼人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要想在自然水域中钓到大鲫鱼,我们首先就要了解大鲫鱼的生活习性和食性,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机会钓到它们。  相似文献   

14.
咬钩啦     
化民 《垂钓》2006,6(3):54-55
春天正是气象更新、万物复苏的季节,而我的工作单位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我所在部门的员工被整体放假。在没找到新的工作之前,我经常到松花江北岸一个断了流的江岔边上钓鱼。  相似文献   

15.
刘春 《中国钓鱼》2005,(6):38-38
我的钓友芦恒昌于2004年10月29日,买松花江产的小杂鱼时,发现其中有一条长10厘米、宽1厘米的鱼。此鱼乳白色透明体,尾、胸、脊鳍完好,尾叉尖有黑边。头部呈三角形,扁平状。两眼平行在头的上部,有银白色眼框,眼珠黑色。无鳞。口呈三角形。钓了多年的鱼,我们都不认识这种鱼,请教众钓友,大家皆不认识。于是我们特到照相馆给鱼拍了一张照片,邮给《中国钓鱼》,请有关专家能给鉴定一下。因为它太奇了,若属珍贵鱼种,当是件让我们松花江钓鱼人高兴的大好事呢。  相似文献   

16.
任志新 《钓鱼》2011,(6):22-23
钓鱼人所称的小口,也称轻口。本人的理解是指鱼食饵动作幅度小,浮标表现上动作不大,使钓鱼人不易观察到的一种标相。  相似文献   

17.
池边的尴尬     
蓝水 《垂钓》2005,5(6):20-20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既然是钓鱼人,在钓鱼的时候也应该多一些文明举止,否则给别人带来麻烦不说,让其他钓鱼人讲究你可就不那么好受了。  相似文献   

18.
刘博 《垂钓》2006,6(3):8-9
一直以为,钓鱼人该是蓑笠翁,该是烟波客,眉宇间应该满是写意和洒脱。后来才发现,原来钓鱼人也是老百姓,甚至是最纯粹的老百姓——一样有他们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19.
《钓鱼》2007,(24)
中国内陆的江、河、湖、水库等自然水域中,生活着大量的野生大鲫鱼(也称土鲫鱼),它们对喜欢钓鱼的人而言,充满了强烈的诱惑力。大鲫鱼为何受到钓者格外青睐,竟引得无数钓鱼人苦苦寻觅它的踪迹呢?答案很简  相似文献   

20.
赵湘建 《垂钓》2014,(9):12-12
张家界市慈利县江垭水库总库容17.4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7.4亿立方米,灌溉农田8.575-亩,改善航道124公里,提供5万余人的生活用水。早在2013年10月17日,江垭淡水鱼养殖场就曾出水一条重达100斤的“鳙鱼王”。由此,关于江垭水库中的巨物传说便在钓鱼人之间蔓延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