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朱熹曾说过:“读书有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起初,我对这句话不太理解,并且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要先说“心”,再说“眼”,最后说“口”呢?  相似文献   

2.
朱熹先生说: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我觉得在低年级汉语拼音教学中,若能充分做到这三到,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口到,读准音的法宝无论是声母还是韵母,都有它自己的发音方法。如:发单  相似文献   

3.
科学读书十四法陈国华十二、“四到”法。读书时的“四到”是指心到、眼到、口到和手到。这是成功的读书方法。宋代学者朱熹在他的《训古斋规》里这样说道:“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近代学者胡适又提出了“手到”,二者合称谓之“四到”。所谓“心到”...  相似文献   

4.
宋代的朱熹对阅读有一条经验,他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这个“三到”经验,一直为后来的许多语文教育家所推崇,成为他们指导青少  相似文献   

5.
读书有三到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热,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相似文献   

6.
<正>朱熹先生说:"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我觉得在低年级汉语拼音教学中,若能充分做到这"三到",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口到",读准音的"法宝"无论是声母还是韵母,都有它自己的发音方法。如:发单  相似文献   

7.
南宋哲学家朱熹的这一名言指明了读书必备的3种能力。“眼到”是指用眼睛“阅读”,“口到”是指用嘴巴“吟诵”或“朗读”,它们是“心到”的基础。换句话说,离开“眼到”、“口到”,“心到”便无着落。然而,“三到”之中,最重要的读书能力是“心  相似文献   

8.
怎样读书?宋代大学者朱熹曾提倡过“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不过,我还想补充“一到”——手到。因此,这篇短文的题目名之曰:读书“四到”。  相似文献   

9.
薛荣华 《生活教育》2014,(13):45-46
正南宋著名学者朱熹曾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此乃读书之道,甚为精辟!在小学阶段,学生读书最难做到的就是"心到"。他们读书常犯"有口无心"的毛病。比如,低年级学生常常是"认字式"读课文,不能真正读懂字词的意思;中高年级也有不少学生读课文只满足于把生字读正  相似文献   

10.
背诵要讲究方法。学生背诵时常常单靠反复朗读,有时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费时费力不说,还特别容易遗忘。朱熹《童蒙须知》云:“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真是一语中的。对学生而言除要求三到之外,还应该授之以法,常见的行之有效的背诵方法有。  相似文献   

11.
有则谜语的谜面是“耳到、眼到、口到、心到”,要求打一字,其谜底是“聪”,即“聪明”的聪。细细玩味这个谜语,觉得其中蕴含着深刻道理。“聪”的确是由“耳”、“眼”、“口”、“心”四个部件构成的,使人很自然地想到:一个人在学习时,只有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发音、思维各个器官的作用,全方位投入,才会变得思维敏捷而“聪”,也才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基于这种思考,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坚持要求学生做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等,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耳到”,即课堂上要专心听讲。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只有认…  相似文献   

12.
〔原文〕余尝①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②,心眼既不专一③,却漫浪④诵读,决⑤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⑥。心既⑦到矣,眼、口岂⑧能不到乎?(选自朱熹《训古学斋规》)〔注释〕①尝:曾经。②子:子通“仔”。③专一:专心一意。④漫  相似文献   

13.
“余尝谓”     
韩文丽 《班主任》2010,(10):62-62
我们语文课上学过宋代朱熹的读书名言:“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这段话右下方醒目的位置写着作者“朱熹”。期末考试填空,要求写出这段话的作者,一个学生的答案是:“余尝谓”。  相似文献   

14.
一、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静思默读中体会感情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指导学生默读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对重点词语、不懂的内容做上记号  相似文献   

15.
正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如今人们读书大多选择默读,可谓心到,眼到;然而于我,一次"口到""耳到"的"读书经历"却拥有着独特的意义。夜空下,石坛边,我们来自世界各国的同学们聚在一起,举行自己母语诗歌的分享会。白俄罗斯的同学用俄语读着一首苏联的革命诗,气氛像一根拉紧了的弦。她的声音如同一把极富弹性的弓,一下、两下,声音甜美、轻柔,然而带着厚度;似乎随时便可以拉紧、拉远。她围着中间升起的石坛绕着圈,随着节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文的题目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统领全文的作用。抓住了课文的题目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主旨。但在实际教学中,文题常常只作为板书的摆设或一读而过。深究文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为课文教学埋下伏笔,做好铺垫,还能生成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一、文题三读,读出见解朱熹谓读书有“二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读,口到;看,眼到;读出问题和感受才是心到。  相似文献   

17.
丁梅荣 《宁夏教育》2014,(10):40-41
本文针对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教无得法",学生"写无章法",作文教学实效差的现状,摸索总结出一套实效性强的"五到"作文法,即"心到""情到""口到""手到""眼到"。  相似文献   

18.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学低年级抓起,从课堂教改做起,每一节课都立足于"五到",让孩子的学习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  相似文献   

19.
健美操是集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的运动。笔者总结使用了耳到、眼到、口到、心到四到教学方法,结合小组协作教学、自主探究学习、体验式学习,引领学生如何学好健美操、热爱健美操,提升学生自身气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朱莲倡导三到读书法,他说:“读书有三到:调心到、眼到、回到,心不在此,则限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是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不仅加快阅读速度,而且加深理解的深度。列宁的读书速度和理解深度异常惊人,别人询问是什么原因,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回答说:“当他阅读时,精神非常集中,所以阅读报快。”有一回,一位摄影师走进列宁的办公室,列宁正聚精会神地读报纸。这位摄影师不慌不忙地安装好很笨重的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