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贡献石书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新课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195...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创造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是这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诞生后,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在中国取得一定成功的同时,也显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毛泽东在考虑:能否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一样,也找到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的《论十大关系》就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邓小平在发展这一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那里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初三《思想政治》第四课,是新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这课的重点是讲述“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它是全书的核心。具体分为三大板块,这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它与第二课和第三课共同构成我国基本国情的主要框架。那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特”在哪里?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把握以下重点: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我国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我国各种所有制…  相似文献   

4.
<正>走向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确定的奋斗目标,然而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通过什么途径实现这一目标呢?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正确分析中国国情,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和发展社会主义,对于刚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一个全新而艰难的课题。毛泽东坚韧不拔地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开拓,走过了一条“之”字形的曲折的路,其中交织着正确与失误,现实与空想。深入到毛泽东探索所取得的成果及思路中,不难感到其中跳动着的时代的脉搏。只要客观地观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不能发现其中有着第一代领导人开始的那些探索取得的成果。一、关于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面临两大考验,一是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维护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二是如何继续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邓小平以其特有的品格和智慧为成功解决这两大难题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人夺取全国政权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是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长期探索的问题。“以苏为鉴”的思想正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令天,回顾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学习和研究其内容。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那么什么是先进文化?中国先进文化有何内质特征?运用哲学方法从时间、空间的二雏视角对先进文化的内质特征进行深度解析,以求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先进文化的精神实质,这对于我们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如何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革命史教学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革命史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中国革命史是近现代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民主,使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它与现实紧密相连,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文化建设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中国革命史属于历史科学,尽管它只是其中一门专史,但是它的知识同样也具有史学知识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是许多现实学科的基础,诸如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学说、中国共产党建设学说、当代中国军事学、现代文学等等学科。就广泛意义讲,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的历史中,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途径,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本文试对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作一探讨,不妥之处恳望指正。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究竟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没有现成的答案,而苏联等国的模式又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走出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要把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中国引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认识的又一次理论升华,它拓展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的科学内涵,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上的展开,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政治、社会、道德、物质基础、管理机制和生态环境6个方面的特征,与此相适应,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管理等方面入手,不断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1956年,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长期探索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此,我们曾走过许多弯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非凡的政治胆略和理论勇气,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一、突破教条,敢于走自己的路马…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第一次比技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自本问囹,但是如何拓好这方面的教学,却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用心。一、培养伯目坚定信仰情感是基于思想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技.培养学生对控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情愿,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对邓小平科学理论的深厚感情.首先,要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意义的认识.应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科学社…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述略田式祖如何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中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历史课题,自马克思斯诞生以来,一直未能从理论上作出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回答,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第...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杜会主义?如何建设杜会主义?这是自社会主义来到入世闻就一直困扰着社会主义者的重要问题。对此,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作出了自己的科学的回答,并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6.
论50年代末急于求成的社会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季邑在《论50年代末急于求成社会的心理》(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一文中说:50年代末全国性急于求成社会。C理的形成,是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有关的。其一,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容易使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产生急于求成的社会心理。其二,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缺乏必要的经验。其三,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迅速完成,对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急于求成社会心理的形成也起了促进作用。其四,反右斗争的扩大化,也促进了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形成急于求成的社会心理。其五,当时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70年代末,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俄国社会未来发展前景时,接触到一个新课题: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跨越“卡夫丁峡谷”建立社会主义的设想。一个世纪后,邓小平探索这个时代课题: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到底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他提出并论证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跨越“卡夫丁峡谷”建立的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及其内涵,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艰难探索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要党来管人才?这是由于我们党的性质和当前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总纲中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为执政党.要保持其性质.完成其使命.就必须抓人才队伍建设。因为如果没有人才.或建设社会主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包含了人类无限热情与理想的社会。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狂热性和理想性 ,是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不成熟的认识所得出的必然结果。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是一个从理想到理性的历史过程。正确认识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过程中出现的挫折与失误 ,对于吸取历史教训 ,加深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 ,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包含了人类无限热情与理想的社会.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狂热性和理想性,是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不成熟的认识所得出的必然结果.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是一个从理想到理性的历史过程.正确认识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过程中出现的挫折与失误,对于吸取历史教训,加深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