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1 毫秒
1.
设计语文课导语;一般有以下十一种方法: 一、直观导入法。在讲授《三峡》时,一位老师在挂出绘有三峡地图,贴有三峡彩色照片的小黑板后,指着地图说:“三峡是我们祖国万里长江中游的一段,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县的南津关,全长二百零三公里;‘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又指着三峡的照片:“大家看这一幅由高空拍摄的三峡照片,两山相夹,一流穿过,可真是山高峡窄,水深流急,好一派‘万山磅礴一水通,惊涛轰鸣气势雄’的壮丽景象,好一幅优美雄奇的山水画卷。读一读《三峡》,可领略三峡壮丽的自然风光,得到‘江山如此多娇’的美的享  相似文献   

2.
《三峡》是我国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水经·江水》所作注释中关于三峡的一段,但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散文。它以简洁凝练、富有概括力的语言描绘了三峡的山水和四季的景物之美,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挚爱之情。  相似文献   

3.
作品分析   《四季的手》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句式排列整齐,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四季的景色特征:春天的桃花、梨花、小草、柳絮;夏天的知了、青蛙、小鸭;秋天的黄树叶、熟透的谷穗、果子;冬天的冰柱、白雪。既有色彩的美丽,又有动物的喧闹,四季中的大自然宛如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展示在幼儿面前,给幼儿一种美的享受,激发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散文诗,并理解散文诗的内容。丰富词汇:多彩、热情、邀请。   2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峡》是刘白羽的写景名篇。写景状物的关键是抓住景物特点。描绘景物特点,角度是多方面的。或拟声,或绘形,或着色。《长江三峡》的写景主要就是色彩上的描绘,表现了三峡景物的色彩美,为读展示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瑰丽奇特的画面。  相似文献   

5.
一、比照《水经》,导入新课 (屏显图片.)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幅长江三峡图.这里素有山水画廊之称.中国最早介绍水系的地理著作《水经》里,只有十五个字介绍它,请同学们齐读一下. (屏显.生齐读.) 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 师:这句话意思是长江水又向东流经巫县的南边,盐水从巫县东南流过,注入长江.北魏地理学家、文学家郦道元认为《水经》的介绍太简单,于是给《水经》作注,他的注可不像我们课下注释那样简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相似文献   

6.
[实录展播]师:同学们,长江三峡自古以来就有“山水画廊”的美称,它的风光究竟有多美呢?下面我们先来欣赏几幅三峡风光图片去感受一下吧:(配乐投影风光图片)师:同学们,三峡风光令人陶醉大家是否也想去游览一下长江三峡呢?生:想!师:那么,走,到三峡去!今天就让我们追随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足迹,去做一次超越时空的三峡之旅吧!(屏幕显示课题及作者)师:这次旅行,我们的旅行背包里不带饼干、矿泉水,老师提议里面装以下东西:(投影展示学习目标)生:(齐读)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法;3.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7.
[实录展播] 师:同学们.长江三峡自古以来就有“山水画廊”的美称.它的风光究竟有多美呢?下面我们先来欣赏几幅三峡风光图片去感受一下吧:  相似文献   

8.
陆枋 《四川教育》2000,(10):26-27
一、谈话引入,看图说话。1.小朋友,你们说说一年有哪几个季节?2.每一个季节都给大地带来许多变化,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今天老师带来了四幅图。(不按四季的顺序贴图)请大家认真观察,通过比较,你看第几幅图是秋天?(学生用手势表示)3.大家都觉得这幅图是秋天,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我们从下往上说一说。(生说图)4.我们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说秋天的。(板书:树叶天空大雁)我们还要继续学习课文是怎样写的。(取下其它三幅图)  相似文献   

9.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们的家乡有山有水,有山有水,东有巍巍圌山,北有滚滚长江,江山如此多娇,如此多娇……"每当耳畔响起这首<春华秋实>的校歌,心中便油然而生一股暖流,脑海中一下子便浮现出我们镇江市大港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相似文献   

10.
《船过三峡》这篇课文语言优美,以抒情的笔调描写了长江三峡的美丽风光。但是,许多同学没有到过三峡,仅凭课文中的词句是很难体会到三峡“山高”、“水急”、“船险”的奇丽景色。在教学中,我通过录像、投影、录音等多种电教媒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例如,在教学描写三峡“水急”的第三自然段时,我是这样设计的:1.利用录像,初步感受为了深化学生对三峡“水急”的认识,我剪辑制作了有声有色的录像片《长江三峡》。让学生从两个方面观看录像:你看到上游的水是怎样冲下来的?你听到水冲下来时的…  相似文献   

11.
耶。到了,快看,那就是长江。她作为中国第一大河,不但孕育了中华各族儿女,更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化。从白雪皑皑的冰雪高原到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绘制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的天然画卷。尤其是有“山水画廊”之称的长江三峡,更以其深厚的文化宝藏和雄、奇、险的自然风光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咱们可千万不能错过哟!  相似文献   

12.
教材简介:《三峡之秋》是方纪先生以其亲身感受,向我们介绍了雄奇壮丽的三峡景色。作者按照早晨-中午-黄昏-夜晚这一时间顺序,抓住不同时间景物的特点,描写流畅,韵律感强烈,适合学生朗读。学生学习这样的课文,既可以领略长江三峡美丽的景色,受到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思想熏陶,培养审美情趣;又可以在文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去年,武汉四十一中学邀我为同学们讲解《长江三日》。我非专业教学人员,不敢班门弄斧;但给青年们宣传长江建设,义不容辞,乃欣然试讲,故曰“试讲小札”。谨就教于方家。《长江三日》是著名作家刘白羽同志在1960年写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作家以伟大的长江、壮丽的三峡为主题,用神奇的彩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画卷;用高吭的歌喉,为我们唱出了一曲节奏昂扬的祖国颂歌。  相似文献   

14.
刘娟 《早期教育》2007,(11):48-51
春天是美丽的,美丽的春天需要我们用辛勤的手来创造。当我们用手把自己和孩子们的智慧火花擦亮时,室内室外,弥望满眼的都是那醉人的春意噢。瞧,刘娟老师和她的孩子们就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又一幅美丽的图画,将美丽的春天栩栩如生地展现给我们。  相似文献   

15.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源辽阔,景象万千,名山大川令人目不暇接,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的长江三峡就是其中之一。她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因而闻名于世,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慕名而来,老师可向往了,你们呢?  相似文献   

16.
林莉 《学语文》2004,(2):10-1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郦道元的《三峡》。[出示文题及作者]师:课前大家查阅了“三峡”的相关资料,请同学作一些介绍。生: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到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除此之外还有大宁河的“小三峡”和马渡河的“小小三峡”。生:长江三峡不仅有已经建成的葛洲坝,还有正在兴建的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工程,它们也为长江三峡增添了新的景色。师:刚才通过大家的介绍,让我们感受到,三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  相似文献   

17.
亲爱的朋友,今天我做东,请你到我们宜昌来!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美丽的宜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江之滨,成为经济和文化荟萃的、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和人文色彩的大都市。它带给人的不再是过去单一的惊  相似文献   

18.
三峡航运在军事区位、人流、物流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为此历代政府为该航道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而历代对三峡航道的治理则是三峡航道重要性的具体体现和实践。三峡航道自古即有治理,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而清代汪鉴和李本忠则可说是官方和民间治理航道的典型代表。三峡航道治理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长江中下游航道是一个整体,航道治理还需要保护长江中上游各地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三峡航运在军事区位、人流、物流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为此历代政府为该航道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而历代对三峡航道的治理则是三峡航道重要性的具体体现和实践。三峡航道自古即有治理,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而清代汪鉴和李本忠则可说是官方和民间治理航道的典型代表。三峡航道治理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长江中下游航道是一个整体,航道治理还需要保护长江中上游各地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阅读》2007,(5):10-11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她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沱沱河起步,纳百川千流,自西向东,横贯中国腹地。她满载四季浪歌,永不停息地直奔东海。在万里长江的上游,有一段险峻绝丽的峡谷,它就是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以其险峻的地形,绮丽的风光,磅礴的气势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称![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