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竞生先生是民国第一批留洋(法)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先驱、中国第一位翻译卢梭《忏悔录》的译者、中国第一个提出逻辑学概念的学者、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有“南张北梁”之称,即南方的张竞生北方的梁漱溟)、中国性学第一人、中国计划生育第一人、中国发起爱情大讨论第一人等,  相似文献   

2.
飞花拾零     
中华巾帼第一人班昭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史学家.卫铄 中国第一位女书法家.武则天 中国第一位女皇帝.傅善祥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太平天国).康同壁 中国第一位去西天(印度)的妇女.  相似文献   

3.
密苏里新闻学院是世界上最早的新闻学院,是世界上第一个授予新闻学学士(1913年)、第一个硕士(1921年)、第一个博士(1934年)的新闻学院,被誉为"新闻学圣殿"。密苏里新闻学院也是迄今与中国交流最为密切的新闻学院。在1908年9月密苏里新闻学院开学之际,黄宪昭进入该院学习新闻学,是第一位留学密苏里新闻学院的中国人。1912年,黄宪昭顺利毕业,成为第一位在密苏里新闻学院而获得新闻学位的中国人,密苏里新闻学院也宣称:他是"第一位国际留学毕业生"①。在他开启了中国人留学密苏里新闻学院之门后,至新中国成立先后有62人前往密苏里新闻学院学习  相似文献   

4.
郑维山,1915年生,河南新县(原湖北省麻城县)人.1927年黄麻起义后加入童子团.1929年加入少年先锋队.193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任赤卫队副指导员,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师.先后任班长、队长、指导员,参加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  相似文献   

5.
相关链接 张中,安徽省凤阳县人,1924年11月1日生.1952年,上海市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1955年调入上海市律师协会,任律师.1958年调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先后任审判员、审判组组长.1980年调回上海市律师协会之后,任上海市第一法律顾问处(后改为第一律师事务所)主任.  相似文献   

6.
郑观应,本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杞忧生、慕雍山人、罗浮待鹤山人等,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人,生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六月十七日,卒于民国十年(1921年)五月初九日,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  相似文献   

7.
拯救商务     
在明年的全国两会上。我们期待着江蓝生委员再提交一个提案,提案的名称是:拯救商务。提案上写着:为了千万中国新老知识分子的世纪心愿,为了上世纪几亿中国人读过商务图书,为了制造中国贝塔斯曼和培生集团,为了被日本人炸毁的东方图书馆,为了中国第一册小学课本,为了《小说月报》,为了中国出版一个世纪独一无二的图腾,让全国人大作一次世纪的表决:重建商务。  相似文献   

8.
书讯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生平检索》出版发行由中央民族大学白润生教授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生平检索》一书日前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搜集、整理、编写了26个民族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共525人。收入本书中的新闻人物都是在近代和现当代新闻史上做出贡献的新闻工作者,特别是那些为推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新闻工作者。其中包括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少数民族女报人葆淑舫,以及各少数民族历史上第一名高级编辑、高级记者、第一位获国家级大奖的著名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叶朗,1938年生,浙江衡州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任。主要著作有《现代美学体系》(王编)、《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国小说美学》等。  相似文献   

10.
《当代传播》2007,(6):62
由中央民族大学白润生教授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生平检索》一书最近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搜集、整理、编写了26个民族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共525人。收入本书中的新闻人物都是在近代和现当代新闻史上做出贡献的新闻工作者,特别是那些为推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新闻工作者。其中包括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少数民族女报人葆淑舫,以及多个民族历史上第一名高级编辑、高级记者、第一位获国家级大奖的著名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0月14-24日,省档案局举办了全省档案局(馆)长培训班,全省各地、州、市、县(市、区、特区)的档案局(馆)长共82人参加了培训,省档案局(馆)局(馆)长刘强、副局(馆)长蒋国生、王传福、李萌出席了开班仪式和结业典礼。 此次全省档案局(馆)长培训班是在新世纪举办的第一期培训班。近几年来,随着全省档案事业的发展和几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常务副馆长冯伯群一行五人来到宁波市鄞州区档案局(馆)考察调研,并为鄞州区档案局(馆)送来了珍藏于中国第一历史  相似文献   

13.
正陕西卫视《丝绸之路万里行》创七项中国第一(1)中国第一次全媒体整程走完"丝绸之路"(2)全球和中国第一次利用GOPRO 360全景技术整程记录丝绸之路(3)中国第一次卫星车全地形全过程直播"丝绸之路"(4)中国第一次拥有"欧卫"认证的卫星车(5)中国第一次对"丝绸之路"进行整程航拍(6)中国"北斗卫星"第一次全程导航丝绸之路(7)中国"北斗卫星"第一次全程记录丝绸之路航迹  相似文献   

14.
一侯方域,字朝宗,号雪苑,斋名壮悔堂,商丘人,明万历四十八年(1618)生,清顺治十二年(1655)卒。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清别集类著录《壮悔堂文集》  相似文献   

15.
正戊戌变法时期,天津是维新派在北方开展报刊活动的又一个重要据点。严复等创办的天津《国闻报》,与上海《时务报》桴鼓相应,分执南北舆论界牛耳。它不仅是天津地区中国人创办的最早报纸,同时也是维新派在华北地区出版的唯一报纸和维新派创办的第一张日报。【富有特色的《国闻报》】《国闻报》是在上海《时务报》创刊后的第2年,即1897年10月26日(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初一日)创刊的。社址设在天津租界紫竹林海大道,由严复与王修植(菀生)、夏曾佑(穗卿)、杭辛斋(慎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致力于古代名言佳句辞书的研究多年,发现此类之书差错中,有一明显特征:凡众人所编之书,书中必有前后不一、自相矛盾之处。即如近两年出版的8本:郭东斌等18人编《格言大辞典》(以下简称《格言》)、秦牧等15人编《实用名言大辞典》(简称《实用》)、尚和等25人编《中国历代祝词贺语大观》(简称《祝词》)、任道斌等22人编《世界生活妙语大全》(简称《妙语》)、吴健生等19人编《中外格言精华》(简称《精华》)、季镇淮等32人编《中国散文名句辞典》(简称《散文》)、吴丈蜀等13人编《历代诗词曲佳句名篇大全》(简称《佳句》)、刘云峣等18人编《中国历代中医格言大观》(简称《中医》)。这8种书中存在其他问题姑且不论,仅例举这些书中前后说法不一、自相矛盾处,以述众人编书之通病。  相似文献   

17.
张元济(1867年-1959年),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1902年应夏瑞芳邀请,入商务印书馆,成为中国近现代出版业"开辟草莱的人"(茅盾语).  相似文献   

18.
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我国著名的编辑出版家。清同治六年九月二十八(1867年10月25日)生于广东。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年(1894年)春,翰林院庶常馆散馆,任刑部贵州司主事。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秋,以第一名的成绩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闻学院进修分部今年5月开办第一期新闻干部培训班,为地方新闻单位培训在职新闻干部。培训对象是全国省级以下的报纸、电台(广播站)、电视台和出版部门的编辑、记者,各级地方和部队系统的宣传干部、专(兼)职通讯员。第一期培训班学员有100多人。  相似文献   

20.
白崇禧,字健生,广西桂林县人,回族。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在广西陆军第一师任连长、营长等职。1924年与李宗仁的定桂军合作,二人合称"李白",从此,桂系成为中国最具实力的地方军事势力。北伐战争期间,任国民革命军副总参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