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从时间的维度上去寻沿着时间的维度,回溯历史,往往能找到很恰当的材料,因为昨天的故事实在太多。下面《宽容造就成功》一文的片段,就是用这个办法解决材料问题的。回首中国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从西汉初年的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到汉武帝,哪一个不是以宽容之心招纳贤才,励精图治?否则怎么会有西汉初年的强盛?又如唐初唐太宗善于纳谏,并重用魏征,如果没有宽容之心又如何能听取大臣的意见,如何能造就贞观之治?清朝康乾盛世的产生也不例外。可见只有以宽容之心谦虚地接受批评,接受意见,才能获得成功。相反,每个朝代的衰弱以致灭亡也都是统治…  相似文献   

2.
康乾时代在世界范围内是农业文明的最后光辉与资本主义的始发阶段相对峙,而农业文明还占上风的时代,乾隆的作为不可能超越历史所提供的条件;乾隆卓越地完成了历史使命.看中国历史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不能完全以西方的社会发展历史为参照系.  相似文献   

3.
乾隆时代,中国GDP占世界的比萝为32.5%,即使是今大美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也不能与康乾时代的清帝国比肩。  相似文献   

4.
郭季 《老年教育》2011,(2):15-17
乾隆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赫赫有名的一位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  相似文献   

5.
1662—1796年的134年间,我国处于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统治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人们称之为“康乾盛世”。如果联系世界历史,应该看到“康乾盛世”已经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是封建社会即将灭亡的回光返照时期,这时的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17、18世纪,世界发展的潮流是什么?而康熙、雍正、乾隆做了哪些事情?这是我们评价所谓的“康乾盛世”必须了解的。  相似文献   

6.
蒲松龄逝后,《聊斋志异》仅以抄本的形式低效传播,直至乾隆三十一年(1766),才有了青柯亭刻本。青柯亭刻本出现的历史条件主要有:乾隆初年,《聊斋志异》已在山东有了较高的知名度,传抄的活跃度也超过以往,进而通过士绅官员传播至省外;至乾隆二十年(1755)以后,流布至刻书业重兴的江浙一带,引起强烈反响,并吸引了刻书家的注意。青柯亭刻本出现的动因则是官员赵起杲的个人努力和刻书家鲍廷博及同道中人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纪晓岚是清朝乾隆年间的才子,他出口成章,机智幽默,连乾隆也非常喜欢他.乾隆知道纪晓岚体态肥胖,特别怕热,一到夏天就会找个地方脱衣服纳凉,于是就想戏弄他一下. 一天,纪晓岚和几个大臣光着膀子正在聊天儿,乾隆突然从里面出来了.纪晓岚随便说了句:"老头子来了!"说完,他赶紧找衣服穿.但是乾隆已走近,大伙儿来不及穿衣服了,只好趴在地下,不敢动弹,连大气都不敢出.  相似文献   

8.
散氏盘又名矢人盘,是西周厉王时期的器皿,清朝乾隆初年在陕西凤翔出土,曾藏于乾隆内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散氏盘铭文共19行,  相似文献   

9.
"康乾盛世",是在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所形成的特定历史时期。所谓"盛世",是封建社会史学家对历史上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概括。"康乾盛世",不仅是清代的而且还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为繁荣昌盛时期。地处塞外避暑山庄,它与"康乾盛世"举步相随入列清史、携手并肩同登高峰,最后同步走向下坡路。  相似文献   

10.
散氏盘又名矢人盘,是西周厉王时期的器皿,清朝乾隆初年在陕西凤翔出土,曾藏于乾隆内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散氏盘铭文共19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乾隆晚期,清朝从康乾盛世的繁华中衰败下来,整个社会朝政失措,纲常大坏。纪昀担心"积百年冤愤之气,而发之一朝",希望通过神道设教,依托自己的鬼神思想,宣传儒家传统之礼,以修整日渐腐化的社会,恢复和谐、稳定、平衡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2.
周俊彦 《初中生》2002,(10):24-25
乾隆是一个风流倜傥的皇帝,性喜游山玩水,一生曾三上五台、六下江南、九登泰山。乾隆三十年秋,乾隆率文武大臣封禅泰山。君臣来到岱庙前的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作为明清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从构思创作到成书经历了整个康乾时期,能反映康乾时期的社会风貌。本文以《红楼梦》为例,窥测康乾时期语文教育的地位、启蒙教育、女子教育和应试教育情况。  相似文献   

14.
《伊江汇览》的成书时间应为乾隆四十一年,而非目前学界所认为的乾隆四十年。《清高宗实录》记载的格绷额与该书的作者格琫额是同一人,他于乾隆三十年以佐领职衔来新,乾隆三十四年擢升协领。任职伊犁期间,为伊犁将军差委多项工作,四十一年授为副都统,升任库尔喀喇乌苏领队大臣,后调任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五十二年,任和阗领队大臣,在任期间因向当地伯克贪索财物被革职拿问,五十四年二月被乾隆帝下令诛杀于和阗。因当时新疆不具备刊刻条件和作者的宦场亡命,所以《伊江汇览》未能刊行。  相似文献   

15.
张廷玉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治世名臣,其吏治思想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对康乾盛世的形成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现今仍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研究清史的几部基本资料之间的矛盾入手,研究发现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应分为两种,一是跟随乌里雅苏台将军在军营中的随军参赞大臣,职缺二员,一般称为参赞大臣;二是驻防乌里雅苏台办理地方事务的参赞大臣,有满缺和蒙缺二员,称为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这二者称呼不同,职责亦不相同。首任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应为乾隆二十年阿兰泰。  相似文献   

17.
1662—1796年的134年间,我国处于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统治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人们称之为“康乾盛世”,如果联系世界历史.应该看到“康乾盛世”已经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是封建社会即将灭亡的回光返照时期,这时的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18.
在一次下江南察访中,乾隆见一农夫扛着锄头走过去,便故意开玩笑地问身边的一位大臣:"这是什么人?"大臣随口应答:"是个农夫。"  相似文献   

19.
试论贾母     
曹雪芹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清王朝的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虽然还是封建社会,但已经有了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同时,由于各种矛盾的发展、激化,统治阶级内部刀光剑影,危机四伏。其时,社会表面尽管维持着“康乾盛世”的局面,骨子里早已溃烂不堪,整个封建制度面临着腐朽崩溃的历史边缘。《红楼梦》的产生和它反映的正是这个时代。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封建世族的衰败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国十八世纪中叶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下江南察访中,乾隆见一农夫扛着锄头走过去,便故意开玩笑地问身边的一位大臣:“这是什么人?” 大臣随口应答:“是个农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