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自2007年起,我国全面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至今已有两年,各级各类学校也在积极响应,认真组织实施,但如何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将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经过两年的前期实践,笔者认为要达到阳光体育运动的最终目标,就必须要求学校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仅要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还要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为切实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决定于07年4月29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为响应这一运动号召把体育运动在校园内充分开展起来,现把对护理专业的教学体会拙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切实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2007年4月26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发出《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决定于4月29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并就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更好落实阳光体育运动,不至于使阳光体育运动成为“应景”之作,本文提出了构建“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理论,阐述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及特征,提出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其次根据构建“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理论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找出问题症结,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访谈、实地考察、文献综述等方法,提出了构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一系列政策建议;最后总结了落实“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应用辨证观点和科学态度、应以满足广大青少年学生的体育需求、提高广大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为出发点和归宿,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新文化,促进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下降严重的事实,旨在通过一定的体育手段和身体练习来扭转学生体质下降的现状,让学生走向操场,走向阳光.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有关阳光体育运动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并将当前我国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归纳为:阳光体育运动的特征与内涵、阳光体育的地位与意...  相似文献   

6.
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促进我国学校体育事业长足发展的系统工程,学校是开展阳光体育的主要场所,学生是参与的主角,学生对体育兴趣事关阳光体育运动中长期目标达成,因此本文对提高学生体育兴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资讯     
《湖南教育》2007,(6):4-5
“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29日上午全面启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8.
一、特殊教育学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团中央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①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将学生课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太原市重点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调查表明,太原市重点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内容较丰富,宣传途径较单一,学校组织管理有强有弱,太原市重点中学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项目、时间、形式有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重视不够,学生学习负担重,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鉴于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情况的监督;学校要加大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保证全体学生参与,并选派专人负责日常组织与管理,同时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调动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并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设施、设备。  相似文献   

10.
阳光体育运动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2月23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在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全面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但是,我们需要理智地看到,仅仅采用这样一种制度来约束和督促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很难从学生的内心深处产生触动和共鸣,真正发挥深层影响作用的是借助阳光体育运动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2006年12月23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通过调查发现,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四年以来,中小校还存在教育理念落后、学校体育工作得不到重视、学校体育的教学场地、器材  相似文献   

12.
董会娟 《考试周刊》2012,(18):121-122
阳光体育运动犹如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国家号召广大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有人曾形容"阳光体育运动"意味着学校体育的春天到来。"阳光体育运动"号召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这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目的是以阳光体育为抓手,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  相似文献   

13.
《宁夏教育》2007,(6):F0002-F0002
宁夏为推动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高潮,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  相似文献   

14.
刘洪 《考试周刊》2009,(37):171-171
阳光体育运动进人体育课程,即课程化。课程化是保证阳光体育运动长效开展的有效方式之一,阳光体育进入课程有其必要性。 1.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1)生理成长的需要。体育课程从小学到大学,要贯彻十多年,这些年也是学生身体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段。  相似文献   

15.
徐丽娟 《考试周刊》2014,(13):116-116
随着2006年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发起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的推广,阳光体育运动在我国得到广泛普及,掀起青少年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潮。本文从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如何因地制宜、科学有效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引导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2月23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宣布“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正式启动,“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2007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北京主会场朝阳公园宣布“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一时间,阳光体育运动成了各教育局重视、各学校统筹安排、精心部署的重点活动。的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阳光体育运动特点的分析和阐述,从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舆论导向,完善体质健康测试,改革体育教学,开展体育课外活动等方面出发,对在学校更好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出了对策.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开展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李琳 《教育》2012,(25):57-58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已经6年多了,在全国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同时,临安市两昌地区的山区中小学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工作现状如何?能否在规定时间  相似文献   

19.
自2006年阳光体育运动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以来,阳光体育运动内涵的界定至今尚未有一个科学、清晰和合理的阐释,且存在许多理论层面上的认识局限。阳光体育运动中的"阳光"承载了三层含义:离开室内环境,享受自然"阳光;"让学生沐浴党中央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政策"阳光;"改变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让青少年学生身心"阳光"。阳光体育运动中的"运动",应理解为全社会参与下的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运动。阳光体育运动中的"体育",其本质就是学校体育。为了更好地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健康长久有效开展,需要进一步借鉴和移植健康促进理论,改造成适合阳光体育运动的指导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云南教育》2007,(5X):13-13
为切实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决定于4月29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现将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