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阅评     
《新经济遭遇“春寒”》一文很讲辩证法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版3月19日刊登《新经济遭遇“春寒”》一文说:“过去一周,许多关注‘新经济’的人感受到了丝丝寒意。周一,视为‘新经济’象征的美国纳斯达克指数遭受重创,跌破2000点大关,周五以1890.74点的新低收盘。”“于是,有人以‘新经济’遭遇料峭‘春寒’来形容这一切。其实,这倒未必是件坏事。这至少能使我们一度跟着‘新经济’一起发热的头脑渐渐冷静下来,更科学辩证地看待‘新经济’与‘旧经济’。”“由于国情不同,一些在发达国家被视为‘旧经济’的夕阳产业,在我国恰恰是新兴…  相似文献   

2.
随着美国纳斯达克出现巨大波动,人们开始提出这样的问题:新经济是不是泡沫经济?以 WAP为先导的移动互联会不会成为新的泡沫?这些问题绝非简单地可以用是与非来回答。 泡沫的价值 当某种商品或某个公司由于某种原因,其价格(包括在流通市场的价格和在资本市场的价格)远远高于其实际价值时,人们便形象地将其称为“泡沫”。大量不盈利、甚至严重亏损的网络公司的股票不断飙升,是人们认为互联网存在泡沫的依据。既然是泡沫,而泡沫是迟早要破的,那么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在很多人眼里也就成了泡沫经济。问题真的这么简单吗? …  相似文献   

3.
干江东 《新闻窗》2007,(4):114-115
如何把经济报道写好写活,更具贴近性和可读性?如何才能更好地反映党的经济政策、社会经济生活,吸引更多的读者?著名记者艾丰曾经说过:一个人困了,躺在床上,看我们的经济新闻,还愿意看,还能看明白,那样,经济报道就可算是写好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每当苏联外交部新闻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时,你就会看见一位衣冠楚楚的中年人夹着一个文件包,大步走进新闻中心,把文件包往讲台上一放,将印有白宫印记的一面朝下(据说此文件包是美国总统里根的前首席新闻发言人斯皮克斯所赠),然后用手理一下稀疏的棕色头发,接着宣布新闻发布会开始。此人就是苏联外交部新闻局局长根纳季·格拉西莫夫。西方驻莫斯科的新闻记者把他比作美国的白宫首席新闻发言人。格拉西莫夫自己也说:“由于克里姆林宫没有新闻发言人,因此我替代了这种角色。”他还说,他已获得正式授权,“可以相机行事”,以便让外国新闻界更全面地了解苏联的对内、对外政策。事实也确实如此。随着苏联国内经济改革的进行,苏联也需要在对外关系方面打开局面。为了让外界更多地了解苏联对内、对外政策的情况,改变苏联  相似文献   

5.
“说话要和气,但手里要有大棒!”这是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名言。这句名言至今仍影响着美国的对外政策,同时也强烈地渗透在美国当局的战争宣传思想中。  相似文献   

6.
听听 《传媒》2002,(2):58
新年伊始,媒体的有关报道就传来了美国硅谷的好消息。进入新世纪以来因网络泡沫的破灭而惨烈滑坡的硅谷新经济出现了回升迹象——电子商务大幅增长,半导体业露出复苏端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股前景明亮…… 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湾区的硅谷,由于从20世纪40、50年代开始在斯坦福大学为中心的中半岛地区出现了一批电子公司,而被人们视为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祥地。今天硅谷的兴衰,也成为美国乃至全球新经济  相似文献   

7.
最先提出“新经济”概念的,是美国《商业周刊》经济编辑迈克尔小曼德尔,他在1996年12月30日的一篇文章中首次把新经济界定为“以信息革命和市场全球化为基础的经济”,并认为美国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经济繁荣是“新经济的胜利”,表明美国已进入新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8.
去年,新经济几乎成了国内风靡的话题,所以笔者也附庸风雅;它真的很象一瓶质量上乘的啤酒,当新经济是全球的宠儿时,所有的人都不断地摇晃它,期望一夜间从中摇出满地的黄金,结果摇出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泡沫……而当发现新经济有这样多的泡沫时,它一夜之间又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魔瓶。以至于恨不得将泡沫连同啤酒一同倒掉……于是有了纳斯达克上中国概念股的尴尬,有了“新经济泡沫的破裂”。  相似文献   

9.
也是在去年这个时候.网络经济的代表纳斯达克指数一度突破5000点大关.由此掀起全球范围内的电子商务狂潮.国民也纷纷效尤,惟恐落后于网络高科技时代。而几乎是转瞬间.纳指暴跌并徘徊在1900点左右.缩水一半以上。与此相对应.砖头 水泥的代表——美国道琼斯指数稳定在10000点以上,交易沉稳波澜不惊。电子商务蜷缩在互联网的寒冬里,蓄势何时待发?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 90年代美国经济的奇迹和硅谷神话将一个以新经济为标志的信息文明时代鲜明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并使世人开始正视信息的神奇和魅力。 看不懂的美国经济 在现代美国,仿佛新经济带来了无穷的财富,经济周期仿佛变得遥遥无期。更加奇特的是,传统经济学中的菲利普斯曲线已经被扭曲,在打着"新经济"概念的美国经济竟然能在低失业率、低通胀的情况下奇迹般维持着高增长。尽管许多经济学家早就不停地预言美国经济泡沫要破灭,然而不管国际风云变幻,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此起彼伏,美国经济总能化险为夷,并制造了破历史纪录的经济扩张,甚至…  相似文献   

11.
新经济的出现标志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转折时期。那么全球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如何?新经济对全球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又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最近,财政部国际司司长朱光耀在“银企合作与发展大会”上就这些问题作了精彩的讲演。现摘其主要内容,与广大读者见面,以便我们更好地把握新经济时代的脉搏。 ——编者  相似文献   

12.
柳斌杰 《新闻界》2002,(2):26-27
何谓新经济?解释已有多种,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保尔·罗默认为,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指出,新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以创新精神为动力的经济。近年来,有人将网络经济或注意力经济称为新经济,也有人将高科技经济称为新经济,甚至还有人将现代经营管理模式称为新经济。虽然说法不一,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即强调科技含量和创新,强调人的创造性尤其是经营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创新,强调资本经营与产业经营的结合。新经济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现在很多经济领域都可以看…  相似文献   

13.
新经济的浪潮扑面而来,新经济是什么?很难有人说得清楚,有些人把新经济等同于梦想家加资本家,有人谇为它就是商业机会。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有一种说法,他说,新经济是以科技为燃料,以进取精种和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可以肯定的是,新经济是以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经济带来了种种商业机会。  相似文献   

14.
胡晰 《中国档案》2023,(6):20-21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使我国逐步走向全方位开放,创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大政策”的提出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就非常注重国内建设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为发展我国对外经济交往进行了艰苦探索。1975年,邓小平在主持党中央、国务院的日常工作期间,明确地提出要把扩大进出口、引进先进技术作为一项“大政策”。  相似文献   

15.
<正> 从新经济说起…… 去年,新经济几乎成了整个IT界风靡的话题,所以笔者一上来也附庸风雅,谈一谈对新经济这一概念的个人感受。它真的很象一瓶质量上乘的啤酒。当新经济是全球的宠儿时,所有的人都不断地摇晃它,期望一夜间从中摇出满地的黄金,结果摇出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泡沫……而当人们发现新经济有这样多的泡沫时,它一夜之间又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魔瓶,以至于恨不得将泡沫连同啤酒一同倒掉…于是有了纳斯达克上中国概念股的尴尬,有了“新经济泡沫的破裂”。与新经济一样被大家翻来覆去炒作的还有一个词是“互联网”,而对它的诠释也可以说是千变万化,PC机供  相似文献   

16.
党报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迅速广泛地传播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意见、呼声迅速、如实地反映上来,把当地和外地的致富信息迅速、准确地进行传播的任务。各级党报为通讯员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在党报上发稿社会影响大、领导重视,因此做党报通讯员有荣誉感。那么如何当好通讯员呢?  相似文献   

17.
今年的总统大选是在美国经济长期景气的大背景下展开的,连续10年的扩张至今未见衰退迹象,失业率4%以下,接近历史最低点,通胀最近虽有抬头,但仍在控制范围之中,股价的高启和劳工市场的紧俏,使绝大多数的美国人比他们在90年代开始时的感觉要好许多。 传统上,经济形势好有利于执政一方,因此,戈尔也把自己描绘为美国财富的守护者,他的竞选策略聚焦在继续执行克林顿的经济政策,特别是“谨慎的”财政政策上。 他在美国今年的劳工节上推出了一  相似文献   

18.
对高校学报工作的几点意见闫新云高校学报作为高校对外发布其科研教学成果的窗口,反映了院校教学手段、科研学术水平的高低,也是新成果新技术传播的媒体,在院校的建设发展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但由于院校的经济状况日下,学报的处境如履薄冰,如何走出困境?现提出以...  相似文献   

19.
网络经济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经济标志的网络经济,在苦熬了多年的“严冬”后,如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经历风雨之后的网络经济果真冬去春回了吗?记者就此作了专题调研。挥别“烧钱时代”5月11日,国内最大的网络游戏经营商盛大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在这之前,该公司宣布,要花完1亿美元的现金储备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宏观经济景气分析预警系统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了经济景气分析和预报预警工作的意义、目标,研制过程、内容及系统模型的设计等。并对当前湖南省景气变动和政策取向作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关调控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