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MS采用了基于IETF定义的会话初始化协议(SIP)的会话控制功能。针对SIP协议的安全漏洞,提出了一种双向认证密钥协商协议。通过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机制实现IMS通信实体间的双向认证并为后续媒体流机密传输提供密钥协商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口令认证各自的优缺点的基础上.以挑战/应答机制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新的双向认证方案,详细介绍了该方案的工作流程,分析了其安全性能.同传统的认证方案相比,该方案具有安全性高、额外开支小等优点,在实现通信双方相互认证的同时还能够完成双方会话密钥的协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单点登陆系统的身份认证协议进行分析,给出了一种基于公钥的双向身份认证协议,该协议结合用户授权的认证模式,实现了用户、认证服务(身份提供者)和应用服务三方的双向认证,增强了现有单点登录系统中身份认证协议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WLAN数据传输方式的特殊性,认证协议对WLAN的安全性十分重要。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密钥机制实现双向认证和密钥分配的WLAN认证协议,可提供MN和AP间的双向认证,并且应用BAN逻辑对其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证明该协议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基于口令的远程用户鉴别方案在时间戳和用户ID以及挑战/应答机制中的单相认证的上存在的脆弱性,该方案能进行双向认证,可抵抗重放攻击和假冒攻击,也体现了认证的公平性,比较发现该方案是一种更安全、实用、简单、便捷的基于动态口令的远程双向认证方案。  相似文献   

6.
基于X.509证书的身份认证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袁晖 《大众科技》2006,(2):174-175
文章结合身份认证技术的发展现状,对基于X.509证书的身份认证协议方案进行了分析,并分别阐述了单向身份认证、双向身份认证和三向身份认证,提出了一种基于X.509的RSA身份认证协议方案。  相似文献   

7.
以S/Key一次性口令系统为例,分析了现存身份认证机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其改进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摘要技术的具有双向身份认证功能的一次性口令认证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和效能等方面定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王琪 《中国科技信息》2010,(13):151-151,157
目前大庆油田通信宽带认证计费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宽带认证服务器担负着宽带用户的认证和授权,营业系统与宽带系统间通过socket接口实现开户和停机。随着固网智能化改造与营业计费系统改造的逐步推进,宽带认证系统需要融入到新营业计费系统中。本文将主要阐述宽带认证的系统原理,油田通信宽带认证计费子系统的设计,并总结出改进后的系统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认证服务机制是实现网络安全的重要机制之一。在基于挑战/应答认证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口令的IKE认证实现,使其成为一个安全的双向认证协议,能够有效地抵抗冒充服务器攻击,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钮可  韩鹏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8):311-311,38
提出了将音频认证水印技术应用于保密通信的设想,研究了数字认证水印的原理、特点,对其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类适合保密通信中语音信息的认证水印方案。  相似文献   

11.
依据从事宽带网络的实际工作经验,结合目前比较流行的计费认证方式及优缺点,讨论在双向数字电视网络上开展宽带增值服务应该如何计费及其和认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齐惠英 《科技通报》2012,28(10):25-27
安全可靠的认证机制是保证无线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802.1x/EAP-TLS技术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客户端与认证服务器之间实现双向身份认证的解决方案;给出了EAP-TLS协议的有限状态机设计,并在实际网络平台中完成系统的分析与实现.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感知域的鲁棒性语音认证算法,将语音的感知特性与签名算法相结合,在满足内容认证和身份认证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抵抗通信噪声微扰.算法基于语音的掩蔽效应和非线性效应等人耳感知特性,着重去除其时频域掩蔽阈值下的冗余信息,进行非线性滤波后提取感知参数,并运用改进的Rainbow算法对这些语音参数进行签名.实验证明,该算法的唯一性和针对通信噪声的鲁棒性都很好,兼有Rainbow签名的安全性保证,可以满足语音通信中的鲁棒性认证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图书馆读者身份认证困难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SA算法的身份认证方案.该方案不仅能实现通信双方相互认证,而且具有安全性更高、方便简洁、认证时间更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里,如何对计算机网络公文通信中的内容进行验证,以保证安全可靠,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先分析了网络公文通信中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接着具体讨论了用消息摘要、数字签名及数字证书等技术确保网络公文通信安全的设计方法,并在某公文通信系统上实现了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RFID系统大量应用,未经认证的阅读器非法读取或更改RFID电子标签内的数据,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安全问题及隐私泄露。通过对射频识别(R F ID )重要性及安全隐患的讨论,提出了一种称为认证处理框架Authentication processing framework (APF)的方法,将RFID电子标签和阅读器在APF中进行ID及解密密钥注册,并通过标签及阅读器的双向认证,以避免非法阅读器访问电子标签造成的隐私泄露及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7.
张岚  何良生 《科技通报》2006,22(6):834-840
在安全数据通信中,身份认证和会话密钥的协商是极为重要的问题,近年来,实现这种类型的密码协议主要是通过可信第三方参与身份的认证和会话密钥的协商,因而,可信第三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系统性能的瓶颈。提出了一个双向的认证密码协议,解决了可信第三方的性能瓶颈问题,是一个更为有效的、安全的密码协议。用串空间的认证测试理论对其进行了形式分析,最后探讨了它在TLS协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介绍了USB接口技术相关的内容,包括USB的概念、USB的基本结构、USB的通信模型,为USBKey身份认证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而后着重分析了身份认证的相关内容,包括身份认证的概念、已有的身份认证方法和身份认证协议。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读者身份认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云飞 《学会》2004,(11):55-56
本文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进行读者认证的必要性,提供了常见的网络认证方式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方法, 并对各种认证方法的特点及优缺点进行评述,指出图书馆读者身份认证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无线网络跨域认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线网络跨域认证协议。在通信过程中,使用对称密码体制来保障无线网络中传输的消息的安全性,理论分析和仿真测试结果证明,该跨域认证协议是安全、高效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